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的中華大地上曾上演過一場精彩絕倫的“楚漢之爭”,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大戲的主角 – 劉邦和項羽也成了千百年來家喻戶曉的人物。曆史往往是驚人的相似,2000多年後,又一場大戲開演,那就是“國共決戰”,雙方的主角無疑是毛蔣二人。與劉項之爭相似,幾千年後,毛蔣二人仍有可能成為那時中華後人們的話題人物。
與楚霸王的自刎於烏江邊上的“霸王別姬”不同,蔣委員長則率領妻兒老小及數百萬眾,偏安於海島之上,日子過得也是有滋有味。到了上世紀70年代,英雄遲暮,他們也各自走向人生舞台的邊緣。
1976年的大陸,風雨飄搖、災害頻繁,在隕石及大地震光臨的同時,周、朱、毛三位巨人同年離世。在此前一年,清明節那天,台北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台北西本願寺木造正殿被大火燒毀。比紅太陽早一年,那一天,影響中國及世界的藍太陽 - 蔣委員長告別了這個世界。與後一年北京及整個大陸街頭出現千萬人含淚送領袖一樣,在台北及台灣,也出現了空前絕後的送別領袖場景。到底都是中國人,還是那麽相似。
1.蔣介石死訊公布
最早傳出蔣介石死訊的,並不是台灣的媒體,在蔣介石執政的戒嚴年代,媒體都在黨國的嚴密控製之下。
反倒是當時駐台美軍的廣播電台一早便以哀樂取代了日常播出的英語流行歌曲,播報員則報出“President Chiang Kai Shek has passed away”,也就是“蔣介石總統已經去世”。
直到中午時分,電視和電台播出新聞,才證實蔣介石去世的消息,早上沒有出刊的各家報社也開始發行黑白印刷的哀悼“蔣公去世”特刊。
接著媒體公布了後來成為教材的“蔣公遺囑”,學生個個都需背誦“自餘束發以來,即追隨總理革命…….”。
當時的政壇重要人物組成了治喪委員會,當局也下了一個“禁娛令”,普羅大眾經常光顧的電影院、歌廳還有特許營業的舞廳一概不準營業。
電視的畫麵從彩色變成了黑白,機關學校一律半旗,街頭的霓虹燈廣告招牌也不能亮了,社會表現出一片哀戚的氣氛,原本紅底白字的“反攻複國”標語牌,立刻改成藍底白字的“永懷領袖”。
2.蔣介石葬禮
這是台灣境內首次舉辦“國喪”,蔣介石的遺體送到了位於台北、當時剛興建不算太久的國父紀念館,過程就叫做“移靈”。
機關學校組團及個人自發到國父紀念館“謁靈”,數以萬計的人列隊在國父紀念館徹夜等待。一周後,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共計260餘萬人“謁靈”。“謁靈”時,可見扶老攜幼,不少人表情哀傷,甚至痛哭流涕。熟悉這段中國曆史的人相信,這絕對是當時台灣人真情的流露。期間,許多名人從海外趕回台灣“奔喪”,其中包括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終身成就獎的老牌女演員李麗華。
3. 蔣介石“陵寢”
4月16日,在一長列的車隊護送之下,蔣介石的遺體經由台灣通車不久的高速公路,送到了位於桃園大溪、原本是其行館的慈湖“陵寢”“暫厝”,待“反攻大陸勝利成功之後,再奉安南京”。
車隊經過之處,民眾紛紛下跪致哀, 不少民眾嚎啕大哭。
4. 大陸反應
大陸新華社以“蔣介石死了”為題報道蔣中正去世,以極小的篇幅刊登在人民日報4月7日第四版下角,原文如下:
一九七五年四月六日訊 台北消息:國民黨反動派的頭子、中國人民的公敵蔣介石,四月五日在台北病死。
據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四月六日報道,蔣介石死後,蔣幫由偽“副總統”嚴家淦接任偽“總統”,以繼續維持其對台灣人民的反動統治。
蔣介石自從一九二七年背叛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以來,一直作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代表,堅持反共反人民,獨裁賣國。他雙手沾滿了中國革命人民的鮮血。但是他的血腥統治始終未能阻擋曆史車輪的前進。在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長期革命武裝鬥爭,終於推翻了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國,開創了中國曆史的新紀元。
蔣介石逃到台灣後,在美帝國主義的庇護下苟延殘喘,繼續堅持與人民為敵。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治遭到台灣人民的強烈反對,內部矛盾重重。蔣介石死後,有著愛國光榮傳統的台灣省人民,必將進一步為解放台灣、實現祖國統一而展開鬥爭。懷有愛國心的蔣幫軍政人員也將更加認清形勢,積極為實現解放台灣、統一祖國作出貢獻。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
5.蔣介石評價
在40年前的台灣,蔣介石被稱為是“民族救星”、“世界的偉人”。就憑蔣在領導全中國人民抗戰,最終取得抗戰的勝利,以及因此使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進入世界五強,中國受惠至今,此評價並無過錯。在他去世之後,國民政府為了紀念“先總統蔣公”的“豐功偉業”,號召台灣全民捐款興建了如今矗立在台北市的中正紀念堂。
今天,蔣介石在台灣民眾的心目中,形象多極,在多數人的口中,同為威權時的總統,老蔣甚至不及小蔣。有的認為他是“獨裁”,有的認為他是“強人”,蔣介石的“專製”,在某些人口中卻也是“避免台灣落入共匪手中的必要手段”。長期居於小島,偏安一隅,同為中國人,曆史觀及大局觀顯然不及大陸。
諷刺的是,如今的大陸,對蔣介石的評價雖不乏負麵,但總體上講,更為客觀、準確、全麵。90年代,本人遊覽青城山,就見蔣中正民國二十九年題寫的“上清宮”赫然懸掛。如今大陸的影視劇中,蔣委員長早已不是負麵人物,其出現的頻率甚至高於某些共方領袖。如今造訪蔣介石“陵寢”最多的就是來自對岸的陸客,台灣本地不少人則希望把校內的“蔣公銅像”請出校園、調查蔣介石執政的白色恐怖期間多少人受害……。
如有朝一日,蔣中正回歸故裏,是否長眠於南京很難說,但家鄉奉化一定會接納這位曾影響中國曆史的遊子回家。到那時,奉化一定是僅次於韶山的近現代曆史名人的旅遊及朝聖地,與花明樓絕不是一個檔次。
以下這個視頻展現了台灣數百萬民眾,告別蔣中正的場景。來自大陸的朋友一定對這個場景不陌生。曆史是驚人的相似,誰讓雙方都是中華兒女,相同的文化土壤,長出的果實也極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