吃貨讀食貨

莊文雅 (2013-10-31 19:05:19) 評論 (0)

吃貨讀食貨

首先,我是吃貨。是字麵上的意思,而不是間接的像美食家或者饞鬼。自從我實施減肥以來,吃嘛嘛香。像雜糧麵包、白水青菜、生菜沙拉,曾經是不堪入口的。現在倒好,吃起來沒完沒了,直到吃撐。否則就欲罷不能。

食貨是一些文章。更具體一點,是史書裏的一部。我看到的史書,都有這麽一卷(也許還有兩卷三卷的)。食貨大抵是日雜百貨,按班固定義,“食謂農殖嘉穀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魚、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在現代人眼裏,要說小也小,要說大也大。但在古代,單就食就是大的不得了的事。所謂民以食為天,有能力把天下人肚子填飽的,就是天子了。反過來,弄得天下食不果腹,好端端的天子也會給趕下台。

食貨卷可不是菜譜,也不描繪奇珍異寶,按說是沒有啥可讀性。但有一卷食貨卻是例外,那是《晉書》裏的食貨。《晉書》是初唐文學家房玄齡寫的。聽說唐太宗曾授意他寫隋史,但初稿交上來,李世民看了很不滿意,覺得寫得太花裏胡哨了,竟然改由魏征重寫。這大概是唐太宗難得的用人失察之一。

房玄齡寫史寫得多花裏胡哨呢?讀了他在《晉書》裏的食貨卷你就略知一二了。開篇七八百字,整一個詩賦一般的錦繡文章。對偶、排比、典故,華美無比,堪比《洛神賦》、《滕王閣序》、《嶽陽樓記》。像“勖農桑之本,通魚鹽之利,登良山而采符玉,泛瀛海而罩珠璣”,像“施陽禮以興其讓,命春社以勖其耕”,像“《書》曰:「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傳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像“厚賦以實鹿台之錢,大斂以增钜橋之粟,多發妖冶以充傾宮之麗,廣收珍玩以備沙丘之遊”,等等等等讀起來朗朗上口,即使沒有讀懂也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