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情結?

christianlily (2010-07-08 20:14:00) 評論 (2)

好象沒有人評論牆頭掛著的這篇華爾街日報的文章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7/news-gb2312-1119887.html。我記得我不久前也看到一篇國人寫的有關這方麵的東東。因為看到是WXC轉載的國內文章,我認為是國人終於拋開“家醜不外揚”的觀念,把這個現象放到台麵上討論,開始意識到把自己當成劣等人種有辱人格國格是不好滴。能有這樣的意識是好現象吧?沒有想到今天讀到了這篇據說是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是英文的?那不是很多西人都會知道了嗎?

該文提到,“但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一些和西方人共事或交友的中國人卻常常發現自己仍無法享受到外國同伴的待遇。”真是這樣呢。我一個朋友回國準備為他在美國大學的實驗室招聘兩個國內的博士生。他是PI,他自己實驗室的老板,有權調度金錢,有權招什麽樣的人。但國內方麵非要他帶個白人去,明說了對招生的強大吸引力,並且國內大學出錢!想不通啊。當然,他帶了跟他不同課題的白人同事去了國內。據說那同事興奮的都摸不著北了,回美後津津樂道了中國見聞起碼一個學期。

文內還有一個例子說中國某大公司的總裁擅用“白人”商業策略,但自己在別人眼裏變成了翻譯。有意思的是,幾年前我同我單位頭兒到國內辦事。其實頭兒是考察,最終是由我作決定的,盡管那些國人知道但就是有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把我當成了翻譯。嗬嗬。後來我跟另一個同事在一個月內到國內同時也到日本出差。她在國內被捧成上賓,在日本就同其他人一樣被禮貌的對待。這一比較就有看法了吧?當然是中國好嘍。也難怪不少白人在國內樂不思蜀呢。

寫到這兒,我想說什麽呀?哦,不應該是華爾街日報的“中國的身份認同危機”,也不是“中國人的劣等人種情結100年從未消除”,是沒有比較就沒有發言權。讓那些在中國國內待過的白人再到其它國家去蹲蹲點,然後為中國大張旗鼓地宣傳。看你們還去不去大陸,多熱情洋溢的人民,多美好的錦繡河山,不去白不去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