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每年春節,糧店都要供應每家每戶幾斤富強粉。用那種麵粉做出來的餃子,煮熟後,從外麵可以看到裏麵的綠色韭菜。咬一口,十分勁道。曾經遇到一個空軍病人,他說在空軍的夥食裏的麵粉都是富強粉,做出來的饅頭顏色雪白還有咬勁兒。
以後畢業被分配到秦嶺山區,每次去出診,山高路遠,老鄉都會用富強粉做的掛麵招待一下。原來每戶農民都做了幾十斤富強粉掛麵,曬幹了,儲存起來,是給病人老人用的。山溝裏有一種水磨,是用溪流的落差推動水車,帶動磨盤旋轉的一種水磨。在宋朝的天工開物那本書裏繪畫有詳細的結構圖。相距一千多年了,秦嶺山區的農民,至今還在應用這種宋朝的水磨。山區農村沒有文化設施,每個村落都至少有一台水磨。這座水磨也是男女青年幽會的地方。據農民說,所謂富強粉,就是他們自己磨製的100斤小麥磨出來70斤的那種麵粉。離開山區回到北京以後,發現北京的富強粉與山區農民的富強粉差別不小。後來才明白,大城市的麵粉裏添加了2-3%的滑石粉,而且是各國都要添加的。唯獨在山區的農民用天工開物的水動力磨麵機自製的麵粉不含有滑石粉。所以口感相當不同。至今俺還懷念那種雪白勁道的山區麵粉。
美國的麵粉不但不白,做出來的饅頭餃子麵條都不勁道。幾年前,俺在私房小菜欄目發出一帖,請教在美國哪裏可以買到富強粉。原來以為菜壇有像毛毛媽,熊貓媳婦那樣的烹飪大師,一定會給以指點。出乎俺的預料,整個菜壇無人能答。
事隔幾年,在本城一家中餐館偶然吃到了一種水餃,與北京的富強粉韭菜水餃一模一樣,從外麵就能看見裏麵的綠色韭菜,餃子皮兒也很有咬勁兒。俺急忙衝進廚房,問大師傅這麵粉是從哪兒買的。答曰韓國店。周末趕緊奔赴韓國店,但是每種麵粉都隻印有韓國文字,沒有中文和英文。隻好多買幾款麵粉,從中擇優。今天終於吃上了北京的富強粉水餃。一口咬下去,撲哧一下滿嘴的韭菜香。。。這款麵粉的韓文不認識,但是包裝上印有一個北極熊的圖案。
找到了富強粉,下一步是做京味兒的炸醬麵,蔥油花卷,和混沌侯的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