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癌症作鬥爭 (1一4)

來源: Lilac2003 2014-10-10 07:10:3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9904 bytes)

ZT

 

序 (一諾):今天開始給大家分享我清華生物係的師弟菠蘿寫的關於癌症的一係列文章。菠蘿在美國博士畢業,現在在聖地亞哥做藥物研發。我們還沒有見過,不過以文如其人的標準,菠蘿童鞋肯定是頭腦清楚又風趣幽默的。大家自己看文章就知道了...

(一):進步和困境

一 不小心跳進 ”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的世紀“ 這個大坑已經有十多年了,這麽多年來,從本科到博士,從中國到美國,從學校到藥廠,第一手,第二手,第N手的癌症研究資料接觸很多。隨著中國汙染加劇,醫 療條件改善和人們健康意識增加,周圍患上癌症的人似乎越來越多。病人多,問題就多,謠言也多,鑒於最近時不時都有人谘詢我各種各樣關於癌症的問題,我覺得 寫一些科普小知識也許有些意義。朋友中很多生物研究,轉化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專家,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在 過去的幾十年,人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和癌症作戰,我們對癌症的認識有了長足的進步,一係列新的抗癌藥物已經上市,幾千個新的藥物正在進行臨 床試驗。對很多癌症如肺癌,皮膚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現在都有了更有效的治療手段。例如羅氏公司2011年上市的藥物威羅菲尼片 (vemurafenib),對部分惡性黑色素瘤病人有非常明顯的效果。有些病人的癌症消失到了無法檢測的程度,他們的身體也幾乎恢複到了生病前的狀態 (圖B)。考慮到惡性黑色素瘤病人往往以天計算,這類新型藥物的作用可以說是革命性的。

 

可惜,在醫生和病人歡呼雀躍的時候,新的數據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在看起來似乎治愈了的病人身上,僅僅兩個月以後,腫瘤又回來了 (圖C)。而且這次,威羅菲尼片不再有效,複發的癌症比以前的更加凶猛,很快就奪取了病人的生命。

這就是人類和癌症作鬥爭中麵臨的最殘酷現實和挑戰:抗藥性和變異性。我們對癌症的治療之所以效果有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還不完全理解癌症如何產生抗藥性,不理解為什麽抗藥性的癌症進化得越來越快,不理解抗藥性的種類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等等。

人類和癌症在過去幾十年的對抗,取得了很大成果,肯定不是完全失敗,但是由於生物學基礎知識的匱乏,目前的研究還很初級。就像我們想製造火箭,但是現在卻還沒有“相對論”。生物學需要更多基礎研究的突破,需要各個學科的人加入,我們離最終攻克癌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Wagle, N., et al., Dissecting therapeutic resistance to RAF inhibition in melanoma by tumor genomic profiling. J Clin Oncol, 2011. 29(22): p. 3085-96


(二):癌症和腫瘤

癌症和腫瘤這兩個詞經常通用,一般情況下也確實沒太大問題。一定要糾結的話,這兩個詞還是有一些區別的。腫瘤的關鍵詞是“固體”,癌症的屬性是“惡性”,所以惡性固體腫瘤就是癌症,血液癌症不是腫瘤,良性腫瘤不是癌症,清楚了麽?

用數學公式來表示的話:

癌症 = 惡性腫瘤 + 血癌腫瘤 = 良性腫瘤 + 惡性腫瘤良性癌症 = 說錯了

這倆在英文中也是有區別的,腫瘤的英文是Tumor或者Tumour,癌症的英文是Cancer。

說起Cancer,對喜歡研究星座的各位宅男宅女們應該不陌生,因為巨蟹座的英文就是Cancer! 巨蟹座同學們,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

關鍵是這倆名字有聯係麽?還真是有的。

癌 症Cancer的名字來源於公元前400多年的希臘傳奇醫生,號稱西醫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有意思的是,幾乎和他同時,中國(春 秋戰國時期)也出現了中醫的重要奠基人物:扁鵲。中西方現代醫學幾乎同時起源,但是各自發展,到後來就漸行漸遠,形同陌路,可能是分久必合,現在又有不少 人想把中西醫學理論統一起來,我覺得夠嗆。某一次希波克拉底在觀察一例惡性腫瘤的時候發現腫瘤中伸出多條大血管,看著就像螃蟹的腿一樣,於是他就用希臘詞 的螃蟹Caricinos來稱呼這種疾病,到英文裏麵就是Cancer,大螃蟹的意思。所以癌症也可以叫大螃蟹病。

參考文獻:

“The History of Cance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14


(三):癌症到底怎麽致命的

大家談癌色變,主要的原因是其高死亡率。但是說起來癌症到底是怎麽讓病人死亡的,可能很多人都說不上來了。為什麽有人長了很大的腫瘤,做完手術就沒事,但是有人的腫瘤還沒有看到,病人就去世了呢?

首 先說癌症的嚴重性和腫瘤的大小沒有相關性,2012年有個著名的越南人Nguyen Duy Hai,4歲開始就長腫瘤,等到30歲的時候右腿腫瘤已達到驚人的180斤!在這26年中,他慢慢失去行動能力,但是奇怪的是,他居然沒有太多別的症狀, 在做完手術後,看起來也比較正常。這種腫瘤看起來很恐怖,但是如果位置不在關鍵內髒,實際上對生命的危害相對較小。這種巨大的腫瘤幾乎肯定是良性腫瘤,因 為如果是惡性,是沒有機會長這麽大的。

 

良 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區別是啥?是看腫瘤是否轉移。良性腫瘤不轉移,屬於“釘子戶”,所以隻要手術切除腫瘤本身,基本就算治好了。而惡性腫瘤不論大小,都已 經發生了轉移,有可能在血液係統裏,可能在淋巴係統裏,也可能已經到了身體的其他器官。很多癌症(比如乳腺癌)轉移一般首先到達淋巴結,然後才順著淋巴係 統到達其他係統,所以臨床上對腫瘤病人常常進行淋巴結穿刺檢查,如果淋巴結裏麵沒有腫瘤細胞,病人風險較小,一般化療和放療以後就能控製住疾病。

那 癌症到底是怎麽致命的呢?首先得說這個問題沒有確定答案,每個病人個體情況都不同,最終造成死亡的原因也不同。但是大致說起來,往往和器官衰竭有關,或是 某一器官衰竭,或是係統性衰竭。腫瘤,不論是否惡性,是否轉移,過度生長都可能會壓迫關鍵器官,比如腦瘤往往壓迫重要神經導致死亡,肺癌生長填充肺部空 間,導致肺部氧氣交換能力大大降低,最後功能衰竭而死,白血病導致正常血細胞枯竭造成係統性缺氧缺營養等等。

癌 症如果轉移以後,危險性大大增加,一個原因是一個腫瘤轉移就成了N個腫瘤,危害自然就大,另一個原因是轉移的地方往往是很重要的地方,比較要命的地方是腦 轉移,肺轉移,骨轉移和肝轉移。這三個地方還有一個共同特點:由於器官的重要性,手術往往很保守,很難完全去除腫瘤。所以乳腺癌發現得早一般沒事,手術摘 除乳房就好了,病人可以正常存活幾十年,但是如果乳腺癌轉移到了肺部或者腦部,就很難治療了,因為你不能把肺或者大腦全部摘除。所以大家自己,還是自己父 母一定要每年去醫院定期體檢,早發現幾個月,也許就能多活幾十年。

癌 症致死有時候並不是某一個器官衰竭造成的,而是一個係統衰竭。有很多癌症,由於現在還不清楚的原因,會導致病人體重迅速下降,肌肉和脂肪都迅速丟失,這個 叫“惡病質”(Cachexia)。這個過程現在無藥可治,是不可逆的,無論病人吃多少東西,輸多少蛋白質都沒用。由於肌肉和脂肪對整個機體的能量供應, 內分泌調節至關重要,病人很快會出現係統衰竭。

例如全民偶像喬布斯,靠金錢支撐,在診斷胰腺癌後活了8年,可謂是不小的奇跡,但是大家仔細看他得病前後照片對比,能清楚發現他身上的肌肉和脂肪幾乎消失殆盡。最後還是由於呼吸衰竭而去世。

 

參考文獻:

“Metastatic Cancer Fact Sheet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pple CEO Jobs's Health Reports Since Cancer Diagnosis in 2003: Timeline”.Bloomberg.

 

四):癌症為啥這麽難治

在我長大的過程中,癌症和艾滋病是最恐怖的疾病名詞。如果你問我,癌症和艾滋病哪個會先被攻克?我的答案肯定是艾滋病。

癌症為啥那麽難搞?我看來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癌症是“內源性疾病”: 癌細胞是病人身體的一部分。 對待“外源性疾病”,比如細菌感染,我們有抗生素。抗生素為啥好用,因為它隻對細菌有毒性,而對人體細胞沒有作用,因此抗生素可以用到很高濃度,讓所有細菌死光光,而病人全身而退。

搞 定癌症就沒那麽簡單了,癌細胞雖然是變壞了人體細胞,但仍然是人體細胞。所以要搞定他們,幾乎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勾當,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 “副作用”。比如傳統化療藥物能夠殺死快速生長的細胞,對癌細胞當然很有用,但是可惜,我們身體中有很多正常細胞也是在快速生長的,比如頭皮下的毛囊細 胞。毛囊細胞對頭發生長至關重要,化療藥物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毛囊細胞,這是為啥化療的病人頭發都會掉光。負責造血和維持免疫係統的造血幹細胞也 會被殺死,因此化療病人的免疫係統會非常弱,極容易感染。消化道上皮細胞也會被殺死,於是病人嚴重拉肚子,沒有食欲,等等等等。

這 樣嚴重的副作用,讓醫生隻能在治好癌症和維持病人基本生命之間不斷權衡,甚至 “妥協”。所以化療的藥物濃度都必須嚴格控製,而且不能一直使用,必須一個療程一個療程來。如果化療藥物也能像抗生素一樣大劑量持續使用,癌症早就被治好 了。這是我為什麽覺得艾滋病會比癌症先被攻克的主要原因,畢竟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外源性疾病”。

第二個癌症難搞的原因是癌症不是單一疾病,而是幾千幾萬種疾病的組合。 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癌症。

比 如肺癌,這是在中國癌症中新任第一殺手,30年來發病率增加465%。中國現在每年近60萬肺癌病人,美國也有16萬。常有人問我:美國有什麽新的治肺癌 的藥麽?我說:有是有,但是隻對很小一部分病人有用。比如諾華最新的抗肺癌藥Ceritinib上禮拜剛被FDA批準,它對1%左右的肺癌有很好的效果。 但為啥我們研究了這麽久的新藥隻對1%的病人有效呢?

 

肺 癌簡單按照病理學分類,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那是不是肺癌就這兩種呢?不是的。我們知道,癌症是由於基因突變造成的,而每一個癌症裏的突變基因 數目不止一個,千差萬別。最近一項係統性基因測序研究表明,肺癌病人平均每人突變數目接近5千個!這麽多的變量隨機組合,導致每個病人都有點不同。中國這 60多萬肺癌病人,其實更像60萬種不同的疾病。

當 然,這不是說我們需要60萬種不同的治療肺癌的藥。因為5千個突變裏麵,隻有幾個突變是關鍵的,抓住了這幾個關鍵基因,我們就有可能開發比較有效的藥物。 但是無論如何,製藥公司新開發的藥,即使是靈丹妙藥,也不可能治好所有的肺癌病人。回到剛才的問題,為啥諾華的新藥Ceritinib隻對1%的肺癌病人 有效?因為Ceritinib針對的是突變的ALK基因,而隻有1%左右的肺癌病人才有ALK基因突變。(這個藥中國還沒上市,目前正在中國做臨床試驗, 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ALK突變肺癌病人能用上這個藥)。

因為癌症的多樣性,藥廠幾乎注定每次隻能針對很小的一些病人研發藥物,每一個新藥的開發成本?10年時間+20億美金!這樣大的時間金錢投入,導致我們進展緩慢,要攻克所有的癌症,即使不是遙遙無期,也是任重道遠。

第三是癌症的突變抗藥性。這點是癌症和艾滋病共有的,讓大家頭疼的地方。 也是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攻克艾滋病的根本原因。大家可能都聽說過超級細菌。在抗生素出現之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是致命的,比如敗血症。但是青黴素出現以 後,金黃色葡萄球菌就慫掉了。但是生物的進化無比神奇,由於我們濫用青黴素,在它殺死了99.999999%的細菌時,一個或者兩個細菌突然進化出了抗藥 性,他們不再怕青黴素。於是人類又發明了別的抗生素,比如萬古黴素。但是現在已經出現了同時抗青黴素和萬古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這就是超級細菌。

生 物進化是一把是雙刃劍。自然賜予我們這種能力,讓我們適應不同的環境,但是癌細胞不僅保留了基本進化能力,而且更強,針對我們給它的藥物,癌細胞不斷變 化,想方設法躲避藥物的作用。 Ceritinib在臨床試驗的時候,就發現有很多癌細胞在治療幾個月以後就丟棄了突變的ALK基因,而產生新的突變來幫助癌症生長,這麽快的進化速度, 總是讓我感歎自然界麵前人類的渺小。

參考文獻:

1: “Comparison of Cancer Incid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Cancer Biol Med. 2012

2:"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BRAF mutations in papillary craniopharyngiomas", Nature Genetics, 2014

3: “Ceritinib in ALK-Rearrang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五):什麽導致了癌症

導致癌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麽?基因?汙染?飲食?抽煙?都不是,和癌症發生率最相關的因素是年齡!

2013年中國第一次發表了《腫瘤年報》,從下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第一:無論男女,癌症發病率從40歲以後就是指數增長;第二:老年男性比女性得癌症概率高,主要是前列腺癌。

絕大多數我們熟悉的癌症:肺癌,肝癌,胃癌,直腸癌等等都是老年病!小孩能得白血病,但你什麽時候聽說過小孩得肺癌,肝癌的? (我下一章專門講幼兒為什麽會得癌症)

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增加,得癌症的概率越來越高是不可避免的。為啥蒼蠅很少得癌症?因為他們壽命很短,還沒得癌症就掛了。我們的寵物狗和貓都會得癌症,原因是他們的壽命可以到10多年,相當於人的70~100歲,因此得癌症概率不低。

那麽其它因素有關係麽?肯定有。

癌 症發生的原因是基因突變。我們體內大概有兩萬多個基因,真正和癌症有直接關係的的大概一百多個,這些癌症基因中突變一個或者幾個,癌症發生的概率就非常高 (1)。那基因為啥會突變,啥時候突變?基因突變發生在細胞分裂的時候,每一次細胞分裂的時候都會產生突變,但是多數突變都不在關鍵基因上,因此癌症發生 仍然是小概率事件。細胞啥時候分裂?生長或者修複組織的時候。

我自己總結的數學公式是:癌症發生概率 (p) = 細胞分裂次數 (a) X 每次分裂產生突變數目 (b) X 突變基因是致癌基因概率 (e)

在這個公式中,e 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關鍵是a和b兩個因子。我覺得很多和癌症相關的原因都可以用這個公式推導和解釋:

(a)歲數越大,細胞需要分裂次數越多,所以老人比年輕人容易得癌症。

(a) 人體器官受到損傷越多,需要修複就越多。組織修複都需要靠細胞分裂完成,因此細胞分裂次數就越多。因此長期器官損傷,反複修複組織容易誘發癌症。暴曬太陽 損傷皮膚細胞,因此皮膚曬傷次數和得皮膚癌直接相關;抽煙或者重度空氣汙染損傷肺部細胞,因此長期抽煙容易得肺癌;吃刺激性和受汙染的食物,損傷消化道表 皮細胞,因此長期吃重辣,汙染食物會增加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直腸癌發生;慢性乙肝病毒傷害肝細胞,因此乙肝病毒攜帶者容易得肝癌,等等等等。

(b) 每個人的細胞分裂一次產生突變的數目是不同的。這個主要受到遺傳的影響,有些人天生就攜帶一些基因突變,這些突變雖然不能直接導致癌症,但是會讓他們細胞 每次分裂產生突變數目大大增加。去年好萊塢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 (Angelina Jolie)在紐約時報撰文,說為了防止得乳腺癌而預防性切除雙乳(2)。該新聞轟動全球。她作此決定的原因就是她家族和她本人都攜帶BRAC1基因突 變,有了這個突變,她的細胞分裂產生的突變比正常高百倍,因此她家族多名女性,包括她的母親都很早就得乳腺癌,她個人被估計有87%的可能性得乳腺 癌,50%可能性得卵巢癌。她的這個舉動,當時我從科學眼光看有點衝動,因為不能保證其它部位(尤其是卵巢)不會發生癌變,但是她的勇氣還是讓我無比佩 服。後來我聽說朱莉要把卵巢也切除,我隻能想到一個詞:“壯士斷腕”。

 

癌症發生概率 (p) = 細胞分裂次數 (a) X 每次分裂產生突變數目 (b) X 突變基因是致癌基因概率 (e)

大家不妨把自己感興趣的因素找出來,看看這個公式是否真的適用。

參考文獻:

1:Mutational heterogeneity in cancer and the search for new cancer-associated genes. Nature. 2013, 499(7457);214-8

2: http://www.nytimes.com/2013/05/14/opinion/my-medical-choice.html?smid=tw-share&_r=1&


(六):兒童為啥會得癌症

通常,癌症是一種老年病,隨著年齡增加,各種癌症的發病率都直線上升。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我們生活中應該聽說過不少年輕人,小孩甚至嬰兒得癌症,尤其是白血病的故事,這是為什麽?

癌症是由突變引起的,後天因素導致突變需要時間積累,在短短幾年以內是不可能純靠後天因素導致癌症的。因此可以肯定,嬰兒,或者幾歲的兒童得癌症必然有先天因素的:要不然就是父母遺傳了致癌基因,要不然就是在懷孕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胎兒產生了突變(1)。

現 在生物檢測技術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懷孕過程中盡早檢測出先天突變,如果證明寶寶有嚴重遺傳疾病,父母至少能選擇是否流產。基因檢測技術的成熟和致癌基 因的認識,讓我相信父母是否攜帶致癌突變應該會成為孕前體檢的常規項目。而在懷孕過程中出現的突變檢測相對要困難很多,主要原因是胎兒發育中要獲取樣品很 困難。傳統的檢測如唐氏綜合症篩選還依賴於羊水穿刺,這是一個手術,對胎兒發育也有一定的風險。很多的人正在為無穿刺檢測技術而努力,這是一個巨大的市 場,相信幾年之內就會有突破性進展。

但 是無論檢測技術如何先進,一個讓人頭痛的難題將始終存在:即使知道胎兒有了基因突變,由於生物體的複雜性,也不一定100%會得癌症,這個時候父母將麵臨 一個非常困難且沒有正確答案的選擇。是冒險生下來還是繼續等待下一個健康的寶寶?相信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成熟和廣泛應用,這個問題將日益突出。

現在全世界大概有50萬兒童患有各種癌症,癌症是兒童死亡的第一殺手(2)。兒童癌症中最常見的是白血病,占了近40% (見下圖),這是我們為什麽老是聽到兒童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捐贈的故事。其次是神經係統腫瘤,然後是骨頭和各種軟組織腫瘤。

 

治 療兒童腫瘤采用的辦法也是手術+化療+放療。對比成人癌症,化療和放療對於兒童癌症往往有著驚人的效果,即使不考慮骨髓移植治愈白血病,很多兒童病人也能 夠被傳統化療放療治愈。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複雜的。第一:兒童癌症的突變往往很少(3),因此癌症產生抗藥性的可能性低;第二,和傳統想法不同,兒童接收化 療和放療的劑量相對體重來說往往超過了成年人,這是由於兒童組織修複能力比較強,能夠忍受更強的化療和放療帶來的副作用。這兩點是兒童癌症的治愈率遠遠高 於成人腫瘤的重要因素。

 

但是有得就有失,高劑量化療放療在治愈腫瘤的同時,會給兒童帶來各種各樣長期且嚴重的副作用:神經發育不全,智力低下,抑鬱容易自殺,不孕不育等等 (4)。因此,對兒童癌症的藥物開發迫在眉睫。

可 惜,相對於我們對成人癌症的投入,對兒童癌症的研究遠遠落後。根本原因是由於兒童癌症數量較少。這一方麵導致樣品數量不足,因此基礎研究到醫學轉化研究的 實驗室都比較少。更重要的原因,由於病人少,大藥廠往往不願意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來專門研究兒童癌症,其一是臨床試驗很難進行,其二是因為即使做出藥來也不 能收回成本。最後,因為周圍兒童癌症病人少,社會對這種疾病的關注不夠,對政府的壓力也不足。

我 近幾年開始參與兒童癌症的研究,和各方麵的人都有很多接觸,感觸良多。上個禮拜去長島冷泉港開了個橫紋肌肉瘤的會議,讚助者是一對夫婦,他們的兒子去年由 於這個疾病而去世了。橫紋肌肉瘤全美國一年隻有400個左右病例,多數是兒童。由於病人少,這個疾病的存活率在過去30年沒有任何變化!該夫婦家境非常富 裕,在全美國最好的腫瘤醫院使用了最貴的藥物,但是在治療過程中仍然深感絕望。因此在兒子去世之後設立基金,希望能夠喚起社會對這類“ 罕見病”的重視。 在會上,我見到了他們和其他幾對患者父母,聽到幾位醫生講訴病人的故事,有治愈的幸福故事,也有不幸的悲情故事。我覺得隻有親身見到這樣的例子,科研工作 者才會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和這些科研臨床的朋友一起,我們建立了橫紋肌肉瘤一個的宣傳公益組織 (http://focusonrhabdo.org )。這裏麵有我們能找到的所有和橫紋肌肉瘤相關的內容,所有科研文章和進展都會隨時更新,每個月會有科研,臨床的專家進行網上講座。病人家屬之間也能互相 交流和鼓勵。在中國, 橫紋肌肉瘤的研究就更加匱乏,很多醫生都沒有見過這種腫瘤,因此有很多的人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麽病。在空閑時間,我會慢慢把 http://focusonrhabdo.org 上的重要網頁翻譯成中文,方便國內的醫生和患者查詢。

麵對兒童癌症,一方麵是病人家屬的無奈,另一方麵是科研資源的匱乏和藥物開發的停滯。強烈呼籲大家增加對該方向的關注,隻有社會和輿論推動政府作為,才有可能迫使藥廠進行更多的投入。希望有一天沒有兒童會再被癌症打倒!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and causes of childhood cancers. http://www.cancer.org/cancer/cancerinchildren/detailedguide/cancer-in-children-risk-factors-and-causes

2:http://www.acco.org/information/aboutchildhoodcancer/childhoodcancerstatistics.aspx

3: Emerging patterns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cancer,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13, 14, 703-718

4: http://www.cancer.net/navigating-cancer-care/children/late-effects-childhood-cancer
 

七):轉基因食物會導致癌症麽

“轉 基因”絕對是近幾年在各個媒體出勤率最高的詞匯之一,所有能炒的都炒過了,所有能吵也都吵過了。我隻想負責任地說: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篇經得起推敲的高質 量研究論文證明轉基因食物能致癌。網上盛傳的法國研究的大鼠吃轉基因食物致癌的文章,我專業的評語是:”扯蛋”。當然很欣慰地看到這種嘩眾取寵的垃圾論文 已經被撤稿了(1):

官 方:http://www.elsevier.com/about/press-releases/research-and-journals /elsevier-announces-article-retraction-from-journal-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

中文QQ:http://news.qq.com/a/20131129/013670.htm

“轉基因食物完全無害”,本身就是一個在科學上無法證明的命題。即使它一直無害,保不齊100年後會不會有一個人因為轉基因而嗝屁了呢?

作為嚴謹的科學家,我們隻能說,在有人能證明它有害之前,它是無害的。作為不太嚴謹的科學家,我個人覺得轉基因有害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這個一方麵可以理解為自我安慰,因為我知道自己在美國長期吃各種轉基因食物,所以說美國人不吃轉基因的可以歇菜了。

科學家沒事搞轉基因幹嘛?一是為了省錢,二是為了賺錢。

我 們這種無聊科學家,搞些轉基因農作物或者動物,無非是為了讓它們在生長中產生競爭優勢,要麽長得壯,要麽長得快,要麽多結果,要麽不被蟲咬。歸根到底,都 是為了降低成本,喂飽更多人,這其實和以前袁隆平做人工選育水稻目的是一致的,隻不過隨著科學家對生物科學,尤其是基因重組技術理解的增加,我們終於可以 不靠天吃飯,而自己能夠構造出更優良的動植物來賣錢。地球人口還在高速增長,在2040年左右預計將達到80億(2)。對食物的需求會翻一倍,如果沒有轉 基因作物,隨著土地減少,人口增加,很多人吃不飽,到時候還有人在乎轉基因不轉基因麽?

大家談轉基因色變,但是到底什麽是轉基因,我估計除了被“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的世紀”忽悠進生物係的人之外,絕大多數人隻是憑空想象。

轉基因的本質是給細胞加入新的功能蛋白質,這些新蛋白質或許能促進生物體生長,或者能生產抗藥性等等,但是無論如何,它們隻是蛋白質。所以我們吃轉基因食物,就是吃了傳統食物+新蛋白質。那轉基因食物是否致病的爭論的本質就應該是新引入的蛋白質是否對人體有害。

我之所以覺得轉基因有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是因為這種新引入的蛋白質有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 一:人類還沒有掌握自己創造全新功能蛋白質的能力。轉基因引入的所謂新蛋白質,其實都是自然界存在的,隻是我們把生物體A的某種優勢蛋白,加入到生物體B 中,讓B獲得這種特性。比如給牛轉基因,加上人的胰島素蛋白,這樣牛奶中就可以提取胰島素了,牛吧!既然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蛋白質,那麽轉基因蛋白就沒有理 由比正常蛋白更有害。

第 二:所有的蛋白質都是20種基本氨基酸構成的,在人的胃和小腸裏都會被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而被吸收。所以無論蛋白質是啥轉基因的產物,最終被人體吸收的都 是那麽20種氨基酸。紅燒轉基因熒光雙眼皮鯊魚和紅燒青藏高原純淨無汙染鯉魚,吃到肚子裏都是一樣的;麥當勞專供轉基因五彩玉米飯和黑土地五穀雜糧營養 飯,吃到肚子裏也都是一樣的。

 

總 而言之,而對於轉基因,大家大可不必談“轉”色變。我支持大家吃健康的食物,也尊重個人選擇,如果你真的怕轉基因,又能買到確定非轉基因的食品,那固然 好。如果像我一樣,沒有條件也沒時間去鑒別每種食物是不是轉基因,不如放輕鬆一點,與其天天窩在網上看轉基因的新聞,不如出去跑跑步來得健康。

參考文獻:

1: http://www.elsevier.com/about/press-releases/research-and-journals/elsevier-announces-article-retraction-from-journal-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

2: http://esa.un.org/wpp/unpp/panel_population.htm


(八):怎麽才能用上國外最新的抗癌藥

自從用上微信,最近常有人問:“菠蘿,我有個親戚得了XX癌,聽說美國有最新的藥XX,但是中國沒有賣,你有途徑能買到麽?”

這 幾年是歐美新抗癌藥物研發的收獲季節,在臨床上有不少藥物取得了挺好的效果,給患者和家人帶來了希望。晚期肺癌,皮膚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等都有了新的 治療方法。但是99%的新抗癌藥都先在美國和歐洲上市,中國市場往往有幾年的滯後。所以對中國的病人來說怎麽買到隻在歐美出售的抗癌藥,是一個很現實的問 題。

如果你爸是李剛,那我相信肯定會有神奇的辦法,我下麵說的隻是針對普通家庭在不違法的情況下的選擇。

首 先要明確的是,抗癌藥在美國(多數歐洲國家)是處方藥,所以除去通過醫生之外,是沒有辦法能夠拿到的。對處方藥的控製在歐美非常嚴格,對待醫生沒有看到病 人就開具處方藥的懲罰非常嚴重,會直接導致吊銷醫生執照。由於美國醫生的工資非常高,所以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人冒險做這件事情的。這和“高薪養廉”很相 似,一方麵“高薪”,一方麵“嚴打”,保證大家守規矩。這也從根本上堵住了 “合法” 出售抗癌藥給中國的機會。

所以對剛開始的問題,抱歉,我沒有辦法買到。

那是不是就沒辦法了呢?也不是的,還是有一些其他途徑。

最 簡單的處理是讓病人直接來美國(或者歐洲)。隻要來美國找到腫瘤科醫生,滿足條件後,就能用上最新的藥了。但是這個選擇有一個基本要求,就是病人身體要足 夠好,能坐長途飛機和順利入關。 如果滿足了這個基本條件,來美國看病就有兩個選擇,第一是走 “正門”, 第二是走 “偏門”。 “正門” 是指直接聯係腫瘤醫院,讓它們出具邀請函,然後去簽證。這個選擇很安全,整個過程中會有美國醫院全程指導,很有保障。但是問題是需要大筆資金做保障。眾所 周知,美國和歐洲的醫療是很貴的,完全靠著保險係統才讓大家都能看病。從中國來看病肯定是沒有保險的,所以醫院為了安全,往往需要病人支付一大筆的保證 金,才會出具邀請函,這個數額不同醫院不同,但是對腫瘤科來說,上百萬人民幣是肯定的。“偏門” 就是冒充旅遊來美,然後在這邊以“低/無收入人群”看病,會省很多錢。在美國簽證政策放寬了以後,病人以及家屬可以用旅遊的名義來美國,這樣子就避開了讓 醫院出具邀請函的步驟,因此不需要大額的前期保證。這個的問題是入關會有風險,如果被盤問,有被遣返的可能。我一方麵理解大家走“偏門”的原因,另外一方 麵,這種行為對美國醫療係統和信用係統是巨大的損害,孰知每一個按照“低收入”來美國看病,然後在網上津津樂道的人,最終都由美國辛勤勞動的中產階級給你 們買單?我支持大家持旅遊簽證來美,省去前期麻煩,但如果財力能承受,請盡量不要濫用“低保”這個福利。

如果因為種種原因,病人不能來美,還有辦法麽?還有一個辦法是去香港或者歐洲其他管製沒有這麽嚴格的地方購買。這是個巨大的市場,相信有很多人在做,萬事問Google或者百度就好。

最 後一個辦法其實是我最想說,而大家往往不會直接想到的:在中國申請加入臨床試驗!由於中國市場巨大,現在最新的抗癌藥,在歐美批準以後甚至之前,都會開始 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以希望盡快在中國上市,這中間往往有1~3年的時間。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 “免費醫療” 的機會。臨床試驗的參與者通常不需要繳納藥物的費用,而且還常常受到特別照顧,甚至有補貼。隻要找到新藥在中國臨床試驗的消息,就可以到相關醫院進行登記 注冊,如果滿足要求,在中國就可以加入臨床試驗,比跑一趟人生地不熟的美國好多了。參與臨床試驗聽起來有點讓人擔心:我的親人是不是成了小白鼠呢? 不是的。傳統意義上,參與臨床試驗很大的風險是療效和劑量不準,藥物可能完全無效,或者即使有效但是不知道該用多少,用量太低沒效果,用量太高有毒性。但 是抗癌新藥在中國開始的臨床試驗相對安全很多,因為同樣的藥在歐美已經通過了2期臨床試驗,醫生已經知道了療效,有效劑量,最大耐受劑量等等信息。在這種 情況下參與臨床試驗,和藥物被證實批準後的治療幾乎沒有任何區別。對了,被師弟們提醒,參與臨床試驗還有一個嚴肅的風險:有一定概率(一般小於50%)被 分到 “對照組”,而不是 “實驗組”。“對照組” 裏麵一般使用的是當下最好的治療方式,”實驗組” 裏麵用的才是新藥。臨床試驗一般是 “雙盲”,就是病人,醫生都不知道誰是 “對照組”,誰是 “實驗組”。所以參加臨床試驗和來美國接受治療,還是有區別的。

查閱臨床試驗的數據庫有以下幾個:

(1)北美臨床試驗注冊中心(ClincalTrials.gov)(http://clinicaltrials.gov/)

(2)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ChiCTR)(http://www.chictr.org/cn/proj/search.aspx)

(3)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臨床試驗注冊平台(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ICTRP) (http://apps.who.int/trialsearch/)

祝福大家都能用上新藥,早日讓癌症不再是絕症。


(九):中醫能治療癌症麽

上次寫了網絡上火爆的 “轉基因”,不出意料,收到不少討論,應接不暇,很有意思。我不禁感歎大眾邏輯思維的缺陷和媒體對人思維的操控效果。今天想再討論下另一個網絡熱門話題:“中醫”,基本就是繼續找罵的節奏。

先說明一下,這一期是我寫的係列裏麵最不 “科學” 的一次,裏麵充滿了我個人情感和個人價值觀,與 “科學家” 身份無關。

我 從小身體孱弱,中藥湯吃了無數,西藥也吃了很多。所以個人作為優秀小白鼠,對中醫西醫都有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扁桃體發炎的時候有時吃青黴素膠囊,也有時候 喝板藍根衝劑,青黴素來得快,板藍根來得很慢,但是最後反正都好了。很多 “小毛病” 都是這樣,選中藥確實沒啥問題。

但是到了癌症這裏,西醫基本實現了壟斷,從放療,化療,靶點藥物,骨髓移植到最近火得不行的免疫治療,無一不是西醫的理論和實踐。

那麽中醫能治療癌症麽?作為普通群眾,我覺得答案應該是 “能”,畢竟在現實中確實有光吃中藥就穩定下來的癌症病人;但是作為被西方科學係統 “洗腦” 過的科學家,我又非常猶豫,因為我們並不知道病人 "如何/為什麽” 被中藥治好了。

中 醫和西醫之爭,我覺得更多是哲學之爭,而非純粹科學之爭。中醫強調 “係統” 和 “經驗”,西醫強調 “對症” 和 “證據”。在西醫係統裏麵,你不僅需要治好病人,而且還要明確知道為什麽治好了,所以我們在藥廠一方麵開發藥物,一方麵拚命尋找和藥效相關的 “生物標記”(biomarker)。有一個能預測藥效的 “生物標記”,是很重要的,比如諾華最新的抗肺癌藥ZYKADIA‎,隻對ALK基因突變的病人才有用 (1)。在臨床試驗和目前進入市場後,隻有基因測序是ALK突變的病人才會使用ZYKADIA。

中 醫則完全沒有這個 “困擾”,隻要治好了病人,即使100個裏麵隻治好了一兩個,我們就會說中藥有效!這是很多西方人不相信中醫,很多中國科學家近年來對中醫排斥的重要原 因:中醫到底是拚運氣還是真科學?! 但是在癌症這件事情上,治愈率低不是根本問題。因為即使西方上市的抗癌藥,不用 “生物標記”,而用到不篩選的癌症病人身上,效果也是很差的。比如ZYKADIA用到所有肺癌病人身上,有效率不會超過3%(因為隻有4%左右肺癌病人有 ALK突變,而ZYKADIA對70%左右ALK突變病人有效)。

其 實,以往在 “生物標記” 被廣泛理解和應用之前,很多抗癌藥都過不了臨床試驗,因為這些試驗藥物對絕大多數(95%以上)病人都沒效果。現在美國的藥監局(FDA)正在聯合各大藥 廠開展一個大項目:從以前 “失敗” 的藥物中淘金子 (2)。理由是雖然 “失敗” 的試驗藥物在大規模臨床試驗中對多數病人都沒啥效果,但是如果對其中有一個或者幾個病人有效,如果我們現在能用新的生物檢測技術,知道這一個或者幾個病人 有什麽特別之處(基因突變,腫瘤代謝,表觀基因組學之類的),也許這些 “失敗” 的藥物就能煥發青春,被開發成隻針對有這類病人的 “特效藥”。

我 覺得相似的道理,中醫治療癌症之所以不受大家待見,是因為它對絕大多數人都沒啥效果,但是如果能把 “生物標記” 的概念引入中醫,是不是能從一定程度上改變大家的觀點呢?還沒那麽簡單。因為中藥還有一個嚴重不符合西方科學觀的東西:靶點是未知的!西藥的 “生物標記” 絕大多數時候都和藥物的靶點直接相關,比如ZYKADIA直接針對的就是突變的ALK蛋白活性,這同時也是 “生物標記”。中藥就麻煩了,”調養五髒六腑” “增強身體機能” “促進代謝廢物排出”,說白了,就是 “綜合調理”。但是在西方科學家眼中,這簡直就是偽科學和民科。

我們之所以不知道中藥的靶點,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中藥裏到底有什麽,特別是什麽是有效成分。一堆的草藥,動物屍體,糞便(不信啊,去查查 “夜明砂”)之類的東西煮在一起,誰知道裏麵到底啥是有效成分?別說中藥了,你知道 “小雞燉蘑菇” 裏麵啥是有效成分麽?

現 在很多人嚐試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分離中藥中的核心有效成分,可惜成功的很少,但是偶爾也有運氣好的,比如大名鼎鼎的 “青蒿素”,這種從中藥青蒿中提取的化合物對治瘧疾有奇效,在世界上救了幾百萬人,在2011年得到了號稱 “諾貝爾獎前傳”的 “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獎” (3)。我個人覺得如果中藥是 “單方”,提純化合物可能還有希望,如果是 “複方”,用現在的技術和理念,大家真可以洗洗睡了。可惜,中藥絕大多數都是複方。

目前,我覺得純靠中醫取代化療放療來治癌症風險太大,成功率不會超過1%。但是中醫作為西醫化療放療後的身體調理,可能比用西醫更好。西醫因為靶點太單一,要做全麵身體調理基本不可能的,這個時候,也許 “一鍋亂燉” 的中藥反而會好一些。

改變中醫在抗癌界地位的最終辦法還得是大規模臨床雙盲實驗,讓客觀效果說了算。這是不變的真理,對各種醫療辦法和技術都適用,無論你是東方醫學還是西方醫學,喜歡混沌還是單一。

最 後說句不科學的幻想:最近兩年癌症研究領域的最大突破是臨床上免疫療法的成功,雖然目前還是早期,隻測試了很小部分病人,但是臨床實驗結果確實讓人鼓舞, 比如在皮膚癌中的效果超越了現有的所有藥物,讓很多隻能活幾個月的病人多活了幾年 (4)! 我一直覺得中醫中很多藥強調的所謂 “係統調理”,也許靶點是在免疫係統?!如果是這樣,也許我們真有幸有一天在抗癌藥物領域看到中國傳統醫藥大發異彩了。

參考文獻:

1: Shaw A, et al. Ceritinib in ALK-Rearrang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4;370(13):1189-97.

2: Cancer researchers revisit 'failed' clinical trials, Nature, 2013.http://www.nature.com/news/cancer-researchers-revisit-failed-clinical-trials-1.12835

3: Artemisinin: Discovery from the Chinese Herbal Garden, Cell. 2011 Sep 16;146(6):855-8.

4: http://www.medpagetoday.com/MeetingCoverage/ASCO/46159
 

和癌症作鬥爭 (四)

2014-10-09 菠蘿 奴隸社會

序 (一諾):今天繼續分享我清華生物係的師弟菠蘿寫的關於癌症的一係列文章的第四部分,也是最後一部分,回複 117 看前三部分。菠蘿在美國博士畢業,現在在聖地亞哥做藥物研發。我們還沒有見過,不過以文如其人的標準,菠蘿童鞋肯定是頭腦清楚又風趣幽默的。大家自己看文 章就知道了…

不過我們欣喜的得知,菠蘿同學已經在寫新的內容了,我們同期待。

(十):我們是不是還不夠努力

周一早上打開公司郵箱,突然看到這樣一封信,一個極聰明熱情,親自合成出我提到過無數次的肺癌新藥ZYKADIA的有機化學家朋友,剛40多歲,兩年前發現並治療過的早期腸癌轉移了,現在被診斷為腸癌晚期。真是造化弄人。

轉發這封信,因為它讓我看到一個難以想象的樂觀,積極,專注科學家的光輝。也再次提醒自己為什麽選擇了癌症生物學這個領域來消耗自己的青春。開發抗癌藥物路途是艱難的,但是身邊不少被癌症影響的親人朋友不斷鞭策著自己勇敢向前。隨時問問自己:我是不是還不夠努力?!

與所有癌症生物學科研人員共勉。

郵件標題:一個新的篇章——抗爭與生命的慶典

大家好,我本來永遠也沒想過要寫這封信的,至少我沒想到在剛給大家在6月4號發了慶祝郵件後馬上又寫這樣這封信。(Tom在剛在6月4號發信告訴大家兩年過去了,他的癌症還沒有複發,生活很幸福)

我 剛剛拿到我最新的CT掃描結果:我的直腸癌不幸複發了。而且因為癌症已經轉移到了我的淋巴和肺部,我這次被診斷為4級晚期直腸癌。一方麵,我覺得這個結果 無比荒謬,我自己感覺是百分之百的的健康。另一方麵,因為醫生從去年8月就已經發現我的淋巴結腫大,於是開始了各種檢測,所以理論上我有10個月的時間來 準備迎接這個壞消息。

當 年我去年9月第一次拿到CT掃描結果,顯示我“癌症可能複發了”的那天,我忍不住馬上衝出門去跑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半程馬拉鬆。九個月以後,我再次拿到CT 掃描結果,證實我確實得了4級晚期癌症後,我又馬上衝出門去跑了我人生第二次半程馬拉鬆。即使跑完超過22公裏以後,我也完全沒有覺得喘不上氣,對一個癌 症晚期病人來說還不錯吧:-)

我 最終的治療方案還沒有確定,但是看起來我這個七月份和人家休假回來就會開始接受相當高劑量的化療。好消息是我的腫瘤長得非常慢,所以很有可能化療的效果會 很好。這個因素加上我良好的身體狀況,醫生覺得我很可能會活很長的時間,所以請大家不要太驚慌。如果真是那樣,對我來說真是上天的恩賜,讓我不僅能和我的 女兒Amelie & Eleni分享她們快樂的童年,而且還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和很多非常聰明非常努力的科學家一起,來研究更好的能 “治愈” 直腸癌的免疫類藥物。對於科學研究,我是個強烈的樂觀主義者。我的樂觀也來自於和很多直腸癌晚期病人的交流,看到他們不少人都活了很長時間,甚至有人癌症 最後消失不見了!如果這種奇跡能發生在他們身上,那也很有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總之我是非常樂觀的!

除 去標準的化療以外,我也在積極尋找新的臨床實驗藥品。過去幾年,針對多種癌症都有很多有效的新藥出現。我相信我們對直腸癌也會找到更好的藥物。如果你是在 做抗癌藥物或者腫瘤科的臨床研究,聽到任何新的有希望的治療直腸癌的臨床實驗,請務必告訴我。我希望這封信讓大家都能專注研究直腸癌(嗬嗬,這裏算暗示 吧)。我也會一直繼續接受常規治療,我相信過去的常規治療是讓我身體保持得很好,腫瘤長得很慢的重要原因:我的腫瘤長得慢到要花10個月才能被CT確診。

我 依然保持著極度堅定的信念:無論發生了什麽,一切都會好的! - 我新的診斷並沒有動搖我的這個信念。 我的目標是盡量久的陪著我的孩子 (理想情況希望能陪幾十年!),我要用我和癌症的故事向他們展示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無論是精神上的堅定,還是對醫學進步的信念),不放棄努力,不因為生命中的困苦而失去樂觀精神。我想讓她們學到我的父母在我小時候教給我的道理: 不要總是想著那些讓人失望的消息,而要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無比美好的的值得感激的事物裏。 舉個例子 - 去年我在Amelie的學校和她一起跳 “父親和女兒” 的舞蹈時我其實已經得了4級晚期癌症 (我當時並不知道), 癌症本身並沒能阻止我們在一起度過了一個美好的難以忘記的夜晚。Eleni是我們的奇跡寶寶,因為她媽媽懷她的時候出了各種狀況。她出生的時候我的癌症事 實上已經轉移了(我當時並不知道)。 Eleni給我的生命帶來這樣的快樂,我有什麽要難過的呢? Eleni奇跡般的活了下來,她從來沒有放棄抗爭。我今天也不會!

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女兒問她的爸爸,當他知道自己得了4級晚期癌症後打算做些什麽。 爸爸的回答是:我打算今晚和往常一樣,在你睡覺前給你讀一個故事,然後明天早上像每天一樣醒來! 生活依然要繼續,並且要繼續充滿樂趣。

我不打算繼續用群發郵件的方式給大家更新我的消息。但是任何時候都歡迎大家跟我聯係,問我什麽都行 - 我是真的喜愛收到你們的信! 也歡迎大家轉發這封郵件,我知道我可能不小心漏掉了一些在過去兩年中非常支持我的朋友。

我想在最後給大家看看我和我的女兒Amelie & Eleni 在6月4號拍的慶祝生命的照片。我們將相守在一起,在未來很長時間裏和病魔鬥爭,並且一直慶祝我的生命。同時我也將在每一天都慶祝我仍然是癌症幸存者——這從我聽到我得了癌症的消息那一刻就開始了。

謝謝大家(朋友,家人,教會,同事),感謝你們在過去的兩年對我和我的家人無限的支持和祈禱。我想特別感謝我的妻子 Veronica,沒有她,我不可能一直微笑麵對生命中的這麽多挑戰。

大家加油!

Tom


(十一):神奇的抗氧化保健品

小時候在四川常常跟著爺爺和爸爸泡茶館。在美國,喝茶近20年也慢慢流行起來,因為相對咖啡,茶含有相似量的咖啡因,但是喝茶對身體更好,因為茶有保健功能,茶富含抗氧化的成分。

不 知從何時開始,“抗氧化” 成了家喻戶曉的詞,尤其是各類保健品們,都願意給自己帶上 “抗氧化” 的標簽。從簡單的維生素E,胡蘿卜素,到名字更高級的 “靈芝孢子粉” “葡萄籽油” “蝦青素”,無一不是以 “抗氧化” 作為主要賣點。抗氧化保健品能預防衰老,預防癌症,預防糖尿病,預防老年癡呆,增加懷孕幾率,改善皮膚,改善睡眠和減肥。總之,很神奇!

商家的觀點主要是:(1)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不受到各種內在的外在的摧殘,於是產生了氧化自由基,破壞DNA;(2)壞細胞會導致衰老或者癌症;(3)抗氧化的保健品就能阻止氧化自由基的形成,從而預防衰老或者癌症。

這裏麵的(1)是有科學依據的,(2)單獨看是對的,(3)則是徹頭徹底的 “洗腦廣告”。一個優秀的 “偽科學”,一定要包含一定的真科學成分。抗氧化保健品無疑是個攜帶優秀基因的 “偽科學”。

氧 化自由基破壞DNA,破壞任何東西,都是在細胞層麵,絕大多數 (>99.99%) 被自由基破壞的細胞都會被我們的免疫係統自動清除,根本輪不到它們來引起衰老或者癌症,真正導致衰老和癌症的,都是係統性的變化。即使退一步,有個別被自 由基破壞的細胞活下來了,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靠外源吃抗氧化劑就能清除這種細胞,或者預防這種細胞的產生。抗氧化產品的一切好處都發生在群眾的想象之中。

而喚起群眾想象,把抗氧化保健品真正推向廣大消費者的,不是醫生,而是另一些有社會號召力的人,比如鮑林同學 (Linus Pauling)。

鮑 林是美國最有名的化學家之一,在量子化學和結構化學上有相當牛x的貢獻。他先在54年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又在62年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成為曆史上兩位得過 兩個不同的諾貝爾獎的人 (另一個是居裏夫人,但我覺得和平獎就是一個笑話)。也許是鮑林想得第三個醫學生理諾貝爾獎,成為宇宙第一人,又所謂不想當好醫生的和平使者不是好化學 家。鮑林在後半生開始拚命推崇用維他命C來治病,開始是感冒,後來發展到癌症。還和醫生合作,象模象樣地設計臨床試驗來證明癌症病人吃維他命C能延長壽 命,發了好文章。結果很快就被人發現他的臨床試驗設計有嚴重問題:吃維C的病人本來症狀就輕一些,當然活得久。後來Mayo Clinic等大醫院做了更大規模的試驗,發現維C完全無效。但群眾對名人的信任是無限的,無論這個名人是不是專家 (參見某央視主持在反基因中的號召力),一個想當好醫生的化學家和和平使者成功給群眾上了一個科普課。商家一看,機會來了,迅速推出產品給大家洗腦,一個 抗氧化保健品的 “偽科學” 就此誕生。

戴. 比爾斯 (De Beers) 公司1947年的一個廣告:"A Diamond is Forever”,被評為20世紀最佳廣告,因為這一個廣告徹底改變了鑽石的地位,鑽石戒指成了訂婚戒指的必然選擇,在這之前很少有人見過戒指上帶鑽石, 訂婚一般是紅藍寶石之類。但現在,沒人再去追究為啥 “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情人節的巧克力和玫瑰花,萬聖節的糖果和服裝,聖誕節的裝飾和禮物,無一不是各大相關商家推波助瀾,在很短的時間內改變了整 個社會的價值觀和消費習慣。抗氧化營養品也是一個很成功的廣告戰役。

抗 氧化保健品 (或者任何保健品) 在抗癌,抗衰老上的效果一直是有很大爭議的。基本所有的大規模雙盲臨床實驗都證明長期吃抗氧化保健品沒有任何好處(1,2,3)。去年一篇很好的科學報道 直接證明吃抗氧化藥物反而增快了動物模型上癌症生長速度(4)。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的官方網站上,也明確指出,吸煙的肺癌患者如果吃抗氧化藥 物,實際會加速腫瘤生長和複發(5,6)。現在正有幾個很大的臨床實驗,在進一步驗證抗氧化劑在放療和化療後對病人的影響,我們拭目以待,但是從曆史上所 有的數據來看,也許沒有副作用就是最好的結論了。

在我看來,飲食均衡健康是王道,能少吃所謂的保健品就少吃,以後誰再給你推銷神奇的抗氧化保健品,請三思後拒絕。

心情好才是真的好,免疫係統好才是真的好!

參考文獻:

1: Jha, Prabhat; Marcus Flather; Eva Lonn; Michael Farkouh; Salim Yusuf (1995). “The Antioxidant Vitamin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Critical Review of Epidemiologic and Clinical Trial Data”.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23 (11): 860–872.

2: Bjelakovic G; Nikolova, D; Gluud, LL; Simonetti, RG; Gluud, C (2007). “Mortality in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oxidant supplement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297 (8): 842–57.

3:Patterson RE, White E, Kristal AR, et al. Vitamin supplements and cancer risk: the epidemiologic evidence. Cancer Causes and Control 1997; 8(5):786-802.

4: Sayin VI, et,al. (2014), Antioxidants Accelerate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in Mice. Sci Transl Med 29 , Vol. 6, Issue 221

5: Lawenda BD, Kelly KM, Ladas EJ, et al. Should supplemental antioxidant administration be avoided dur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08;100(11):773-783.

6: 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factsheet/prevention/antioxidants


(十二)酸性體質容易得癌症麽

近幾年,“酸性體質” 這個概念大火。按照 “專家” 的說法,酸性體質容易得各種疾病包括癌症。大家紛紛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酸性體質,如果是的話,怎麽才能調節平衡,弄得堿一點?!吃鹹菜有用麽?

“健 康人的血液是呈弱堿性的,大概 pH 值是 7.35 到 7.45 之間,一般初生嬰兒也都屬弱堿性體液。但隨著體外環境汙染及體內不正常生活及飲食習慣,使我們的體質逐漸轉為酸性。酸性體質者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減 退、腰酸腿痛、四肢無力、頭昏、耳鳴、睡眠不實、失眠、腹瀉、便秘等…… 85﹪的痛風、高血壓、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體質。因此,醫學專家提出:人體的酸性化是 ‘百病之源’。” ——摘自搜狐健康(http://health.sohu.com/7/0304/70/column219407052.shtml)。

這 一段話完美地詮釋了我上次說的:第一句是科學的偽科學才是優秀的偽科學。健康人的血液確實是弱堿性PH7.4左右,出生嬰兒也是7.4左右。但是搜狐的科 學水平也就到此結束了,後麵的全是偽科學。事實上,不管你是嬰兒,還是90歲老頑童,血液的PH值幾乎一樣,都是弱堿性!

人 體內有三套係統來保證血液PH值是7.4弱堿性:呼吸係統,腎髒尿液排泄係統和體液係統 (1)。如果身體酸性或堿性短暫增強,呼吸係統將會在幾分鍾之內就反應,加速或減緩排出二氧化碳 (酸性),從而在幾分鍾之內就把PH值調節回去;腎髒係統的反應會慢一點,但是也會在幾天內慢慢增加或減少酸性物質進入尿液。人的尿液PH正常範圍是 4.6到8.0,也就是說酸性和堿性都正常,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平衡係統。體液調節PH值主要靠裏麵的各種蛋白和緩衝離子。因為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既有酸 性,也有堿性,可以吸收或者釋放酸性氫離子,所以蛋白質是超強大的PH緩衝係統。好消息是,我們身體中有大量大量的蛋白質!

在這三套強大酸堿調節係統的監管下,沒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 (PH<7.0),所以也就不會有酸性體質致病這種說法。事實上,如果血液PH到了中性 (PH=7.0),人就已經死了。

“酸 性體質” 這個偽科學其實比較容易被揭穿:你到醫院去問一下,能幫我測測我身體是酸性還是堿性的麽?沒人能幫你,因為全世界沒有一個醫院給大家測身體的 “酸堿度”,反正一量都是7.4。既然沒有醫院常規測試酸堿性體質,那 “85﹪的痛風、高血壓、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體質” 這種結論 (鬼話) 是從哪裏來的數據呢?隻能是 “醫學專家” 編造的。都是為了賣一些所謂能 “排酸” 的 “保健品” 罷了。

中 國正在大踏步地邁進老齡化,大家對醫療保健空前重視。投機商家和偽保健品專家們也看準了這個機會,借由各種 “科普” 的機會給大家宣揚各種莫須有的保健知識。我的一位好朋友剛回中國頂尖大學之一當教授,他說不時收到各種保健品企業要送他一大筆錢,換取他為某保健產品的書 麵支持,這樣企業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貼上 “哈佛大學博士,XX大學醫學院教授鄭重推薦” 的標簽,我相信這樣的廣告是很有迷惑性和吸引力的。我的朋友不願意收取這種錢,但是肯定有人願意 (比如下圖這倆 “專家”)。所以大家無論看到什麽樣的專家,請記得基礎研究也好,臨床醫學也好,任何真正的科學都是有據可查的,沒有引用文獻的 “專家語錄” 都是 “偽科學”。並不是白頭發多的老頭說話就靠譜。

“酸 性體質” 論者還常拿出 “酸中毒” 這個概念來混淆視聽,忽悠大家。”酸中毒” 還真是嚴重的臨床問題 (2),它往往是因為呼吸係統有了問題,無法正常排出二氧化碳,或者是腎髒出了問題,無法通過尿液排酸,但這隻是肺部或者腎髒疾病的急性臨床表現之一,而 和慢性酸性體質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其實對應 “酸中毒”,臨床上還有 “堿中毒” (持續嘔吐,過度失去胃酸可以引起堿中毒),甚至還有 “水中毒”,當短期內飲用水過量時 (比如無聊的喝水比賽),會導致體內電解質濃度過度降低,從而影響大腦功能,特別嚴重還能致死。顯然我們不會因為 “水中毒” 的存在而得出 “水體質有害,我們要常常排水” 的結論;相似的道理,“酸中毒” 也不能給所謂的 “酸性體質要排酸” 提供任何依據。

總之,我認為 “酸性體質致癌” 是徹頭徹尾的謠言,大家大可不必擔心,也不要購買任何的保健品和藥物。還是那句話,均衡飲食,加強鍛煉和良好的心態能增強免疫係統,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抗擊癌症最好的武器,任何藥物效果都難以望其項背。

後 記:有人很快指出 “酸性體質” 不一定指PH<7,而是一種身體狀態,就像中醫裏麵那種 “陰虛陽虛” 之類的說法。我覺得(1)如果這個理論是從嬰兒出生和人健康時PH=7.4是弱堿性開始的話,酸性體質就一定和PH相關,要不然你就不要拿PH7.4來做 你的參考。(2)如果 “酸性體質” 和PH無關,你至少得告訴我用什麽客觀標準 (可以不是西醫的理論,脈象,氣啥的也可以,隻要客觀) 來檢測,並公布大規模人體數據來支持你的結論,別顛倒因果告訴我 “得病了身體就是酸性的,健康就是堿性的”。

如果你說 “菠蘿,你是一個被西方科學洗腦了的偽科學家,根本不懂中國傳統醫學”,我認了,歡迎大家批評討論。

但如果你硬要說 “我沒法告訴你什麽是酸性體質,沒法告訴你怎麽檢測酸性體質,但是大家吃了我的藥或者保健品就會改善體質,預防癌症和其它疾病”,那我希望你的家人長期服用該藥物並無疾而終。

參考文獻:

1: MedlinePlus: Blood Gas.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3855.htm

2: MedlinePlus: Metabolic acidosis.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0335.htm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謝謝分享好文! -viewfinder- 給 viewfinder 發送悄悄話 viewfind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7:49:05

高興你喜歡.隻是文章有點長.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8:08:44

謝謝你的閱讀.好東西要給大家一起分享.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36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8:12:00

謝謝 -吃與活- 給 吃與活 發送悄悄話 吃與活 的博客首頁 (42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8:21:22

挺好的文章,謝謝分享 -Lily168- 給 Lily168 發送悄悄話 Lily168 的博客首頁 (78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8:07:14

最近有一點被"漿糊"攪昏了,要感謝你的簡要總結:)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8:15:45

:))) -xuxinxuexi888- 給 xuxinxuexi888 發送悄悄話 xuxinxuexi88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0:25:47

挺好的文章,中肯。有一點好像不大對。我記得:癌症是指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其他細胞的叫瘤,惡性的叫肉瘤。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8:12:42

不敢班門弄斧,靜待專家高手解答:)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8:19:21

感覺cancer現在一般是廣義的,凡是惡性細胞都算了。 -viewfinder- 給 viewfinder 發送悄悄話 viewfind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6:02:34

上皮細胞癌是carcinoma,也許中文的“癌”是指這種。 -viewfinder- 給 viewfinder 發送悄悄話 viewfind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6:04:25

好文,點讚。 -美妙- 給 美妙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8:58:32

寫得好。事實是事實,看法是看法。分得很清。 -26484915- 給 26484915 發送悄悄話 2648491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9:00:27

尤其難得的是主要事實都給出了相關原始文獻:沒有引用文獻的 “專家語錄” 都是 “偽科學”。 -26484915- 給 26484915 發送悄悄話 2648491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9:04:30

這是科學家的嚴謹,值得學習.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9:08:56

難道我是皇帝新裝裏的小孩 -littlecat8- 給 littlecat8 發送悄悄話 littlecat8 的博客首頁 (35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9:29:47

歡迎不同意見.這個不是很嚴謹.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9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9:37:09

這個版麵了解我思想的人有,但我說的你怎麽理解都行 -littlecat8- 給 littlecat8 發送悄悄話 littlecat8 的博客首頁 (88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9:52:08

沒問題的.多謝您的評論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28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0:00:06

現在批準的藥物,都沒等看到對人體幾十年到一百年的後果就批準了。不然就不可能有新藥產生了。 -吃與活- 給 吃與活 發送悄悄話 吃與活 的博客首頁 (102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9:54:53

言之有理.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0:04:33

well said -xuxinxuexi888- 給 xuxinxuexi888 發送悄悄話 xuxinxuexi88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0:21:30

請你找出我說過“我說的就是科學客觀的“ -littlecat8- 給 littlecat8 發送悄悄話 littlecat8 的博客首頁 (7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0:26:06

一般不看此類轉帖, 但見了你的跟帖才去掃了一下 -益生菌- 給 益生菌 發送悄悄話 益生菌 的博客首頁 (1029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09:58:41

是,亂說的很多。現在我很忙 -littlecat8- 給 littlecat8 發送悄悄話 littlecat8 的博客首頁 (18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0:32:19

對你的critique很感興趣,有空時請展開說說, -Lily168- 給 Lily168 發送悄悄話 Lily16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0:38:01

恐怕我這一段時間沒有精力寫網上的東西 -littlecat8- 給 littlecat8 發送悄悄話 littlecat8 的博客首頁 (119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0:43:18

嗯,沒關係的。謝謝! -Lily168- 給 Lily168 發送悄悄話 Lily16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0:56:28

你說的這些是酸堿體質論者討論的範圍嗎? -26484915- 給 26484915 發送悄悄話 26484915 的博客首頁 (36 bytes) () 10/11/2014 postreply 05:41:35

同意你說的。 安全是第一重要的,治病才是第二。 -jiuyuetianxin- 給 jiuyuetianxi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2:16:33

我們隻能說,在有人能證明它有害之前,認為它是無害的。認為歸認為,事實歸事實;四環素以前也是被認為無害的。整體文章不錯。 -山地- 給 山地 發送悄悄話 山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14 postreply 01:01:28

中醫藥以前也被認為是有效無害的. 用那些"證明"中醫藥(比方說板藍根,蟲草,靈芝)有效無害的方法也不能證明四環素有害. -零不是數- 給 零不是數 發送悄悄話 零不是數 的博客首頁 (107 bytes) () 10/13/2014 postreply 11:25:17

看完了,整一個濃縮版來瞧瞧,長篇的我都跳過不看的。 -betadine- 給 betadin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0:50:10

算你狠.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66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4:04:06

為了健康,大家都不容易啊,頭痛的,吵架的。。。俺運動去了,爭取今晚不上網 -Lily168- 給 Lily168 發送悄悄話 Lily16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4:11:47

謝謝分享好文 -xuxinxuexi888- 給 xuxinxuexi888 發送悄悄話 xuxinxuexi88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0:23:00

有的地方說得不錯,但有些地方很差 -dudaan- 給 dudaan 發送悄悄話 dudaan 的博客首頁 (411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2:12:50

很想知道杜編的高見,我覺得這篇寫得不錯的,無啥大錯。對中醫的評論可以忽略,畢竟作者不是做那個的。 -viewfinder- 給 viewfinder 發送悄悄話 viewfind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6:08:22

不是腫瘤專科醫師寫的,讀著有點奇怪。 -誌在千裏- 給 誌在千裏 發送悄悄話 (343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6:47:27

兒童肝癌在美國可以看見。在肝炎多的地區更多 -誌在千裏- 給 誌在千裏 發送悄悄話 (3006 bytes) () 10/14/2014 postreply 21:52:17

板車是人拉的,汽車是機械的。 -26484915- 給 26484915 發送悄悄話 2648491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1/2014 postreply 20:51:44

太長了,看得偏頭疼又犯了。 -happycow222- 給 happycow22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3:44:26

感謝大家的回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是了.祝大家周末愉快.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4:08:57

也祝你周末愉快輕鬆! -Lily168- 給 Lily168 發送悄悄話 Lily16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4:13:24

學習了不少,謝謝分享! -紅蜻蜓4791- 給 紅蜻蜓4791 發送悄悄話 紅蜻蜓479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0/2014 postreply 19:05:41

很有見解的文章。非常值得一讀,學到很多,謝謝!! -不羈的雲- 給 不羈的雲 發送悄悄話 不羈的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1/2014 postreply 02:33:09

看了文章,有當頭棒喝之感。謝謝。 -開心shannon- 給 開心shann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1/2014 postreply 03:08:48

好文,謝謝分享 -sylyx- 給 sylyx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1/2014 postreply 09:15:27

學習了,對癌症多了些了解。原來距離突破癌症治療還需要遙遠的路程,醫學界,加油。 -孤舟漁翁- 給 孤舟漁翁 發送悄悄話 孤舟漁翁 的博客首頁 (427 bytes) () 10/11/2014 postreply 09:35:14

不錯的文章,不過有些非常重要的觀點不一定對 -foolishnhungry- 給 foolishnhungry 發送悄悄話 (192 bytes) () 10/11/2014 postreply 15:39:28

Comparison of Cancer Incid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 -happycow222- 給 happycow222 發送悄悄話 (480 bytes) () 10/11/2014 postreply 18:06:55

你的所謂"眾所周知"的眾是誰? 三人為眾?根據是什麽? 說ACS 腐敗的消息來源在哪裏? 是否所有的醫藥公司都關門你才高興? -零不是數- 給 零不是數 發送悄悄話 零不是數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3/2014 postreply 11:32:59

謝謝,很長知識。 -無法弄- 給 無法弄 發送悄悄話 無法弄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1/2014 postreply 19:12:51

至今看到壇裏最係統,最現實,和最有科學依據的文章。謝了。 希望它減少偽科學文章的登載和毒害。 -northbigrock- 給 northbigrock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2/2014 postreply 09:21:42

"人 體內有三套係統來保證血液PH值是7.4弱堿性" 我的血液報告PH 6.5---我是乳癌患者。 -黑熊- 給 黑熊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2/2014 postreply 10:47:27

請將報告圖片發上來,作為證據.謝謝! -零不是數- 給 零不是數 發送悄悄話 零不是數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3/2014 postreply 11:38:34

最為全麵、係統、深入、科學、詳盡有關癌症發生和治療的論文。心態、休息、鍛煉、飲食增強自身免疫係統可能最為有效。 -daozhuqk- 給 daozhuqk 發送悄悄話 daozhuqk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14 postreply 17:39:17

哈哈!那個大腸癌的醫學家,就來找我吧!看了此文,現在才意識到,癌症的中醫治療,靶點就是在免疫係統。調節你的免疫係統, -孤舟漁翁- 給 孤舟漁翁 發送悄悄話 孤舟漁翁 的博客首頁 (194 bytes) () 01/31/2015 postreply 01:03: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