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語言文化缺乏抽象概念體係,大量抽象概念是從佛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文明引入的。
所有跟帖:
• 東方語言的語法也難以表達複雜的語法關係,西文中的一句話往往要用幾句漢語話來表達,即使經過西語改造的現代漢語也如此。 -方外居士- ♂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09:30:02
• 聯合國6種工作語言打印的文件中,中文文件是最薄的。聯合國6種工作語言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與西班牙語。 -郭大平- ♂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1:03:34
• 換句話說,如果文本搞得一樣厚,那肯定漢語最精確。哈 -401.king- ♂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3:49:41
• 文本薄,說明語言的抽象概括力不弱。至於文本中是不是存在言不及義,模糊多歧義處,則須另當別論。 -郭大平- ♂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4:15:23
• 漢語濃縮表達的最好的例子是成語典故。西語也有啊,比如某某滑鐵盧。你知道為什麽當年的黑科技怪獸坦克叫水箱(tank)嗎? -十具- ♂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4:08:08
• 漢語最嚴重的問題是邏輯。晚飯咋解決?吃食堂。語義太依賴語境,心境和群體約定。學生把煎黃的餅子好吃表達成黃餅子好吃 -十具- ♂ (75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4:12:53
• “晚飯咋解決?吃食堂。”這裏邏輯有問題嗎?如果把“吃食堂”,理解為“從食堂買飯吃”的話?(而這樣理解,是約定俗成的) -郭大平- ♂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4:21:09
• 這種普遍語言現象,潛移默化地模糊了主、客觀界限。於是就有”中國隊大敗美國隊“=”中國隊大勝美國隊“,這種外人看起來的 -十具- ♂ (24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4:32:00
• 哪來的歧義?I got it,我懂了,當it=知識;我搞定了,當it=任務;我拿到了,當it=物件, 等等。大勝=大敗, -十具- ♂ (36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9:40:02
• 哪來的不同含義?都是acquisition of it,不管it代指什麽,具體還是抽象,物、事還是知識。 -十具- ♂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22:04:15
• I missed the train 和 I missed her 中的miss都是regret for absence -十具- ♂ (53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9:47:35
• 還不懂,我再試一次。I miss her 中的miss是指這種心理感受,I feel sorry/sad for her -十具- ♂ (74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21:17:24
• 從物理上的miss(不在),到心理上的miss(思念),是顯然的因果導致的引申,就像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的用法,哪來 -十具- ♂ (21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21: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