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要出發了。這個周末又有一個馬拉轟。這是8個星期內的第五場。“秋收”季節,S事是很頻繁的。也許有人會說啦,瘋了。超過極限了,不要命了,身體還要不要了。。。嗯, 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不過答案是,我並沒有超過極限。我還是惜命的。比賽多,不見得跑得多,更不是跑得快。我不拚命,就歡樂跑。愛玩唄。
今天的話題,是下麵Dr O'Keefe的視頻。這是十年前的一個Ted演播。他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建議,收到了讚揚和一些疑問。我先提一些我的質疑,然後再討論我的正麵評價。首先,他一開頭就說他15歲開始運動,認為運動越多對身體越好。這是很幼稚的看法,應該在醫學院畢業前就有完整的認知,不知道為什麽到56歲才“如夢初醒”。
其次是他的數據引用。科學工作者,第一要數據真實完整,第二要有嚴密的邏輯推理。那麽,他對馬拉鬆的故事有點太不嚴密了。從馬拉鬆跑向雅典報捷的,是個故事,傳說,a story, a legend。因為2500年過去了,是曆史還是文學作品呢?但有些是可以估算的。那個戰士,應該存在,名字麽,菲地皮德斯,還是菲利皮德斯,還有其他名字。距離麽,當然不是26英裏。現在去測的大概是21.5英裏,即使繞彎南部,也是25。走北麵近一些,但要翻個小山。他是一個通信兵,所以平時主要任務就是跑,是經過“係統訓練”過的。那些身手不凡的揮刀舞劍者,或者力大無比的炮手,應該跑不動,專業不同。他也不是隻跑了一個馬拉鬆距離,之前從雅典跑到斯巴達,得不到救兵又跑回來,再到馬拉鬆,最後才跑回雅典。距離起碼350英裏。當時什麽氣溫?帶的什麽水和食物,路途有沒有參戰,心率如何?我們一無所知。隻有記載他拋掉武器,脫掉衣服,輕裝快速跑到雅典,是為了搶在海上被波斯軍艦突襲雅典。所以,Dr O'Keefe隻說他跑了“26”英裏,然後死掉了。實際上現代馬拉鬆賽基於一個傳說,距離是40公裏(25英裏),一直到1924年才固定在26.2英裏。
下麵清水說的,相關性,不等於因果性。上麵我提到的其他因素,氣溫、食物、戰爭等因素都沒有考慮。這樣傳遞給觀眾的信息很不完整也不真實。屬於網絡時代的快餐文化。我在另外一個中文脫口秀裏也聽到,也是說跑了個42公裏然後死掉了。前些天一個副總去世,跑了28公裏,然後做了別的事情,聽說還喝酒了,也不知道跑多快,喝了多少酒,反正死了就推導到跑步上了。我不知道那些具體數據,所以沒有參加討論。
我對視頻的第三個意見是最後的快樂鍛煉法。認為輕輕鬆鬆鍛煉才是“適中”鍛煉。相信很多有運動經驗的人不會同意。不然我們也不會有什麽間隙跑,重力訓練。他後來有點矯枉過正了,走到了另外一邊。
他提到的小鼠受刺激,采用強力極限跑反而有好處的例子很有趣。不過他沒有討論下去。
對於他的鍋底曲線,也就是U現曲線,現在是大部分人的共識。“適中”鍛煉的人最健康。這個適中,是兩方麵。第一是跑量,他建議每周25英裏。第二是跑速,也就是鍛煉強度,他建議配速8。我覺得這個數據不要這麽具體,每個人都年齡,體重,運動曆史和能力都不同。不要被誤解。
但是,我們要厘清,反對“超限”運動,不要理解成“不要”運動。Dr O'Keefe的幾個柱狀圖,清楚地顯示了,不運動,比適度運動危害大得多。雖然他嘴上沒說,他隻是反複提示不要過分運動。
對我們大部分人口來說,要達到“過度”運動,還非常遙遠。不需要過慮。為了說明情況,我把他的圖做了一個進一步的改進,加上了人口分布的權值。
這是截屏,他認為,每周4到20英裏的最安全。我這裏暫且不討論他的U形曲線和數據的準確性,隻指出他的柱狀圖的寬度。實際上,是不等寬的。
我采用了“年跑量”來大致勾畫出這條U形曲線。沒有具體的計算值,所以說NTS(Not To Scale)。
可以看出,即使這條著名U曲線是耐克鉤狀,坐降右無限高。但權值左右一點也不對稱。不鍛煉的人是大部分,所以很寬,每年跑不到100公裏(60英裏)。這些人的受傷幾率是適度鍛煉的人的3到5倍(我不用死亡率那些可怕的詞)。大多數發表反對運動的人應該也在這個柱子內。因為體育大國美國每年跑馬拉鬆的是50萬,大約人口的600分之一,其他國家更不會多多少(或許某些歐洲國家多)。事實上,樓下曉陽的群裏的討論,10年來能堅持每周25英裏的,不過20幾個人。很多人夢跑幾年然後就不跑了,有些人跑過一次也就不再了。所以我使用了美國每年跑馬50萬作基數,而不是“跑過”馬拉鬆的人。而且那50萬是“人次”,不是“人數”。
那麽,你擔心的運動過量,多慮了,人數是非常少的,柱子,變成了細線了。最右邊是Kipchoge那一夥的,他每年跑10000公裏。他們隻是受傷幾率變高,但通過專業指導訓練,也是可以減少受傷的。我們普通人,業餘的,不是專業運動員,跑量有限,2000英裏左右吧。比較嚴肅的在2500左右,我去年跑的多,一直處在減量和恢複的反反複複,所以才1500。今年比賽少一些,跑量爭取到2000。但這兩個月比賽多,有隔1到2周的,所以就慢點兒跑。業餘選手的一個短板是缺少專業指導的訓練計劃,條件也業餘,所以受傷幾率比專業的要高些,雖然跑量沒那麽大。所以還是建議多來這裏,大家一起切磋切磋。
這裏我要和忒忒綠協商一下。你說的“賦予長壽和強大的終身心血管健康的健身模式與培養巔峰表現和馬拉鬆/超人耐力的模式截然不同”,我覺得你把馬拉鬆和健身模式對立起來了。馬拉鬆屬於極限運動,但不是馬拉鬆必然超出人體極限。視頻裏也說了:速度(強度)。一般馬拉鬆有個6小時的關門時間,如果Sub-4的選手,慢慢跑,到後來甚至慢慢走,那就不會有超限的感覺,輕鬆愉快的。這周是我今年第15場了,跑得很快那不是要了我的小命。我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