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劉少奇,或許會選擇安樂死。

(2009-11-16 08:41:24) 評論 (0)

劉少奇晚年有糖尿病。這個病別說是70年代,就是現在,醫護人員也是束手無策的。這個病魔的折磨,那是很痛苦的。如果我是他,也許會有過激的決定。

多少年來,古今中外吧,病人死了,家屬總是會懷疑醫生沒有盡力的。現在有很多官司,最後也是莫衷一是。把這個永遠扯不清的事情引入政治活動,真是一個天才。有趣的是,當年被劉少奇的部隊打敗的,被劉少奇土改鎮壓的人們的後人們,突然對劉少奇玩兒起同情來了。古人創造過一個詞:同病相憐,其準確無誤,不服不行。

我最近看出了一個新詞:病病相憐。不管是什麽病人,團結一致對付醫生。在這個壇裏,蔣介石,汪精衛,舊社會,日本鬼,赫魯曉夫,成了統一戰線。還時不時地拉上劉少奇,林彪,彭德懷等中共元老。古人還創造過一個詞:有並亂求醫,其準確無誤,不服不行。

這些人討論文革,那是笑話。心裏毒火在燃燒,討論是談不上的。

我們日常生活上常說:不要把曾經某個時候吵架時,某人說過的一句話,單抽出來辯理。文革也是一樣的。

劉少奇不是等閑之輩,現在為他叫曲的台灣同胞,說老實話,他還真看不上。他所感興趣的,是共黨內部的家務事。縱觀當時的天下英雄,他隻想和老毛玩一玩。要他和遠在寶島的老蔣玩兒,他可能會提不起精神。

共黨內部的家務事裏,有兩大亮點:師傅對師傅(劉少奇對毛澤東),徒弟對徒弟(鄧小平對華國鋒)。這兩次較量中,目的是一樣的。結果一勝一負,打成平手。這個中的妙處,外人很難說的。

如果師徒的勝負換過來,那麽我們的第一代劉核心,第二代華核心,都會有不俗的表現的。曆史最後還是回複到江核心和胡四代,我們還在這裏,幾曾回手,為毛澤東叫曲。

人到了那個時候,無論是老劉還是老毛,真希望被搶救過來,恢複健康,東山再起嗎?

哀默大於心死。如果我是老劉,就會說:“放手,讓老子堂堂正正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