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工程學裏有這樣一個詞叫“fatigue”,材料工程學裏有另一個詞叫“brittle”,哈哈,引伸來形容人體衰老也是非常確切的 ... 而從人體美學的角度來看,我以為健美的人,體格看上去有彈性的人,比身體看似由一把堅硬的骨頭組成,身材僵硬的人,要漂亮吸引人許多 ...
如果說每個人的大腦是不同的,有些人強文學藝術,有些人重數理邏輯;有些人喜歡深入研究,有些人擅長操作運行 ... 那麽每個人身體器官的強弱也會不同,有些人很有耐力,有些人爆發力很強,有些人很有力度,有些人則柔軟靈活 ... 記得我七歲時報考體校遊泳隊,教練在決定錄取我以前是這樣評估我的身體素質的: 爆發力不夠,但柔韌度非常好,耐力也不錯。而後來我的幾年訓練結果證實了教練的正確 --- 我的中長距離遊泳成績要比五十一百米衝刺好得多 ... 後來為了好好讀書,我的“職業”遊泳生涯結束在初中。高中大學裏的我除了喜歡跳舞,沒有再參加過其它的運動 ... 直到生了孩子以後才又恢複了鍛煉身體的習慣,而且這些年來把先生和兒子也一並“拉下了水”,哈哈 ...
近十年的健身鍛煉,因著我一直認為自己先天韌帶較柔軟,於是並不注重flexibility training,直到一兩年前跟著幾個朋友一起嚐試了Pilates,然後又嚐試了Bikram Yoga(熱瑜伽),發現這些flexibility training是cardio & weight training很好的support and balance,於是就開始逐漸在cardio/weight training裏加入flexibility training,而且越來越感覺到flexibility training的益處 ... 而比較起pilates,我個人更偏好Bikram yoga,不是因著pilates不如Bikram yoga好,而是我更喜歡Bikram yoga training sessions能帶來的汗流浹背的感覺,這種感覺讓我認為時間沒有白白浪費,痛苦沒有白白忍受,哈哈,我也知道,很傻的想法~ ...
好了,下麵還是言歸正傳,記錄一段我的熱瑜伽訓練體會,同感興趣的朋友分享 ...

什麽是熱瑜伽
熱瑜伽是由印度瑜伽大師Bikram Choudhury創立的。熱瑜伽是在105F左右的室溫(room temperature),40%的濕度(humidity)和嚴格的通風係統配合下,45分鍾站立加45分鍾臥式完成的瑜伽姿勢。
在熱瑜伽訓練中,人體各項機能處於興奮狀態,血液循環加快,各關節結合部潤滑液體分泌增加,人體本身可以在少作熱身情況下迅速進入訓練動作狀態。在這種環境中進行瑜伽訓練,會減少受傷的幾率,消除身體的緊張感。
體式、呼吸和冥想是瑜伽練習的依次遞進的三個基本因素 ... 腹式呼吸和喉式呼吸是熱瑜伽的兩種基本呼吸方法,前者要求吸氣時鼓脹腹部,呼氣時收縮腹部,後者要求舌頭向裏卷回,呼吸時喉嚨向裏收縮,能聽見自己喉嚨發出的聲音。這樣呼吸的好處是能夠最大限度地激活人體肺葉,將沉積的廢氣排出體外。要想把這些動作要求貫徹到每一次呼、吸之中,絕對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我的熱瑜伽訓練體會
1. 在訓練前3個小時保持空腹,並且在課前20分鍾喝一大瓶水(at least 12oz)。並帶一大瓶冷水(at least 32oz)進熱瑜伽健身房,教練會在每一套動作結束時給大家一點時間喝水的。
2. 換上舒適的瑜伽健身服,摘去身上的所有飾物。我的體會是最好穿棉質的易吸汗的衣服,不要穿緊身衣,保證透氣,讓肌體處於無拘束狀態。準備好一個舒適的墊子和大毛巾。
3. 在訓練時,盡量做到全程都用鼻子呼吸(我還是做不大到)。因為用嘴呼吸不容易掌握呼吸均勻,容易帶走水分,吸進更多熱氣。
4. 注意聽從教練指令,否則容易做錯瑜伽動作。初學者必須注意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不要刻意強調動作姿勢到位,否則會導致韌帶關節受傷。一如所有的體育鍛煉,熱瑜伽的動作的到位是需要時間的,有時看上去對別人挺容易的動作,對自己卻不容易,這是因為各人身體不同關節的韌度不同。把握好身體移動的過程和感覺,比動作姿勢到位更重要。
5. 熱瑜伽是很好的鍛煉,但我是把它摻雜在其它運動當中,作為cardio和weight training的一個調節。所以我不會把熱瑜伽作為主運動項目,一般一周一次,一次一個半小時。
Perhaps you'd say,workout? no way, I hate workout, workout has never been my cup of tea ... but, maybe, only maybe, it's time to make a brand new cup of tea? hmm, well, no pressure, it's up to you, okay? ...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