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北京不是我的首都

stillthere (2012-02-01 20:02:28) 評論 (26)

友N,在北京讀書,本科985,碩士211,從大一到研二,幾乎拿了包括國家獎學金、命名獎學金在內的一個學生能拿到的所有國家省市級榮譽,但是,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卻麵臨一個大問題。

由於N成績優異,能力突出,從普華到IBM再到西門子等等等優秀的知名公司都向她發來橄欖枝,但是她全都拒了,原因很簡單:這些公司不給戶口。而那些敢拍著胸脯保證解決戶口的央企和北京事業單位又豈是一個毫無背景的應屆畢業生能輕易進得去的?

好吧,問題在於,北京戶口究竟有何用?

如果你沒有北京戶口,你就買不了房;你不得不把每個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交房租,換取一個看起來既不溫馨也不舒適的小單間,還要忍受隨時可能搬家的事實。而這樣的生活,根據限購條例,要過五年。(當然,現在北京,就算有戶口也買不起房子)

如果你沒有北京戶口,你就沒辦法給車上牌照;不得不每天跟十幾萬人一起擠地鐵。(當然,現在的北京,就算開車也會被堵死)

如果你沒有北京戶口,你的孩子就麵臨上學難的問題,甚至連幼兒園都去不了,直接導致輸在起跑線上。(當然,現在的北京,北京戶口的孩子上幼兒園也很難)

這就是一個有著5000多年曆史的古國的首都。

北京可以把自己的東邊打包賣給一個每天刷微博的中年男人,允許這個禿頂的房地產商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各種奇形怪狀的實驗性建築,卻沒有把更多的資源撥給那些居住在4平米地下隔間的蟻族們;

北京可以為了給老外留下好印象,把地鐵8號線奧體出站口修成藝術品,卻從不花時間考慮如何才能讓奔波的白領在乘坐2號線上班的時候不被擠掉鞋;

北京可以在各種節慶日到來之前發射導彈驅散烏雲,保證天氣的晴朗,卻對時不時爆發的沙塵暴和可能導致呼吸疾病的空氣汙染視而不見。

北京還剩下什麽?

有人說,北京至少還有文化。

依我看,現在的北京,恰是文化的沙漠。把青花瓷瓶子、印著毛主席和紅衛兵圖像的帆布包、奇形怪狀的玩偶拿到南鑼鼓巷和煙袋斜街叫賣就叫做文化?拉幾個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在酒吧裏吼兩嗓子就叫做文化?蓋幾個所謂標誌性的建築就叫做文化?

一個城市,她的子民,回家居無定所,出門寸步難行,在二環跑兩圈都能得肺癌,甚至他們的下一代連受教育的權利都沒有,這樣的城市,也敢妄稱是這個國家的文化中心?

近兩年,因公因私我去過大概20來次北京,現在,我終於明白,北京不是我的首都,至於她是誰的首都,我不知道。

來源: 西工大附中群的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