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作為骨科醫生,我必須告訴所有女性這個真相!

來源: fuz 2018-05-30 18:17: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94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fuz ] 在 2018-05-30 22:22:2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科普版
https://www.jianshu.com/p/49e281806c4c

漫畫版
http://www.sohu.com/a/233372929_166259
僻謠版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08495/

下圖為漫畫版最後一幅

"女性進化的程度遠比男性更高",這是近年來坊間廣為流傳的說法。隨著文明和社會的發展,偉大的女性們通過自強不息的奮鬥,證明著她們理應同男性一樣被平等對待。

然而,千萬年長期進化的基因所決定的生理解剖層麵的差異,卻不是一兩百年內能通過努力改變的。

在任何方麵均將男女平等對待,才是真正的男女不平等。


我上一篇以“胖子”為主要受眾的文章:《請!不!要!再!用!跑!步!減!肥!了!》,在發布一周後各平台累計閱讀量已超過50萬。後台谘詢跑步引起膝關節不適問題的幾乎全是女性,也正是在同她們的谘詢談話中我才驚訝地意識到:有太多“渴望更完美的”的女性,天真而徹底地忽略了女性“天生不完美”的膝關節
因此,作為傳說中縱跨青、中、老三代的“婦女之友”,我覺得有必要以“女性”為受眾再寫一篇,有義務將這個真相告知所有女性!

女性的膝關節“天生脆弱有缺陷”,請珍愛膝蓋,遠離長跑和負重!




非常不幸的是,在未來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會得一種病(還是在足夠幸運的情況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OA)
200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邱貴興教授在《骨關節炎流行病學和病因學新進展》[1]中寫到:
骨關節炎在60歲~75歲發病率高於50%;7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達80%。其中,女性骨關節炎的發病率遠高於男性,絕經後的婦女發病率更高。亞洲人最多見的是膝關節骨關節炎。

究竟什麽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呢?

簡單點說,就是膝關節因磨損老化而出現了不舒服。它既可以說是一種疾病,也可以說是如人體衰老一樣的自然進程。正如一輛汽車上的零件,從車駛出廠家開始,它就注定會被一直磨損,直到最後磨得沒法用了被換掉。




人類的祖先既沒有碩大的身軀,也沒有鋒利的爪牙。在語言、協作和工具等等都沒有被發明前,他們之所以能在殘酷的東非大草原上生存下來,靠的就是特有的“大招”:長跑
我們的祖先通過退去全身的毛發從而加大了散熱功能,以使得他們在長距離追趕獵物時不用專門停下來散熱。是的,我們的祖先最初的狩獵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尾隨獵物一直不停的追,不停地追,直到追到獵物因為無法散熱而發燒燒趴下......

既然,“長跑”是“天賜”人類最初賴以生存的核心競爭力,那為什麽還要阻止如今的女性長跑呢?
今天不想再從醫學角度上說雌激素對破骨細胞的作用,而當我們從更高的進化史的角度上審視時,一切就更簡單了:

我們那些長跑的祖先都是瘦子。

食物匱乏造就了原始人骨瘦如柴的“標準身材。人類“標配”的瘦子身材一直持續到了近代工業社會才被突然改變成了肥胖身材。我們的膝關節其實一直是針對瘦子的身材來設計和進化的,它的各項生理功能和解剖結構根本無法適應如今迅速增加的體重。

我們那些長跑的祖先都很短命。

中國建國初期人們的平均壽命才不到40歲,可想而知我們的祖先在食物短缺、環境惡劣沒有醫學等情況下能活到多久。然而截至2016年,中國人均壽命已突破了76歲,未來這個數字還要以更快的速度增大。然而,我們膝蓋的進化卻遠遠追不上壽命增長的速度。就好比一輛車被設計隻開30年,發動機用到30年也得報廢,本來一切愉快美好,結果現在非要把車開70多年,而發動機卻還是之前的技術......

我們那些長跑的祖先都是男人。

由於女性擁有繁衍生育和哺乳後代的能力,而人類的孩子在出生的前幾年又無法自己生存,於是從一開始,長距離奔襲狩獵便是男性的本職工作,以讓女性遠離危險而更好的照顧孩子。即使到了後來的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女性也大多隻負責采摘和家庭事務。這種性別的分工經過千百年的進化,最終使得女性的膝蓋遠比男性脆弱的多。

簡而言之,人類跑步的膝蓋主要是為瘦弱短命的男性祖先設計的,女性的膝蓋——尤其是如今微胖且長壽女性的膝蓋——根本就不適合跑步。


數據總能更直接的表明真相:

2008年,學者王蕾[2]通過對天津2235名40歲以上職工的調查發現: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平均患病率為14%,其中女性的患病率為19.4%,男性僅為9.1%。此外,女性的BMI(體重指數)上升會顯著增加膝關節炎的發病率,但是男性的BMI卻對膝關節關節炎的病率無明顯影響

2012年,王蕾等學者[3]進一步對天津市2100名60歲以上的居民進行的調查發現:天津市60歲以上人群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病率為2l.7%,其中女性患病率為27.6%,而男性僅為16.1%

更重要的是,骨性關節炎並不是不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得益於骨科醫生這個職業,我親眼見過不少年輕的體育運動愛好者和運動員,由於長期高頻率高強度高的訓練而導致膝關節軟骨過度磨損。他們在20多歲的時候就需要痛苦的考慮要不要手術換關節而痛苦。更為悲慘的即便是如今最昂貴最先進的人工膝關節假體也最多隻能用20年左右,20年後還需要花巨款再次手術翻修更換另一個人工假體...

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生不止與年齡相關,更多的是你使用關節的方式、頻率和強度。就如果汽車刹車片一樣,用得越多,壞的越快。
因此,有必要再重複一下,作為骨科醫生,我必須要告訴女性——尤其是熱愛跑步的女性——的真相就是:

膝關節會不停地被磨損,磨損的速度主要取決於使用關節的方式、頻率和強度。而女性的膝關節“天生脆弱有缺陷”,根本就不適合長跑和負重!


當然,身為縱跨青、中、老三代的“婦女之友”,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告訴女同胞們正確的應對骨性關節炎的做法:

1、減肥:身體重量越大,膝關節承受的撞擊和摩擦力也就越大,磨損的速度也越快。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發布的最新骨性關節治療指南推薦:BMI>25的人群應該減肥。由於人種之間的差別,我國發布的標準是BMI≥24均應該減輕體重。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

2、運動:美國骨科醫師學會發布的最新指南中強烈推薦參與下肢力量訓練。因為肌肉力量的增強有助於增加關節的穩定性,減緩關節軟骨的磨損。最為重要的是:所有的運動都建議在膝關節盡可能小負重的情況下進行,避免運動加重關節的磨損。比如增加下肢力量的訓練,多采用仰臥直腿抬高,或在康複帶負荷下進行直腿的訓練。禁止采用下蹲,甚至負重下蹲的方式。而有氧運動也是推薦遊泳、瑜伽、平板支撐等膝關節不負重運動。不建議進行跑步機上的慢跑,或者膝關節有負荷的功率自行車訓練等。

3、生活習慣:放棄所有加重關節負重和易損傷關節的生活方式,比如盡量避免反複下蹲或長期下蹲,避免爬山或爬樓梯,避免過度使用膝關節,如跑馬拉鬆等等。

4、飲食:保持進食蛋、奶、肉等含鈣豐富食品,經常戶外運動保持充足日曬以促進維生素D形成。根本沒有所謂“發物”一說,放心的吃(關於“發物”這一謠言,請參考我之前的文章:不讓吃,毋寧死!)。

5、藥物:為避廣告之嫌,不在此推薦任何藥物。隻說一句:不要相信任何廣告或“他們說”,請谘詢正規醫院專業醫生。



寫在最後:

請珍愛身邊的每一名女性。
或許,女性膝關節之所以那麽脆弱的真正原因,
是因為女性雙肩扛著的世界比男性要重的多!

                         參考文獻
[1] 邱貴興.骨關節炎流行病學和病因學新進展[J].繼續醫學教育,2005,19(7):68-69.DOI:10.3969/j.issn.1004-6763.2005.07.020.
[2] 王蕾. 天津市城區40歲以上職工膝骨關節炎流行病學調查[D]. 天津醫科大學, 2008.
[3] 王蕾, 盧慧茹, 王健,等. 天津市老年人膝關節骨關節炎流行病學調查[J]. 中華老年醫學雜誌, 2012, 31(5):438-440.

作者:骨科醫生路遙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49e281806c4c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幹點啥都不容易啊
本貼不代表本人觀點,提供晚飯後消食談資而已。

 

 

 

 

 

所有跟帖: 

我看了科普版,請甜酒甜評論一下下蹲。^_^ -xiaochu3- 給 xiaochu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18:23:01

嘿,你把我推出來擋子彈呀:)) -甜酒甜- 給 甜酒甜 發送悄悄話 甜酒甜 的博客首頁 (913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0:29:27

我的醫生朋友教我和科普版很類似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91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19:18:33

可能這個好 -3-D- 給 3-D 發送悄悄話 3-D 的博客首頁 (137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19:55:42

對,就是這個,過去我不懂這種和普通腳踏車有何不同,婆婆轉述了她醫生的說法,請懂的人confirm一下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0:03:57

我用這個,4檔以下沒問題,5檔以上膝蓋不舒服。 -數與形- 給 數與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0:27:04

膝蓋不舒服是啥感覺? -3-D- 給 3-D 發送悄悄話 3-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0:35:24

疼。我以前運動過量,退化性關節炎。 -數與形- 給 數與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0:53:07

-3-D- 給 3-D 發送悄悄話 3-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0:58:01

量力而行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1:51:38

經常運動或者混健身房的,你說的這兩個動作都應該有常做 -甜酒甜- 給 甜酒甜 發送悄悄話 甜酒甜 的博客首頁 (268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0:41:40

婆婆82歲,醫生的話就是聖旨,每天在3-D的腳踏車踩40-60分鍾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0:45:37

該聽醫生的,還是聽,老年人動動好 -甜酒甜- 給 甜酒甜 發送悄悄話 甜酒甜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1:21:54

是的。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146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1:35:52

跑,跳,蹲,上下樓都損傷膝蓋。 -阿明.- 給 阿明.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19:18:34

大體重的,不跑不跳不蹲不上下樓梯 -甜酒甜- 給 甜酒甜 發送悄悄話 甜酒甜 的博客首頁 (184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1:04:41

啥叫膝關節有負荷的功率自行車訓練, 這個算不算? -3-D- 給 3-D 發送悄悄話 3-D 的博客首頁 (10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19:44:00

有道理 -xiaoxiao2013- 給 xiaoxiao201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19:44:53

在下這個結論前,必須證明骨關節炎是由性染色體控製的。不然說的再多都是想當然,沒有證據。 -羽衣甘藍- 給 羽衣甘藍 發送悄悄話 羽衣甘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30/2018 postreply 21:52:30

謝謝。躺著鍛煉。。。太自在了。 -80cc- 給 80cc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1/2018 postreply 00:37:03

骨質疏鬆找上門。嗬嗬。 -覓音- 給 覓音 發送悄悄話 覓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31/2018 postreply 05:43:20

請問:“珍愛身邊的每一個女性”,包括鄰居嗎? -潤濤閻- 給 潤濤閻 發送悄悄話 潤濤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31/2018 postreply 13:13:38

當然, -天地談- 給 天地談 發送悄悄話 天地談 的博客首頁 (80 bytes) () 05/31/2018 postreply 13:23:59

這篇文章說錯了,膝關節男女男女的解剖結構完全一樣,和性別沒有關係。還有就是遺傳學講父親遺傳給女兒的運動天賦也是經常的。 -刀客行- 給 刀客行 發送悄悄話 刀客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31/2018 postreply 14:00:25

不信。合適的鍛煉會加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關節。下蹲,用登山杆爬山等都有益。 -AprilMei- 給 AprilMei 發送悄悄話 AprilMe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31/2018 postreply 14:30:10

有些言過其實。我每天練300個下蹲,膝蓋比練以前感覺還好 -thetruth111- 給 thetruth111 發送悄悄話 (35 bytes) () 05/31/2018 postreply 21:36:39

這種文章裏麵的觀點正確錯誤混合,看有氧運動的舉例就知道了 -shopUSA- 給 shopUSA 發送悄悄話 (56 bytes) () 06/01/2018 postreply 01:14:53

有些誤導,適當腿部運動,包括跑步和爬山可以加強和改善膝關節健康。 -白水之魚- 給 白水之魚 發送悄悄話 白水之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1/2018 postreply 08:24:06

原來是做廣告的。高舉所謂醫生和科學的大旗,來騙人的,還是去做一點別的吧 -waitingforthedream- 給 waitingforthedream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1/2018 postreply 08:31:30

不鍛煉怎麽有肌肉,不要忽略強健肌肉的作用。 反正我不信。 -團圓- 給 團圓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1/2018 postreply 10:37:2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