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的黃昏: 第五章 財富到哪裏去了

某尾 (2009-02-11 04:59:28) 評論 (1)

2004827,美林集團亞太地區負總裁馬蓉在“2004年中國財富管理論壇上”發布最新報告:2003年中國百萬(美元)富翁已經接近24萬,比上一年猛增12%。這個增幅不僅大大超過中國9.1%的經濟增長率,也順利地為中國贏得了又一項世界第一:全球百萬富翁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正如這份《全球財富報告》的名稱所要顯示的那樣,美林顯然是想借此說明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財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這個特別能夠滿足虛榮心的頭銜也正是許多中國人特別想得到的。而這種虛榮心由一個國際投行巨頭所賜予,則更顯得其確鑿無疑。然而,就在這個令人陶醉的報告發布前幾天的824日,在離我的住宅不到30米的地方,一位46歲的男人跳樓自殺了。原因是:他每月300元的下崗工資已經無力支付他女兒的學費。幾乎是在同一天,南京市區的另外一個小區中一對父子因為同樣的原因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許,我們很難將上麵兩起悲劇歸結為某種單一的因素,但不管如何,貧困以及貧困所帶來的人類尊嚴的喪失肯定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90年代中期以來,此類悲劇事件屢見不鮮,已經很難成為轟動性的新聞。但上麵兩起自殺悲劇的獨特性在於,它發生在中國南京——中國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這說明,由於貧困所導致的自殺現象已經開始向中國的城市蔓延。這個趨勢與近年來中國不斷攀升的自殺率相吻合。很清楚,這類聳人聽聞的自殺事件已經不再是中國下層階級出於生存恐懼所杜撰出的預言。

如果美林的《全球財富報告》渲染的是一個財富不斷膨脹的中國,那幺,上麵兩起自殺事件則以令人難忘的方式呈現了另外一個中國——一個馬爾薩斯式的古老世界。千真萬確的是,它們同時發生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城市。我們不想在一部分人的暴富和另外一部分人的絕對貧困之間建立必然的因果關係,但這種幾乎天天發生的讓人難以安枕的人道主義災難,卻不能不讓我們去思考:在中國財富分配的黑箱中究竟發生了什幺?

 

一、滾燙的土地

 

及至1990年代初期,階層分化和貧富懸殊,還僅僅是徘徊在書齋中的不詳推測。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這個幽靈開始悄悄步出書齋,啃噬中國社會。短短的十多年之後,貧富懸殊已經變成一隻巨獸,成為中國社會揮之不去的噩夢。反應在資料上就是中國的吉尼係數在1990年代之後開始急速攀升。從改革前的0.28急劇攀升到0.46左右。據長期研究這一問題的中國學者楊宜勇等人預測,2005年,中國的吉尼係數將迅速逼近0.47。對此,他們得出的結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