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兄的中國式文藝複興應是指追本溯源,看看中國文化出發點是怎麽回事,再看怎麽與西方文明融合。
所有跟帖:
•
不能指望所謂文藝複興能解決問題,隻能幫助看到問題的本質。也許還是馬克思說的對:經濟發展了很多原本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8:56:25
•
方外先生,我前麵發了一個帖子(問題),想聽聽您的見解。
-daboyi-
♂
(1205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12:29
•
從長遠看,當然是第二個選擇好!但是很多中國家長會自覺不自覺選第一個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沒法長大。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18:39
•
我的問題是“如果你是孩子”,從孩子的角度看。:)
-daboyi-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20:15
•
這個問題,中國古聖先賢早就回答過了,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都是不肖子孫,倒是忘得幹幹淨淨。故曰:非文藝複興不足以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29:34
•
郭先生是答非所問。:)
-daboyi-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31:20
•
看起來不全等,仔細一想,其實是全等。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37:02
•
金錢誠可貴,米飯也真香,若為自由故,二者拋不拋?小注:要金錢,要米飯的目的是什麽?無非也是為了自由自在吧?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51:17
•
若是要在吃飽肚子和餓肚子間進行選擇,你的想法又是怎樣?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38:52
•
在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前提下,選擇自由。如果基本生存危險,那就先選擇生存。人的需求,有個需求層次理論。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44:03
•
基本生存條件本身也是不固定的。在美國和在中囯就不一樣。滿足了舊的基本生存條件,又會產生新的基本生存條件。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54:16
•
自由,和生存,應該是人的天生的,上帝賦予的基本權力。那種逼迫人必須在自由和生存做二選一的混蛋製度,必須推翻之。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1:00:16
•
漢初實行黃老政治,與民休息,無為而治。出現文景之治。至武帝時出現嚴重貪富分化: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1:11:23
•
文景之治,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這可能不確。設想鄧公改革,貧富大差距,然,總體老百姓生活水平,是不是都大有提高?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1:29:12
•
這要看孩子自己覺得自己能不能獨立。若能獨立必是第二項。若不能獨立,你自己選吧:流浪街頭或呆在家裏!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36:45
•
另外若孩子有大筆家產可以繼承,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他隻需要熬年頭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39:00
•
和我想的一樣,孩子的選擇取決於孩子的成長階段。如果這個孩子是印度,中國,美國,他們又如何選擇才是正確的選擇呢?
-daboyi-
♂
(63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41:01
•
經濟獨立與否仍是關鍵。再其次是文化因素。同等經濟條件下,美國的更偏向第二,中國的偏第二的會少。隨著時間,還是經濟因素決定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37:39
•
我是看到昨天您和另一位網友的交談,才想起了這個問題,所以想問問您的看法。
-daboyi-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23:40
•
這個類比,不倫不類。共產黨是中國人的爹,大家都是共產黨的孩子?莫名其妙。
-蔣聞銘-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59:49
•
真相是:思想沒有改造,經濟就無以發展。馬克思的荒謬:經濟發展了思想問題就解決了。問題是:思想有問題,經濟就發展不了。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24:46
•
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30:19
•
鄧當時不爭論,隻幹,結果很多當時的問題在經濟發展就不是問題了!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32:09
•
隻幹,隻能解決一些膚淺的表麵的問題。深層次的關鍵的問題,毫未觸動。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35:05
•
先易後難,易的解決了,有些原來難的也就會變易。逐步改良在維護傳統和革新中發展才是正道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50:58
•
居士錯了。鄧公的隻幹,其實在鄧公那裏,思想問題是先解決了。鄧公解決了思想問題,才有鄧公的經濟發展。否則經濟無以發展。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09:59:34
•
鄧公說:解放思想,團結一致向前看。現在我明白那是什麽意思了。估計居士還沒大明白那句話的涵義。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01:46
•
那摸著石頭過河又是什麽意思?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23:51
•
摸不摸石頭,那是方法問題。過不過河,那是態度問題,那才是鄧公的思想問題。思想問題不解決,根本就不會去摸。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29:37
•
這就是先定性了?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44:54
•
鄧公是個很想得開的人。他在被打倒的時候,一定思考過什麽是人生。他的子女,多學科學。學了科學之後又回過來與鄧交流。故鄧曰:
-郭大平-
♂
(42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1:14:24
•
我想他是有個大概的定性思維,就是原來的那一套不行了,不改不行。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1:25:46
•
中國為什麽有現在的倒退,是因為毛澤東剝奪了習近平這一代人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用不著把這個事,說成與中國文化有關。
-蔣聞銘-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11:00
•
反例:毛澤東那代人,總沒被剝奪受教育的機會吧?結果如何呢?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14:43
•
那一代人,有多少受過現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包括毛澤東。
-蔣聞銘-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25:47
•
總體來說,毛澤東,魯迅,胡適,蔣介石,周恩來,鄧小平,楊振寧,錢學森,蔣經國那代人,受的教育,應該是最好的教育。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38:14
•
與當時中國其他人相比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0:58:42
•
不,甚至和胡錦濤那代比,甚至和我們這代比,毛那代人受了很好的教育。那代人出的人才,最多。
-郭大平-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1:07:06
•
國學肯定那代人強。你要看普及程度。另外那是西學東漸的興旺年代,很多事情從無到有,自然看起來學問很大。
-方外居士-
♂
(0 bytes)
()
10/09/2024 postreply
11: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