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進入藏區的第一天就在大渡河邊的丹巴縣縣城住宿。大渡河起源於四川東部,由大金川和小金川兩條河在丹巴縣匯合而成,由北向南流動。以前隻知道陝西省的涇河與渭河,一條清亮,一條渾濁,它們匯合到一起時產生了涇渭分明的奇觀。其實,在大渡河的起源,大、小金川河也是一條清,一條濁,同我在陝西涇、渭河看到的景觀一模一樣。隻是藏民樸實,沒有那麽多文人騷客在這樣的事情上大作文章而已。世界上鮮有出汙泥而不染的事情,一清一濁兩條河相匯,清河馬上被同化,變成一條渾黃的大渡河了。沿河行車很久,一路上見到許多清亮的大小河流匯入大渡河,但是它們卻仍然無法改變大渡河那渾黃的顏色。
1.大金川和小金川在此形成大渡河
山路蜿蜒曲折,行車至河邊,看到一座現代化單拱大橋矗立在大渡河上。橋頭上一塊刻有 “ 大渡河第一橋 ” 的巨石,赫然闖入人們的眼簾。有意思的是,大橋中間總是能看到一輛警車和幾個警察監視檢查過往車輛。這裏既不是邊境線,又不是軍事要塞,為什麽要設卡檢查呢?原來,這裏是進入藏區的必經之地。藏區內的牛馬放牧時無人看管,牛馬身上也沒有永久性的標記,任它們漫山遍野隨意行走。因此,壞人偷牛、盜馬非常容易,隻要把它們趕上車就算成功了。犛牛和馬的價值差不太多,每頭在 2000 元上下,對於牧民來說,丟失一頭牲口的損失還是很大的。在進出藏區的各個路口設卡,對過往車輛進行檢查、登記,可以減少藏區牛馬被盜。
2.大渡河第一橋
在這個漢藏交界的地區,發生過很多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曆史事件,我們看到很多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遺跡。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以後, 紅軍被迫離開蘇區,在敵軍的圍追堵截中,從這裏開始了漫漫的長征路。在我的記憶裏麵,小金縣是紅軍將領在長征途中與彝族頭領小葉丹歃血為盟,而使紅軍借路通過的地方。在小金縣的大渡河源頭,一個紅軍烈士陵園和紀念碑靜靜地矗立在大渡河第一橋邊。瀘定縣的瀘定鐵索橋更是家喻戶曉的革命曆史文物。從 “紅軍會師橋”等地名也可以看出這個地區在中國近代史中的地位。
凡是去丹巴的人不能不去看看極富特色的梭坡碉樓和甲居藏寨,不能不去拉姆三姐妹的家中作客。早上離開丹巴縣城的時候,一個很漂亮的白衣藏族姑娘來到我們車上。她就是名噪一方的丹巴美女三姐妹之一,二姐拉布拉姆。
3. 二姐拉布拉姆
拉布拉姆活潑健談,風趣幽默,不時用歌聲和笑話活躍氣氛。今天我們是她的客人。她先陪著我們參觀梭坡碉樓,然後再去她家作客。
碉樓是用石頭砌成的高層方形建築,很像碉堡,非常堅固。在部落間戰爭頻繁和土匪橫行的年代裏,這種碉堡樣建築可以保護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聽拉布拉姆說,碉樓還有其它作用,可以用作儲藏室和界碑等。
4. 著名的沃日土司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