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語言是交流工具,意思要在情境中確定。斷句問題是使用者的問題,不是語言問題。很多人卻分不清。
十 正因為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思維的載體,一門語言的歧義越少越好,無論是以認知科學的標準還是從實用的角度看。消滅不了歧義是是遺憾,不是什麽值得賣弄的小聰明。‘敗=勝’is nonsense,clear and simple。
S 敗=破,壞,使破,使壞。大敗敵軍=大破敵軍。敵軍大敗=敵軍大破。敗這個字本沒有“負”“輸”的意思。敗家=破家,壞家,不等於“輸家”。敗落=破落,衰落,不等於“輸落”。腐敗=因腐而壞,不等於“腐輸”。衰敗,破敗,敗壞。。。。。都一樣,沒有負與輸的意思。
十 正常人,如果是想有效交流,為什麽非要用天生就有歧義的句式呢?堅持“勝=敗”,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講理。
S 剛給你講的,白講了?敗這個字本沒有“負”“輸”的意思。敗是打敗,大是程度。在此沒人提勝敗。誰在堅持“勝=敗”呢?正常人正常交流產生困惑有三種可能,一是說話者表達不清,二是言語有歧義,三是聽話的人有歧解。你就是堅持“歧解”的那一類。大勝大敗並沒有天生的歧義。本來不是反義詞。有些現代人當成反義詞來理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這兩個詞是如何進入“勝負”表達語群中的。普通人不知道,沒什麽大不了的。
但如果不知道,還硬說這是兩個反義詞,漢語不嚴謹。那就是他們的問題,不是漢語的問題。 明明是自己的理解有問題,卻堅持認為是語言的問題。不能客觀分析,如實判斷,典型的“都是別人的錯”思維。改改吧。為你好。
十 漢語裏,名詞,代名詞沒有格,動詞沒有位,詞序又很自由。於是“國乒誰也打不贏”和“國足誰也打不贏”,語義就互逆了。
S “國乒誰也打不贏”和“國足誰也打不贏”,是很好的歧義的例句。但你說這句話影響了漢語的交流效率,俺不同意。講道理,就這麽難嗎?
十 “國乒誰也打不贏”和“國足誰也打不贏”的語義都是中國贏,yes or no?
S 俺沒欺負你沒文化,但你自己似乎樂於展示這一點。因為這兩句話不是都是中國贏,而是一樣有歧義。你真的研究過漢語嗎?自學成材的嗎?
十 一個簡單陳述句都有歧義,證明了漢語的缺陷。是名詞代名詞沒有格,動詞沒有位造成的。這句的語義可以是4種可能中的任一個:1.國乒國足雙雙獲勝,2.國乒國足雙雙敗北,3.國乒勝國足敗,4.國乒敗國足勝。這種語言現象難道不讓人尷尬嗎?
S 因為一句歧義,就否定一種語言?不知道岐義存在於一切自然語言之中?這種語言現象為啥讓人尷尬?除前段時間有人拿來搞笑國足之前(包括之外),俺沒有看到過這句話引起的任何交流問題。你也太容易尷尬勒吧?
十 你喝漢語的倒彩。該例在數學上最大化了不確定性:1.國乒國足雙雙獲勝 2.國乒國足雙雙敗北 3.國乒勝國足敗 4.國乒敗國足勝,都對?你非要為這種蠻不講理的語言現象喝彩?
S 所以你如此蠻不講理,是這種語言的錯?俺不為捧而捧而捧也不為貶而貶。你也沒有必要這樣。脫離語境,4個解讀都可能。放到具體語境,則大概率隻有一種。比如搞笑國足時,聽到這兩句話,凡是能會心一笑的,就是沒有發生交流問題。感到困惑的,俺覺得可能是對語境的理解不夠深入準確。
十 因為古漢語惜字如金,還拘泥於音律的美,造成多義字和多音字太多,在邏輯和嚴謹性方麵欠缺。這些缺點有什麽引以為豪的?
S 漢語肯定有自己的問題,但依你的見識,還真沒有資格給漢語挑毛病。不是說你的水平太差,而是你的標準已經調到了以西方語言的標準為標準。這種標準之下,對西語之外的語言的判斷沒有任何價值。就象俺用泳遊的標準來評論你跑步一樣。俺隻把把標準調到漢語上,就一樣可以說西語達不到漢語的標準,比如概念的包容性。
十 語言學是科學,當然有客觀標準,與東西方無關。漢語有它的優點,我以前就指出過,那就是簡練,閱讀速度高。國人醉心於這種小聰明,體會不到混沌的語言現象會潛移默化地fog自己的思維。語義從過度依賴語境到依賴心境,就一步之遙,後者對認知,判斷和批判性思維,傷害極大。心理視覺裏”情人眼裏出西施“作祟的誤覺很容易發生。閱讀時也有類似現象,尤其是語言不嚴謹的話。很多人認為,漢語的不嚴謹和邏輯鬆弛,曆史上負麵地影響了中國科學的發展。
S 這麽清楚,怎麽就沒搞清楚?除了段子手和“中文不嚴謹論”者,俺沒見誰熱衷於反複提及這類句子。
編者按:應該是兩年前吧,小謝君曾說,有台灣人用漢語寫了一篇專業論文還是書,得到非常高的評價,沒有人質疑他使用的語言~~~編輯時盡量保留了原文,隻在最必須的地方稍作改動。如果教授和十具君有異意和不滿,請當麵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