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六氣與君火相火

五行,靜態時稱為五 Hang,或五材,木火土金水;動態時稱為五 Xing,或五運,五種運行方式。

五材之中,木、土、金、水的運行各產生一氣,分別為:風、濕、燥、寒。而火的運行卻分為兩部分,上部稱為“君火”,下部稱為“相火”,所產生的二氣分別為:熱、暑。五運,木火土金水,由此得出六氣:風、熱、暑、濕、燥、寒。

人與天地相參,天地間和人體內都存在著這六氣。在天而言,到達地麵和水麵的陽光(火氣)為相火,產生的濕熱為“暑”氣;而部分陽光並沒有抵達地麵,此為君火,被大氣層所吸收,僅產生“熱”氣。

在人體內,肝木、脾土、肺金、腎水各主一氣,即: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足少陰腎經;而心火卻主二氣: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主的經脈。須知,對經絡的理解是明白中醫理論的基本條件。

自古以來,中醫書浩如煙海,然鮮有論理五運六氣。少數研究者往往隻是將五運六氣用於推理氣候變化,僅極少數用該理論於人體者,言手少陰心與小腸為君火,手厥陰心主和三焦為相火,但從未有解釋,從未見推理根據。中醫之經書《黃帝內經》,並沒有提及五運六氣。世上學中醫者,僅僅背誦經絡走向,並把手厥陰心主,稱之為“心包經”。

首先我們來看,到底哪一氣為君火,哪一氣為相火,為什麽?

其實並不太難。參照自然界,直接作用於“土”和“水”者,為相火;而熱在上部,傳與大氣者,為君火。(圖一)根據這一標準,得出:手少陰心經/小腸為相火,手厥陰心主/三焦為君火。

圖一、被大氣吸收的陽光為君火,落到地麵和水麵的陽光為相火。

 

請看:手少陰心與小腸,直接傳熱與脾土和腎水,而且熱氣運行主要是上下方向,“少陰”、意為少量的陰性,陰多陽少。另一方麵,手厥陰心主:厥陰為中性,不陰不陽,有中正之意,其絡脈散布心包及肺,熱氣在上,主要由肺接受,即熱在上為君火,而且,熱被空氣、宗氣、肺金所吸收;三焦則以一大府,包容所有其他的藏府,並且三焦以無形為主,隻有少量膜筋結構,頗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注:厥,不陰不陽,半死不活,不溫不火,甚至不動不靜,即不能動,但卻偶爾會抖動或抽動。中醫之六氣,所謂三陰三陽,太陽、陽明、少陽、厥陰、少陰、太陰。其中厥陰是不陰不陽,由於事物發展總是陰盛陽衰,陰長陽消,因此,厥處於中性但向陰方向發展的位置;或從陰極而來,至陰之盡頭,故稱厥陰。

因此,所謂三陰三陽,少陽對應少陰,太陽對應太陰,由於陽性擴展,少陽與太陽之間空間較大,中間加了個陽明,而厥陰實際上是不陰不陽。另外,手厥陰心主為君火,不僅有中正之意,厥與君亦是絕配,就如皇帝必自稱孤家、寡人,由此褒義與貶義相互平衡。又,厥陰作為君,其位置在最裏。傷寒傳經之次,首太陽,次陽明,次少陽,次太陰,次少陰,次厥陰。厥陰藏之最深,一旦病入厥陰,寒熱錯雜,正邪交爭到最後關頭。

神居於手厥陰,魂居於足厥陰。如果厥陰中邪,神魂不安。

總結:

一、手厥陰心主/三焦為君火;手少陰心經/小腸為相火。“心包經”的命名不妥。

二、一年四季,並無“長夏”季。“夏至”後,火生二氣,熱和暑,兩者並行。熱和暑又各走兩路(圖二)。

圖二、五運六氣圖解。木火土金水,其運氣產生:風、熱、暑、濕、燥、寒。

 

六氣的運行,在人和在天地都一樣。例如,在人,手厥陰心主/三焦之君火,部分隨著肺的呼出,排到大氣,部分加熱肺金,輸布全身;三焦則通水道,如雨露。在天的話,君火部分成為熱空氣;部分移熱到金氣(如空氣中的金屬氧化物),結合濕氣,降落為雨。

又例如,隨著秋分到來,陽光南斜,日光穿過大氣的路途長,光和熱在大氣中比例升高,而到達水土的比例降低,即君火增、相火減,天氣由濕轉燥。

PS 中醫經常挨罵,理論不全、邏輯不通 是個主因,希望本文能成為中醫理論理性化的開端。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