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些人在美東乘長途大巴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點兒新鮮或好玩的事物。而我所經曆的這兩次事情,卻是讓人後怕。
08年8月,我送兒子去紐約上州-賓漢姆頓州立大學報到。中午我在曼哈頓汽車總站乘greyhound大巴,上車後即坐在司機後麵的第一排。待乘客都坐好後,看起來像墨西哥裔司機照慣例說了幾句,其中一條為不要大聲講話而影響他人。此時坐在我通道對過的一拉丁裔婦女一直不停的講著手機,司機讓其小點聲。然後,司機回到座位,開始出發。大巴通過林肯隧道後,大多數乘客已安靜下來。年輕的聽著音樂,年長的進入睡眠狀態,而我在翻看著當天的世界日報。此時,我旁邊的女士似乎有沒完沒了的話,還在滔滔不絕的說著,司機處於無奈地回頭瞪其一眼,雙手緊握方向盤,繼續前行。
我側身打量這位仍在通話的女士(無法色迷迷地),看上去約有50歲左右,滿臉盡是滄桑,比國內換雞蛋的大媽好不到哪兒去。“往右拐?再前走?“她的一聲高調,把我下一跳。“什麽?往右拐?”司機下意識的應了一聲,我撲哧一聲差點笑出來。隻見司機慢慢地把車靠在路邊,停下後,他走到大巴倒數第二排座位,在跟那兒的乘客談著什麽。之後,來到這位女士跟前,讓她離開第一排,坐到後麵去。她不走,他不開,事情僵住了!
滿車乘客,都在靜靜的望著這一對兒,似乎與他們毫無關係。約有十分鍾左右,我“發言”了!我對她說:“為全車人著想,請你不要電話聊天了,我們都要趕時間,你也不希望晚到目的地嘛!”然後又對司機說:“她坐在後麵也許會暈車,算了,請你繼續開吧,她應該不會再幹擾你了!”經過我的“和諧”,大巴又繼續前行了。通過此事,似乎拉近了我與司機的距離,也就輕鬆地與其聊了起來。
大巴正在右線行駛,此時我發現在左線行駛經過的每一輛車的人或其右側的人都神情緊張地向大巴司機揮手往後方指。我頓時覺得不安起來,就提醒他可能有問題。你猜,他的回答讓我瞠目結舌!“沒什麽,後麵的機器蓋子鎖不上了,是蓋門來回晃。”我一聽,非同小可,如果蓋子晃蕩斷了,砸在後麵的車輛上,那可不是一般的車禍。那我今晚也到不了賓漢姆頓。我立即跟他說,我有綁行李的帶子,應該很結實,防止車禍發生。然後,他慢慢地將車靠在路肩,我下車幫其捆住機器蓋子。這樣,再上路後,一路平安無事開到賓漢姆頓。
兩天後,把兒子的學校事情辦好,又乘Greyhound 大巴往回走。原本下午6點左右的大巴,結果等到7點多才到。上車後,我挑了右邊第一排座位坐下,心想好好利用這3個半小時休息一下。感覺車已發動、上路,我閉上眼睛,開始休息了。
正當我似睡非睡、迷迷糊糊中,一個低沉的聲音在我耳旁說:“喂,講英文嗎?”
我睜眼尋找發聲處,右第一排隻我自己,過道左第一排是位白人女學生在聽音樂,後麵的兩排均已處於睡眠狀態,唯一可能的是戴著眼睛的年輕的非洲裔司機。我說,你叫我?他說:“幫我看著路線圖,我從未開車去過紐約市。” 這句話,就仿佛在漆黑的夜晚,我在80層高的房間裏,有人正在窗外看我!我一下子睡意全無,“什麽?你不是開玩笑吧?”責任重大,我有點近視,趕緊請過道的女孩子用司機的手機照亮。他的手機也真夠亮的,趕上8瓦日光燈了!
就這樣一路指引著,好歹到了賓州Scranton的客運站,下車的乘客與上車的乘客人數差不多,又是滿滿一車。由於天黑,路燈稀少,加之司機不熟悉路線,大巴剛出站口,就鑽進了死胡同。一麵是倉庫,另一麵是鐵絲網圍牆。在這兒黑燈瞎火的地方,司機試著調頭,眼看著就要撞到圍牆。我說,我下去幫你指揮吧!在我的導引下,算是倒出來了。司機憑著來時的記憶,試著找到上高速的進口。然而,他就像個瞎驢似的在小城裏轉悠著,此時車上無一人出來解圍。其結果,他又駛進了很窄的一條街道,發現不對,又掉頭,結果大巴的車尾卡在了排水溝上而動彈不得。車上的男女老少隻好都下了車,此時天上開始下起雨來,人們都去避雨了,他也不例外。我一看,時間已快11點鍾了,這得何時才能到達曼哈頓啊?就對他講,要不大家幫忙抬車,或者電話給總部與警察。他還挺倔,都不需要。然後拿著手電筒,車前照照,車後晃晃,推推眼鏡,再朝夜空望望。他也許在想,雨何時停啊?此時,我可真的要急死了!恰好,夜巡的警察路過,詢問情況後,立刻叫來重型吊車,又喊來三輛警車。大巴總算從困境中轉過身來,這感覺就像西雙版納的野生大象一樣!
大巴重新進入高速後,仍然由該女孩繼續導引著。這時,她說往北開,司機一聽,說:“不可能,NYC在南麵!”,我也跟著幫腔“對呀,是在南方。”女孩說:“路線圖印的就是往北嘛,我不管了!”,此時,司機胸有成竹的朝著南麵開去。大約10分鍾後,一位白人中年婦女來到司機跟前說,你這樣走,明早才能到。於是,她坐在台階上開始指引,並與他十分愉悅地聊了起來。
就這樣,大巴在這位女士的幫忙下,終於在半夜12:50 抵達NYC。幾乎是每位女性乘客在下車時,都對司機說,你為什麽開這麽久?這不是我編的,因為我要取行李,故看到此一情況。這位司機老兄,在我離開時竟然連聲招呼都不與我打,我並不期望得到謝謝,但也未免太冷漠了吧!
從那以後,我每次來往賓漢姆頓,都非常順利。不過,再遇到情況,我還會“挺身”而出的!
長途大巴曆險記
pacific877 (2010-07-19 00:16:47) 評論 (0)相信有些人在美東乘長途大巴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點兒新鮮或好玩的事物。而我所經曆的這兩次事情,卻是讓人後怕。
08年8月,我送兒子去紐約上州-賓漢姆頓州立大學報到。中午我在曼哈頓汽車總站乘greyhound大巴,上車後即坐在司機後麵的第一排。待乘客都坐好後,看起來像墨西哥裔司機照慣例說了幾句,其中一條為不要大聲講話而影響他人。此時坐在我通道對過的一拉丁裔婦女一直不停的講著手機,司機讓其小點聲。然後,司機回到座位,開始出發。大巴通過林肯隧道後,大多數乘客已安靜下來。年輕的聽著音樂,年長的進入睡眠狀態,而我在翻看著當天的世界日報。此時,我旁邊的女士似乎有沒完沒了的話,還在滔滔不絕的說著,司機處於無奈地回頭瞪其一眼,雙手緊握方向盤,繼續前行。
我側身打量這位仍在通話的女士(無法色迷迷地),看上去約有50歲左右,滿臉盡是滄桑,比國內換雞蛋的大媽好不到哪兒去。“往右拐?再前走?“她的一聲高調,把我下一跳。“什麽?往右拐?”司機下意識的應了一聲,我撲哧一聲差點笑出來。隻見司機慢慢地把車靠在路邊,停下後,他走到大巴倒數第二排座位,在跟那兒的乘客談著什麽。之後,來到這位女士跟前,讓她離開第一排,坐到後麵去。她不走,他不開,事情僵住了!
滿車乘客,都在靜靜的望著這一對兒,似乎與他們毫無關係。約有十分鍾左右,我“發言”了!我對她說:“為全車人著想,請你不要電話聊天了,我們都要趕時間,你也不希望晚到目的地嘛!”然後又對司機說:“她坐在後麵也許會暈車,算了,請你繼續開吧,她應該不會再幹擾你了!”經過我的“和諧”,大巴又繼續前行了。通過此事,似乎拉近了我與司機的距離,也就輕鬆地與其聊了起來。
大巴正在右線行駛,此時我發現在左線行駛經過的每一輛車的人或其右側的人都神情緊張地向大巴司機揮手往後方指。我頓時覺得不安起來,就提醒他可能有問題。你猜,他的回答讓我瞠目結舌!“沒什麽,後麵的機器蓋子鎖不上了,是蓋門來回晃。”我一聽,非同小可,如果蓋子晃蕩斷了,砸在後麵的車輛上,那可不是一般的車禍。那我今晚也到不了賓漢姆頓。我立即跟他說,我有綁行李的帶子,應該很結實,防止車禍發生。然後,他慢慢地將車靠在路肩,我下車幫其捆住機器蓋子。這樣,再上路後,一路平安無事開到賓漢姆頓。
兩天後,把兒子的學校事情辦好,又乘Greyhound 大巴往回走。原本下午6點左右的大巴,結果等到7點多才到。上車後,我挑了右邊第一排座位坐下,心想好好利用這3個半小時休息一下。感覺車已發動、上路,我閉上眼睛,開始休息了。
正當我似睡非睡、迷迷糊糊中,一個低沉的聲音在我耳旁說:“喂,講英文嗎?”
我睜眼尋找發聲處,右第一排隻我自己,過道左第一排是位白人女學生在聽音樂,後麵的兩排均已處於睡眠狀態,唯一可能的是戴著眼睛的年輕的非洲裔司機。我說,你叫我?他說:“幫我看著路線圖,我從未開車去過紐約市。” 這句話,就仿佛在漆黑的夜晚,我在80層高的房間裏,有人正在窗外看我!我一下子睡意全無,“什麽?你不是開玩笑吧?”責任重大,我有點近視,趕緊請過道的女孩子用司機的手機照亮。他的手機也真夠亮的,趕上8瓦日光燈了!
就這樣一路指引著,好歹到了賓州Scranton的客運站,下車的乘客與上車的乘客人數差不多,又是滿滿一車。由於天黑,路燈稀少,加之司機不熟悉路線,大巴剛出站口,就鑽進了死胡同。一麵是倉庫,另一麵是鐵絲網圍牆。在這兒黑燈瞎火的地方,司機試著調頭,眼看著就要撞到圍牆。我說,我下去幫你指揮吧!在我的導引下,算是倒出來了。司機憑著來時的記憶,試著找到上高速的進口。然而,他就像個瞎驢似的在小城裏轉悠著,此時車上無一人出來解圍。其結果,他又駛進了很窄的一條街道,發現不對,又掉頭,結果大巴的車尾卡在了排水溝上而動彈不得。車上的男女老少隻好都下了車,此時天上開始下起雨來,人們都去避雨了,他也不例外。我一看,時間已快11點鍾了,這得何時才能到達曼哈頓啊?就對他講,要不大家幫忙抬車,或者電話給總部與警察。他還挺倔,都不需要。然後拿著手電筒,車前照照,車後晃晃,推推眼鏡,再朝夜空望望。他也許在想,雨何時停啊?此時,我可真的要急死了!恰好,夜巡的警察路過,詢問情況後,立刻叫來重型吊車,又喊來三輛警車。大巴總算從困境中轉過身來,這感覺就像西雙版納的野生大象一樣!
大巴重新進入高速後,仍然由該女孩繼續導引著。這時,她說往北開,司機一聽,說:“不可能,NYC在南麵!”,我也跟著幫腔“對呀,是在南方。”女孩說:“路線圖印的就是往北嘛,我不管了!”,此時,司機胸有成竹的朝著南麵開去。大約10分鍾後,一位白人中年婦女來到司機跟前說,你這樣走,明早才能到。於是,她坐在台階上開始指引,並與他十分愉悅地聊了起來。
就這樣,大巴在這位女士的幫忙下,終於在半夜12:50 抵達NYC。幾乎是每位女性乘客在下車時,都對司機說,你為什麽開這麽久?這不是我編的,因為我要取行李,故看到此一情況。這位司機老兄,在我離開時竟然連聲招呼都不與我打,我並不期望得到謝謝,但也未免太冷漠了吧!
從那以後,我每次來往賓漢姆頓,都非常順利。不過,再遇到情況,我還會“挺身”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