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淪中的美國和奧巴馬的曆史機遇

金筆 (2008-11-10 08:56:36) 評論 (25)

無論誰當選總統,美國都是在沉淪。但因為美國的沉淪,奧巴馬才有機會。至於他當選後,美國是否還會繼續沉淪呢?當然是希望不再沉淪了。

美國的沉淪,是在相對和絕對意義上的沉淪。

在相對意義上,美國沉淪是因為中國在崛起。中國作為美國在新一世紀裏最主要的挑戰者,正在一步步的追趕上美國,兩者的差距在縮小。這一點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不需要證據的,我們有著足夠的親身體驗。

我有一個朋友,四五年前我們每次聚會,他總是憂心忡忡的唱衰美國的前景。按照他的觀點,中國的崛起將不可避免的把美國經濟拖下水。後來為了證明他的唱衰美國不隻是 "杞人憂天",他很認真地海歸回中國發展了。在經曆了汶川地震,北京奧運以及華爾街金融風暴後的今天,我想他一定是躲在地球另一邊的某個角落裏,嘲笑我當初不但沒接受他的忠告,甚至反駁他。

但是現在我認同他的觀點了。假如不是小布什那廝八年總統做得太爛,更假如沒有金融風暴,奧巴馬會贏得總統大選嗎?如果我們的答案是否的話,那就是認同美國在沉淪。《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話 "饑不擇食,寒不擇衣,貧不擇妻,慌不擇路" 用來圈點今日美國再合適不過了。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圖一:金融風暴之前,總統大選民調顯示共和黨候選人馬侃與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平分秋色



即便今日的美國在 "內外交困" 之中,即便部分選民投奧巴馬是 "懲罰" 同為共和黨人的馬侃,即便黑人弟兄們都投了奧巴馬的票,奧巴馬和馬侃的得票率差別 (而不是選舉人票) 並不很大,遠不是選前新聞媒體民調預計的所謂 "壓倒性" 勝利,這隻是一次民主黨久別的勝利。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圖二:奧巴馬在大選之夜發表勝利演講,之後他在防彈罩後麵與民眾一同歡慶總統大選的勝利



不過奧巴馬麵臨的挑戰將是巨大的。在目前美國麵臨的眾多問題中,最關鍵的問題是美國人正在放棄他們自己的傳統核心價值。

什麽是美國的傳統核心價值呢?

我有一個亞裔朋友,他父親當年在曼哈頓上城有一個鞋店,身家百萬。他多次跟我們談話說,在美國,隻要你們努力工作,你就有機會富起來。是啊,當初我們踏上美國這片土地的時候,不正是懷著這樣一個夢想:努力工作,發家致富嗎?這就是美國傳統的核心價值! 可是現在,還有多少美國人相信這個呢?答案是:很少,而且是越來越少!

傳統核心價值正在遭到左和右兩方麵的攻擊。一方麵部分富人和精英人士在華爾街巧取豪奪,掠取錢財。華爾街信貸危機就是由於人性的貪婪,加上缺乏管理放任自由,使他們得逞。另一方麵通過努力勞動創造財富變得越來越難,更多的美國人開始放棄這個信念,變得更喜歡聯合起來爭奪利益。

放棄傳統的核心價值,表明美國在走向絕對的沉淪中。

馬侃是對的。對於華爾街精英的巧取豪奪,應該通過司法將他們投入監獄。但是打著 "國家第一" 旗號的馬侃,卻始終未敵打著 "改變" 旗號的奧巴馬。在沉淪中的美國,"改變" 對選民更具號召力。但共和黨的選舉綱領更具針對性,且有遠見。"能源自立",包括沿海鑽探,風能,太陽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的開發,建立起新興產業。且因為能源自立,可以有效的控製貿易赤字。而民主黨的 "中產階級利益第一" 的口號,除了給人 "劫富濟貧" 的感受外,好象沒有指明前進的方向。中產階級的利益怎麽提高呢?光減稅並不產生財富,難道是從國外輸送利益進來?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圖三:馬侃的選舉口號 "國家第一"



奧巴馬取勝,最應當感謝的是布什那廝! 但也因為此,奧巴馬接下的是個爛攤子:兩場戰爭,巨額國債,金融危機,股市沉底,房價跌落,經濟蕭條,失業高漲。國內長期性的問題還有:非法移民,社安基金瀕臨破產,醫療保險改革,氣候轉暖,能源短缺,國內基礎設施老舊。來自國際上的挑戰有:伊朗和朝鮮核武,中國崛起,台海安全,以巴問題,俄羅斯,巴基斯坦,北約東擴等等,等等。

為了選舉勝利,奧巴馬開了不少選舉支票,麵臨現狀,這些選舉支票是不是要兌現呢?該怎麽兌現呢?

就現實的緊迫性而言,奧巴馬的執政團隊可能連蜜月期都沒有,就要麵對很多艱難的抉擇。真正供奧巴馬施展能力的時間可能隻有一年。因為第二年就是中期選舉,麵對選舉的壓力,凡有爭議的,特別是要民眾作出犧牲的議案,很難得到國會議員的支持。第三年,奧自己也會麵臨選舉壓力,很多事情不做了。到第四年,一切似太晚了,所有的事情都會拖到下一屆。

因此奧巴馬的執政團隊在短期內如果無非取得突破,則他的總統曆程也將充滿荊棘。在選舉後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奧巴馬明確提出國會需要通過新一輪的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用來促進經濟成長。可是這樣的 Package 隻是在短期內有效。長期而言說,需要前瞻性的建立起新興的產業 (類似於共和黨人提出的能源產業等),並重新豎立起美國人的傳統價值觀。

不成功的總統我們的眼前就有兩位,卡特和老布什。尼克鬆/福特八年總統任期後,經濟迅速下滑更兼通貨膨脹。卡特總統沒能掌握先機,隻做了四年總統就被裏根替代。當年裏根和卡特在電視辯論時,裏根最有名的話就是詢問選民:"Are you better off now than you were four years ago (您跟四年前相比,日子過得變好還是變壞了)?" 不過裏根總統八年任期內,因為跟前蘇聯搞核武競賽,雖然促使後者垮台,但美國也瀕臨破產。老布什接任後,贏了第一次海灣戰爭,但在經濟上沒有什麽建樹,致使經濟又進入蕭條,並引發 S&L Crisis (請點連接參閱:【華爾街信貸危機】我們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上),金筆注)。他還違背他自己在選舉中提出的不加稅的承諾,結果遭到選民的遺棄。克林頓戰勝老布什總統時的口號是:"We need change!"

小布什是怎麽爭取連任的呢?他的手段是打一場伊拉克戰爭,並炒熱房地產的虛假繁榮 (請點連接參閱:【華爾街信貸危機】我們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中),金筆注)。雖然他能夠做八年,可是美國卻被他折騰到破產的邊緣。

近年成功的總統隻有克林頓一位,值得奧巴馬借鑒。克林頓接任總統的時候經濟還不怎麽好,他的團隊在經濟發展上立即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派商業部長 Ron Brown 去日本,脅迫日本取消保護主義的貿易壁壘政策,簽訂美國汽車及汽車零件進入日本市場的協議書。第二件事情是將美國具有優勢的軍事工業技術轉入民用,發展高科技產業。高科技的持續發展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經濟奇跡的主軸,同時克林頓政府還借助全球化的浪潮,大力推銷包括汽車及高科技產品為主的美國產品。與此當時,克林頓政府還執行高利率政策,吸收全球資金到華爾街,使股市高漲,美國公司財源豐富。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圖四:克林頓的非洲裔商業部長 Ron Brown 為促進美國貿易在東南亞山區因飛機失事蒙難



克林頓政府的成功經驗應該很值得奧巴馬團隊學習。但是,環顧今日美國,汽車工業已經老舊,而且瀕臨破產 (底特律的汽車巨頭沒有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節能車型),同時高科技的優勢也已經不如往昔了。除了可能發展能源產業,就是綠色環保產業。不過後者似乎還未形成成熟的技術,還在 VC 階段,為期還早。那麽下一輪的美國興起的工業 "領頭羊" 將是誰呢?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與眾不同的目光。

我們還要在美國繼續生活,奧巴馬當總統或許對維護和促進華人的權益帶來益處。但奧巴馬前的兩位黑人國家領導人其實做得都不好。國務卿包威爾將軍,不管出於何種意圖,他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撒謊,永久性的玷汙了國務卿的聲譽。現任國務卿賴斯女士,在擔任國家安全顧問期間,美國遭受史無前例的九一一攻擊,如若她不是非洲裔,國會裏的民主黨人一定會逼迫她辭職的。結果她不降反升,擔任國務卿四年,沒有任何建樹。

因此,我真心希望奧巴馬不要重複他們倆人缺乏政績的經曆,能表現出 "與眾不同" 的能力,並帶領美國走出目前的困境,重新豎立美國的傳統核心價值,人人能努力工作並發家致富。

在這裏,且送上我們美好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