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就是連續單腿跳。每一次觸地,為的是騰空起跳。想要跳起來,就需要把因重力而向下的墜落轉為向上的運動。學過物理會知道動量守恒。把向下的動量轉化為向上的動量,這需要一個向上的衝量。衝量=時間乘以受力。這個力,就是腳踏地麵,地麵對腳的反作用力。觸地時間短了,那想要得到同樣的衝量就要力量大,也就是蹬地力量大。但是主動去用力蹬地是不省力的,要利用下墜的力量去蹬地才省力。這時就體現出來核心力量的作用。核心收緊,才能把上身下墜的力量通過核心傳到腿。此外,不overstride,像小布說的,挺好髖,腿才能最大限度地充當一個彈簧,把下墜的力量存儲成彈性勢能,然後再被動地釋放出來,蹬地麵,推動身體起跳。
觸地時間短,和不要overstride大體是一回事
所有跟帖:
•
當然完全利用重力,腿的彈性被動蹬地隻是理想。
-勇敢的雷歐-
♂
(84 bytes)
()
10/26/2023 postreply
21:23:47
•
可以想象兩隻腳的運動是兩個蒸汽火車的“飛輪”,循環往前。順滑,有力,且不易受傷。btw,我愛看你的跑姿。:)
-布蘭雅-
♀
(0 bytes)
()
10/26/2023 postreply
21:51:15
•
謝謝版主表揚
-勇敢的雷歐-
♂
(129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06:43:12
•
簡單明了,但又很高深。做起來很難呀。
-光鹽行者-
♂
(0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09: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