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尖兵:短期內伊朗問題重於台灣問題

(2007-01-30 18:43:17) 評論 (0)

紅色尖兵:短期內伊朗問題重於台灣問題

文章提交者:high2006 加貼在 陸軍論壇 鐵血論壇 http://bbs.tiexue.net

二零零七 一月二十八日


曾經被輿論瘋狂渲染的“06台海高危年”已安然離去。不同於以往,國台辦在1月17日將2007年定義為“反對‘台獨’、維護台海和平的關鍵時期“。無論是非官方立場還是官方立場,都代表了此問題在本階段的突出性,而2007年一開年,官方就以如此語調定位本年度台灣的問題,確實相當罕見。可見,本年度在台灣問題上將出現一些不同於以往的事態,或明或暗。


果不其然,陳水扁在最近一次論壇上宣稱“催生台灣“新憲法”的時機與條件已成熟”,接受CNN采訪時,同時又表示“要在剩下的任期內以通過‘新憲法’為重點目標”。此類表態雖常見於陳水扁的嘴巴,但國台辦的高調處理本年度台灣問題又從何而來呢?


主要原因隻有這麽一點,國台辦的“07台海關鍵年”一說,換一種說法就是指“07年為伊朗關鍵年”,隻是他的職權與宏觀戰略緣故,他發表內容的範圍隻能限於台灣問題。


大家應該都注意到1月11日,美國官方正式對外宣布了對伊新政策,此項政策比起民眾希望的顯然是大相徑庭的。而國台辦在一周不到的時間將本年度台灣問題定義為關鍵年,必然也與美國對伊(拉克)政策調整有聯係。作為一個職權有限的“辦”,他需要依照國內外其它問題,辨證的看待自己的本職問題。


中國短期內戰略方向不是台灣方向而是伊朗方向,這從國台辦1月17日的表態,以及本屆政府一貫的對台政策中可以看出。雖定義為“關鍵年”,但隻是將行動範圍放在了“反‘台獨’”和維護台海和平兩點上。很明顯,這種說辭比起美國對伊(拉克)新政策更溫和,我們可以容忍暫時的不統與不獨,畢竟台灣遠在我們大規模戰略投送範圍之內,代表唯一合法政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依照國際法與曆史隨時可以予以收複。伊朗問題則不同,我們現在沒有太多的對伊(朗)戰略投送力量,隨著形勢的惡性發展,我們就更難以實施對伊(朗)的有所為。


台灣方向目前隻是一個戰略側翼,陳水扁的種種冒進行為,無論是以自身為考慮因素,還是以美國對伊戰略為考慮因素,隻要確實發生了,那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


***主席提出“建立強大的人民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而隻有強大的海軍,我們才可以輕易收複與鞏固台灣,並順勢東出與南下。日本和美國才不敢悍然出兵幹涉台灣問題。貿然或被動的去解決台灣問題,隻會增加我們的戰略成本與戰略危險。為了這一天,我們已經等了50多年,難道還害怕再等幾年?


美國對伊(拉克)政策是對伊朗發動的攻勢的前夜,派出兩萬多美軍目的或許隻是為了鎮壓各股抵抗勢力以及穩固伊拉克治安。當一個穩定的伊拉克出現時,必然是美國對伊朗動武的時候。


兩萬一千人馬隻是一個信號,美國會繼續尋找增兵伊拉克的借口,君不見本月美軍的慘重傷亡,一方麵可能是伊朗的影響,積極出動為駐伊美軍製造更多的麻煩、另一方麵可能是美國官方通過一些手段故意將一些以往需要掩蓋的傷亡曝光,為自己派駐更多軍隊尋找借口。美國隨時都可以向伊拉克進行大規模戰略投送,以巴格達為圓心,在它的以東、以南、以西和以北的四機場將為此提供足夠的戰略支撐。如果需要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前沿部署。


曆史上,中國也遇到過此類挑戰。台灣問題之所以在上世紀50年代沒有解決,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朝鮮戰爭的爆發。中央政府不得不先行解決朝鮮問題,當時台灣政權暫時的偏居東南一偶,無非就是海上多被封鎖幾年。一旦朝鮮半島淪陷,那才將是真正致命的,已經超出了一個封鎖的問題,而是一個被東北工業基地與華北政治中心被時刻威脅的問題。美國軍隊不用海上登陸隨時可以通過鴨綠江和圖門江對我們發動侵略戰爭。


因此,千萬不要低估伊朗在本階段對中國的價值程度。中伊之間存在著極大的戰略依存度,伊朗一倒,君主製的沙特必然成為下一個對手,沙特又是一個長期受到美國滲透的國家,作俑世界原油儲量第一把交椅的沙特,很可能被美國選擇為下一個對手。解決了沙特,加上伊拉克與伊朗的原油儲量,歐佩克毫無疑問的將消失,換之將是被美國操控的世界石油市場。敘利亞、真主黨和哈瑪斯的存在也將變得毫無意義,美國完全可以不理睬他們在中亞戰略側翼的小打小鬧,直接衝向更具地緣色彩的中亞。屆時的局麵不啻是中國最大夢魘。台灣問題就必將顯得更受製於美國。


不要期待內賈德如果下台後,美國就將緩和美伊關係。伊朗總統與最高精神領袖之間,雖然在曆史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尖銳的矛盾,例如前任哈塔米總統為首的改革派就與精神精神領袖之間有著不小的矛盾。但拿伊拉克為例,美國曾以為隻要當美軍正式軍事行動一展開,南部的什葉派穆斯林就將提供方便,可是事實上並沒有發生,取代派別之間矛盾的是侵略與反侵略之間的矛盾。更主要的是,美國的目的不是簡單的想看到一個溫順的伊朗政府,其目的是要控製整個伊朗。這對於改革派和保守派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沙特就是一個例子,一直忠心於美國的軍事行動,但在石油武器上的不鬆懈卻讓美國咬牙切齒。911事件的爆發後一段時間,美沙同盟關係一直不穩定。


縱觀亞歐大陸的腹地,伊朗已經是最後一個具有強大國力與潛力的地區大國。如果美國將他輕易推翻,或許就會發生21世紀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沙特將默默忍受事實、敘利亞將被邊緣化、中亞五國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