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rilogy is a set of three works of art that are connected, and that can be seen either as a single work or as three individual works. They are most commonly found in literature, film, or video games, less commonly in visual art or musical works.
三部曲為一組三部的創作,通常為文學或電影,創作於不同時間,但為單一主題。 這些三部曲可能述說一段故事的延長(如基地三部曲),或是用相同的人物和設定(如火星三部曲)。
著名的三部曲
詩、戲劇
- 索福克勒斯的《底比斯三部曲》:《伊底帕斯王》《安提戈涅》《伊底帕斯在柯隆納斯》
- 但丁的《神曲》:《地獄》《煉獄》《天堂》
- 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
- 博馬舍的《費加羅三部曲》:《塞維利亞的理發師》《費加羅的婚禮》《有罪的母親》
小說
- 大仲馬的兩套三部曲:
- 亨利·米勒的兩套三部曲:
- 自傳性三部曲:《北回歸線》、《黑色的春天》、《南回歸線》
- 殉色三部曲:《性愛之旅》、《情欲之網》、《春夢之結》
- 讓-保羅·薩特的自由之路三部曲:《不惑之年》、《緩期執行》、《痛心疾首》
- 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護戒使者》、《雙塔奇兵》、《王者歸來》
- 阿西莫夫的兩套三部曲:
- 茅盾的兩套三部曲:
- 《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
- 《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 巴金的兩套三部曲:
-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 郭沫若的兩套三部曲:
-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 《漂流》三部曲:《歧路》、《煉獄》、《十字架》
- 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
- 葉君健的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
- 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
- 梁羽生的唐代三部曲:《大唐遊俠傳》、《龍鳳寶釵緣》、《慧劍心魔》
- 李喬的寒夜三部曲:《寒夜》《荒村》《孤燈》
- 鍾肇政的兩套三部曲:
- 濁流三部曲:《濁流》《江山萬裏》《流雲》
- 台灣人三部曲:《沉淪》《滄溟行》《插天山之歌》
- 畢華流的荒原三部曲:《少年遊》、《女兒行》、《妖獸陣》
- 張係國的《城》三部曲:《五玉碟》、《龍城飛將》、《一羽毛》
- 克裏斯托弗·鮑裏尼的《遺產三部曲》:《愛爾江》、《長老》、《帝國》。
- 夏目漱石的兩套三部曲:
- 前期三部曲:《三四郎》、《從此以後》、《門》。
- 後期三部曲:《過了春分時節》、《行人》、《心》。
電影
- 《星球大戰》
- 前傳三部曲:《星球大戰前傳:魅影危機》、《星球大戰前傳II:克隆人侵略》、《星球大戰前傳III:黑帝君臨》
- 中傳三部曲:《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武士複仇》
- 後傳三部曲(小說,喬治·盧卡斯目前無意拍成電影)
- 《星際旅行》三部曲:《星際旅行II:可汗怒吼》、《星際旅行III:石破天驚》、《星際旅行IV:搶救未來》
- 陳果的兩套三部曲:
- 樸贊鬱的《複仇三部曲》:《複仇》、《原罪犯》、《親切的金子》
- 三池崇史的《黑社會三部曲》。
- 安傑伊·瓦伊達的《戰爭三部曲》:《一代人》、《下水道》、《灰燼與鑽石》
- 《教父》三部曲:《教父》、《教父2》、《教父3》
- 《無間道係列》三部曲:《無間道》、《無間道II》、《無間道III終極無間》
- 《印第安那·瓊斯》三部曲:《法櫃奇兵》(奪寶奇兵)、《魔宮傳奇》、《聖戰奇兵》(已經變成四部曲,印地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已於2008年5月22日上映)
- 《回到未來係列》三部曲:《回到未來》、《回到未來II》、《回到未來III》
- 《侏羅紀公園係列》三部曲:《侏羅紀公園》、《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侏羅紀公園 3 》
- 《黑客帝國係列》三部曲:《黑客任務》、《黑客任務2:重裝上陣》、《黑客任務3:最後戰役》
- 《魔戒》三部曲:《魔戒現身》、《雙城奇謀》、《王者再臨》
Most trilogies are works of fiction involving the same characters or setting, such as The Deptford Trilogy of novels by Robertson Davies or The Godfather films of Francis Ford Coppola. Others are connected only by theme: for example, each film of Krzysztof Kieślowski's Three Colors trilogy explores one of the political ideals of the French Republic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and each novel in Paul Auster's The New York Trilogy uses formats from detective fiction to explore existential questions. Trilogies can also be connected in less obvious ways, such as "The Nova Trilogy" of novels by William S. Burroughs, each written using Brion Gysin’s cut-up technique.
Occasionally, the term is applied to music, such as the Berlin Trilogy of David Bowie, linked together by their musical sound and lyrical themes, and the fact that part of them was recorded in Berlin, Germany.
It's not entirely clear why three works, rather than two or four or more, should be the iconic grouping.
Trilogies — and series in general — are common in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because of the artistic importance of complex ideas and the commercial importance of brand names.
A trilogy is different from a triptych, which is three related or connected paintings that are created at one time and designed to be viewed only as a single work.
(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