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可以靠曬太陽通過皮膚來合成,也可以吃進來。不過這時候的維生素D沒有生理作用,甚至檢查維生素D的水平查的也不是這種維生素D。維生素D在肝髒被加了一個羥基,變成25(OH)D, 這種形式的維生素D反映身體中維生素D的儲存量,比較穩定,這是醫生測的維生素D,但這種25(OH)D 沒有活性,不起作用。這種分子在腎髒再加一個羥基,變成1,25 (OH)2D, 這是有活性的維生素D,但活性維生素D變化較快,不太適宜臨床測量。如果再加一個羥基,變成1,24,25(OH)3D, 活性就喪失了。有極少數的人這種促進在24位加羥基的酶的基因有變異,以至於活性維生素D失活非常慢,這些人補充維生素D或曬太陽過多時傾向於引起軟組織(如腎髒,血管)鈣化。
亞裔維生素D的水平平均低於高家所人,這也許不是病態。補維生素D要合適,過度有可能促進軟組織鈣化。另外,除非醫生建議,年齡較高不宜通過食品補充劑補鈣,以免促進血管鈣化。靠飲食補鈣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