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稱,6月14日,知名書畫家、學者、太極拳家梅墨生因腸癌辭世,年僅59歲。梅墨生的去世在震驚國內畫壇、書壇之餘,也因其“養生大師”的名號與過早逝世聯係在一起,引發大眾熱議。
據了解,梅墨生14歲習長拳,25歲習太極拳。他一生注重養生,曾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過諸多養生經典理論文章,教導大眾注意養生;也曾於一次講座中表示:“我想放慢生活節奏,更加注重健康養生。隻有身體好,好的理念才能慢慢實現。”無奈,事與願違。
事實上,梅墨生的事件並非個例。
作為“中國健美第一人”,從事大眾健身操事業15年的馬華是我國最早的大眾健身操教練員之一,卻因白血病逝世,年僅41歲。國藥同仁堂董事長張生瑜因心髒病突發於2008年逝世,年僅39歲……總有那麽些看似應當健康長壽的人群最終難以長壽。
對此,不少網友質疑,目前市麵上廣為流傳的“養生大法”是否真實有效,也有評論家直言“鍛煉養生無益長壽”。鍛煉養生究竟有沒有用,不妨聽聽專家怎麽說。
強壯不代表健康,更不等於長壽
據最後陪伴梅墨生的友人回憶,去年年底梅墨生便感覺腸胃不適,卻堅持不問醫,認為自己養生有方,必遠離重疾。直到年初便血,梅墨生才被家人逼往醫院。
自持身體康健,結實硬朗,從而不喜問醫,這種現象在許多身體強健的人群中尤為常見。
“有六塊腹肌的人並不一定就代表健康。”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診療法-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代表性傳承人,嚴蔚冰認為強壯不代表健康,更不等於長壽。
在大眾認知中,看似強壯的人給人一種更加健康的感覺,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事實上,看起來強壯,肌肉發達都是外在現象。也有不少運動員因其運動生涯過度、內在損耗嚴重,導致身體機能無法自主修複,而出現早衰現象。
更可況運動本身就會帶來一定受傷風險。
在上海市第一康複醫院,因運動受傷不得不接受康複治療的患者不在少數。醫院康複治療中心副主任、主管治療師榮積峰告訴記者,所有運動都是雙刃劍,應當充分評估自己的承受能力再去運動,切不可逞強。“比如,太極拳、瑜伽等鍛煉方式,太過追求動作難度容易給骨骼、關節帶來負擔。有些運動成癮的人不斷給自己加運動量,往往會因運動過度而帶來損傷。”
關注健康的同時,切忌陷入健康恐慌
養生究竟能不能致高壽?這個問題不好妄下斷言。畢竟長壽與否取決於諸多因素,僅就梅墨生病逝個案論述,結論過於片麵。但從科學角度看,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普世的“養生秘術”“長壽秘方”得到科學界認同。當然,科學家們迄今也未找到一種學界公認的科學的長壽方法。
威脅人類生命的殺手,那些重症惡疾,有些似乎是偶然發生的,難以預防。而且,個人壽命的長短,受太多因素影響:家族、生活環境、個人遭遇……
不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確實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健康。朋友圈隨手一轉的養生小秘方,電視上實施插播的養生小廣告……人們渴求健康,但健康素養又不高,不少人還缺乏常識。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不時有人墜入養生忽悠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