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閣 (學步東籬轆轤格七律)
條條綠柳軟如風,錯看牆頭小杏紅。
閨語何須三句醉,春歌已到半天空。
輕遮粉淚藏銅鏡,緩解青絲晾舊容。
若是陪君開與落,來生怎不又重逢。
秦照於2011/3/24。
附原玉:
七律 出差途中夢妻(轆轤格)
來源: 東籬把酒香盈袖 於 2011-03-23 09:05:01
夢裏春吹故土風,伊人織辮小梳紅。
未聞一句耳邊話,已隔千波水上空。
照我當年明月處,識她素麵此時容。
覺來隻影聽窗雨,盼在今生別又逢。
轆轤格 VS 轆轤體. 強烈請求東師用首句轆轤體一下.
來源: 墨瑞 於 2011-03-24 03:45:06
回答: 七律 出差途中夢妻(轆轤格) 由 東籬把酒香盈袖 於 2011-03-23 09:05:01
轆轤格
亦稱“轆轤韻”。詩韻術語。與進退格同為用韻的一格。轆轤韻者,雙出雙入。即律詩第二、第四句用甲韻,第六、第八句用與甲韻可通的乙韻,如先用“七虞”,後用“六魚”等,雙進雙出,前麵一格,後麵一格,此起彼落,有似轆轤,五七言律詩中經常用到,故稱。
轆轤體
轆轤體,詩體的一種,雜體詩名。此體要求寫律詩五首,五首都有一句相同,這公用的一句,分別用作五首詩的第一、二、四、六、八句。或作絕句四首,公共句用作各首的一、二、三、四句,公共句若是放在第三句則需換韻;若作絕句三首,公共句用各首的一、二、四句,無需換韻。因詩的韻律如水井之轆轤架旋轉而下,故名轆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