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對烹飪藝術的偉大貢獻及題外話

來源: 十具 2022-02-07 18:38:1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83802 bytes)

古中國四大發明中有三個出於宋代: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盡管學界有爭論。另一個沒有爭議的,偉大的宋代發明是紙幣的發行和流通。我覺得再往下排的話,宋代第五個偉大發明,應該是炒這種中國獨特的烹飪技法。另一個競爭者是醬油。醬油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但醬油是由醬演變來的,雛形應該早得多。

相對於烤、煮、蒸、烘等烹飪技法,今天美食意義下的炒(食堂的大鍋炒與煮差別不大),要晚到宋代 才出現。有意思的是,炒傳到西方,延遲到了20世紀中葉。1945美國華裔語言學家趙元任是這樣介紹炒的:“Roughly speaking, ch'ao may be defined as a big-fire-shallow-fat-continual-stirring-quick-frying of cut-up material with wet seasoning. We shall call it 'stir-fry' or 'stir' for short. The nearest to this in western cooking is sauté. ... Because stir-frying has such critical timing and is done so quickly, it can be called 'blitz-cooking.” 生活在二戰中的他很時髦,用blitz出神入化地刻畫了炒的精髓。

有了機動車輛和石油,閃電戰的軍事思想就呼之欲出了。同理,有了鐵鍋和植物油,炒菜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中國鐵器出現在公元前7世紀,但是冶鐵業的爆發增長是在宋代。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產鐵15萬噸。達到19世紀前的峰值,超過歐洲17世紀以前的總產量,是盛唐的鐵年產量的30倍。以前鐵做兵器和農具都不夠,怎麽可以做家用的廚具呢。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技術進步是鐵的純度高了,工匠才可能打出很薄輕便的鐵鍋了。

學界普遍認為,宋代結束了中國的中世紀。炒這一美化生活的烹飪藝術可以算作一個佐證。可以說沒有炒菜,就沒有中餐。稍微像樣的中國館子的菜單上,不管哪個菜係,70%以上的菜品都是炒製的。就憑能吃到炒菜,我也寧可做宋代的小民,而不做唐代的君王。

中華烹飪的靈魂,鐵鍋,在地緣政治裏還曾扮演過戰略物資的角色。300多年的大宋王朝的經濟繁榮,讓鐵鍋普及到家家戶戶,豐富了中國的飲食文化。宋亡後,入主中原的蒙古人自然坐享其成,大飽口福。沒想到的是,被安逸生活腐蝕的蒙古人,後來竟因為區區一口鐵鍋,陷入了幾代人屈辱的尷尬。

說來也是,正常的人誰願意在馬背上顛簸。進了城的蒙古人很快被錦衣玉食俘虜,遠去了草原上的刀光劍影。這些曾經鐵蹄橫掃歐亞大陸的統治者們,居然沒有挺過100年,就被一個叫花子帶領的農民幫,給趕回了大漠。不難想象,明朝為了防範蒙古人卷土重來,對他們實施了嚴苛的鐵、鹽禁運。鐵鍋也在管製物資內,怕蒙古人拿去打造兵器了。人家用壞的換新的,也不準。

回到草原的大元的一等公民,可以沒有美味佳肴,春帳銷魂,但不能沒有煮肉的鍋啊。以前各種民生物資由中原供應,從沒有想過如果斷供的方案B。《明經世文編》裏是這樣說他們的:“生鍋破壞,百計被漏用之,不得已,至以皮囊貯水煮肉為食。”

遊牧生活很難攜帶笨重又易碎的陶鍋。碎一個少一個。原有的鐵鍋,一旦損裂,就隻有靠智取威虎山戲裏說的小爐匠,想盡辦法修補,湊合著用吧。

明朝這一狠招,差不多把蒙古人逼回了前鐵器時代。於是無鍋家庭,搬去與有鍋的人家為鄰,以便借鍋。或求別人,用我的馬換你的鍋吧。 “經年無從得鍋,間有臨帳借鍋而煮食,或以馬易鍋。”

還有更desperate的:“分子嫁女,有一鍋而各分其半。此情頗真,亦可憫也。” 家中無鍋,婚嫁免談。

 

所有跟帖: 

老兄好學問,肚子裏的東西多。大躍進時四川糧食運到遼寧救急的跟貼是你的嗎?能否重新貼一次?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19:01:10

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寧誌一的文章“1959~1961年四川的糧食外調”。有明確記載,59~61川糧支援京、津、滬、遼寧。調糧去遼寧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19:19:52

謝謝。那裏麵有很多信息,很具體。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19:51:08

烹飪不應該算藝術,藝術應該給人精神升華。美味佳肴的味覺享受帶來的是生物性快感,隻有視覺聽覺享受才能給人精神升華 -viBravo5- 給 viBravo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19:09:20

烹飪應該不算真正的藝術,真正的藝術應該給人精神升華。美味佳肴的味覺享受帶來的是生物性快感,隻有視覺聽覺享受才能給人精神升華 -viBravo5- 給 viBravo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19:11:32

你這是從欣賞者的角度看藝術。從創造者的角度來看,隻要出來的東西有個人的原創特質,就是藝術。 -QualityWithoutName- 給 QualityWithoutName 發送悄悄話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19:28:57

甚是。同一個nontrivial的任務,N個人寫的代碼,一定都不一樣。一樣就是抄襲。法庭上就是這麽判斷的。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19:53:03

藝術來自生活。史丹福計算機科學教授Knuth,在他的“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最早的計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32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19:30:05

聽覺、嗅覺、視覺、味覺、觸覺對大腦而言都是信號,都可以加工成所謂精神的享受。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19:30:27

@viBravo5:我大概知道你的意思了。你的視覺指的是欣賞繪畫或閱讀文字作品,聽覺是指欣賞音樂吧。的確,這兩個例子,都不是對物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55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20:25:27

是的,食色性也。西方食品遠比不上中華美味佳肴,但他們創造的音樂繪畫文學藝術遠超中華,這裏明顯是反相關的 -viBravo5- 給 viBravo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20:38:34

東西方的藝術有迥異的特質,不好比高下。法國人意大利人也認為他們的烹飪世界第一。曆史上中國遜色的是科學,包括社會科學。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21:08:16

蒙古的武器是怎麽造出來的?能造武器,就不能造鐵鍋? -衡山老道- 給 衡山老道 發送悄悄話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21:30:36

禁運鐵就是為了切斷打造兵器的原料。連鐵鍋都禁,就是怕借民生產品的名走私戰略物資。邊關的晉商偷偷地幹,anyways。晉商也向努爾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12 bytes) () 02/07/2022 postreply 23:29:19

蒙語中肯定隻有“接鍋”而沒有“甩鍋”這個詞,舍不得呀!!! -man008- 給 man00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8/2022 postreply 13:34:57

他們可以用好馬換鐵鍋嘛。不過兩邊的default都是陰謀詭計。宋濫印紙幣,坑慘了貿易夥伴。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9/2022 postreply 10:40:11

就算宋代有鐵鍋,也不等於宋代有現在的中餐手藝。有相關文獻資料佐證嗎?我猜測應該到明代才開始現在我們熟悉的中餐雛形。看看 -二胡一刀- 給 二胡一刀 發送悄悄話 二胡一刀 的博客首頁 (89 bytes) () 02/08/2022 postreply 13:49:48

宋書《東京夢華錄》就記載有“炒雞”、“炒兔”、“炒白腰子”、“炒蛤蜊”。宋代浦江吳氏《中饋錄》有一道炒菜的烹飪方法,蠻考究的: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330 bytes) () 02/08/2022 postreply 16:14:15

日本今天許多街邊小飯店的裝潢很有味道,一道橫的瓦片裝潢,一個大燈籠,上麵寫著什麽字,十分可愛。店裏經營一些麵條之類。。 -jw2009- 給 jw2009 發送悄悄話 jw2009 的博客首頁 (188 bytes) () 02/08/2022 postreply 15:14:19

80年代PBS有一檔美食節目“The Frugal Gourmet”。主持人Smith講解炒菜的要訣,1.食材切薄受熱快;2.油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851 bytes) () 02/08/2022 postreply 17:15:42

我認為明的禁運實際起反作用。漢人要感謝蒙古人傳授了騸豬的知識,要不然大家得捏緊鼻子吃臊豬肉。人要蛋白口福,豬有雌雄荷蒙,此事宋難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141 bytes) () 02/09/2022 postreply 10:17: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