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病程序越來越複雜,其實陪老人去診所醫院隻是一小部分,很多前後手續繁複,要電話網上操作,很多老人搞不清楚。下麵這些都是可以幫助的地方。
1. 首先預約,除非有家醫推薦,要自己上網查找合適醫生。現在專科醫生難求,有時候要打好幾個電話才能約到。預約之後要填一堆表格,往往是網上填好,我會當麵或電話和老人一起填好表格,省得到時候在診所來不及抓瞎。
2. 老人正在吃的藥,最好讓老人照片藥瓶,否則他們一般記不清藥名和藥量。這個在看醫生的時候要告知。
3. 症狀。不要等醫生來了才問症狀,因為很多老人思維有些亂,比如說背痛,會扯到四十年前的什麽事情上。在前一天,或路上或等醫生的時候就幫老人理清症狀,什麽時候開始的,程度,具體表現,最好量化表達。還有很多華裔老人會把病情往輕裏說,一定不要忽視任何小症狀,任何不對的都和醫生講,讓醫生決定有沒有關係。見醫生的時候鼓勵老人問問題,最好把心中疑問都問出來,千萬別不好意思。
4. 之後幫老人辦好 Patient portal, 這樣病曆和醫生note 都可以看到。好幾個老人的portal都是我幫他們manage。以後去看其他醫生也可以自己把病曆打印出來。去看醫生的時候最好自己帶著打印好的之前有關test, imaging和病例資料,讓醫生一目了然。
5. 提醒和幫助老人約回訪。比如背痛看了醫生,要做CT和超聲再回訪,最好幫老人約好,或者提醒他們約好,然後帶著CD和報告回訪。
6. 付賬。現在insurance複雜,老人往往搞不清,而且經常有騙子寄假賬單。提醒老人在日曆上記好那天看了什麽醫生做了什麽測試,來了賬單核對。
7. 現在Google translate很不錯,幫老人把英文report輸入自動翻成中文,這樣就是不懂英文也心中有數。
8. 醫藥決定要和老人講清楚,都讓他們自己決定,大事的話如果能聯係上親人,最好拉親人來一起決定,我們到底不是家人,不能越俎代庖。
其實很多美國老人也糊裏糊塗的,不光是語言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