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密宗】誰是英雄之:修心次第

來源: 孔雀羽 2022-07-13 06:53: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109 bytes)

宗喀巴在《普提道次第廣論》的開頭, 講了“生起次第”。

所謂生起次第, 就是從持戒到修定到生慧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發了普提心, 生起了對正法的信心。 也就是我們顯教現在許多自稱“正信的佛弟子”常說的起了“正念”。

既然修正法如此重要, 那怎麽個修法呢?

接下來, 他講了修心次第。

 

《攝決定心藏》雲:“住性數取趣,應親善知識。”

又如《鐸巴》所集博朵瓦語錄中雲:“總攝一切教授首,是不舍離善知識。能令學者相續之中,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一切善樂之本源者,廣為善知識。 故於最初依師軌理極為緊要。”

《菩薩藏經》作如是說:“總之,獲得菩薩一切諸行,如是獲得圓滿一切波羅密多,地忍等持,神通總持,辯才回向,願及佛法,皆賴尊重為本。從尊重出,尊重為生及為其處,以尊重生,以尊重長,依於尊重,尊重為因。”

《博朵瓦》亦雲:“修解脫者, 更無緊要過於尊重, 即觀現世可看他而作者, 若無教者亦且無成, 況是無間從惡趣來? 欲往曾所未經之地, 豈能無師?”

 

為了說明敬師的必要,

宗喀巴在這麽一小段話中, 引用了四本經典。

比空海還要空海, 比胡中信還要胡中信。

宗喀巴確實非常博學, 像我一樣, 嗬嗬!

所以, 修心次第的第一步, 就是敬師, 視師如佛。

 

修心次第的第二步, 就是調伏。

 

《莊嚴論》雲:“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

別解脫雲:“心馬常馳奔,恒勵終難製,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

調伏心馬,以多勵力製令趣向,所應作品。

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

。。。。。。

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

 

宗喀巴說, 人們的心就像奔馬一樣, 所以需要調伏。

他把調伏的手段按照次第分了很多, 我就沒有一一列出來。

當看到“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這一段時,

老實講, 我心頭一震, 挨著邊了。

我非常希望宗喀巴接著說下去, 說出第一義來。

可惜, 他又轉方向了。

 

修心次第第三步, 是“信為根本”。

《寶炬陀羅尼》雲:“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

《十法》亦雲:“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

 

這一段沒有什麽特別。

一句話概括:佛不度無緣之人。

你若不信, 說什麽也是白搭。

 

修心次第第四步, 就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謝師恩, 感謝眾生。

出家人, 師父給你慧命, 眾生則是你的衣食父母。

 

宗喀巴大師的開示, 老實講都蠻有道理的。

除了第二步: 調伏。

我覺得, 可以把次序調整一下。

 

我們首先是人, 然後才是男人女人, 然後才是中國人外國人, 然後才是佛教徒基督徒, 等等等。

所以, 第一步, 是要做人。

我們不要總是抱怨, 總是記住別人對你的不好。

不要問別人給了你什麽, 問你給了別人什麽。

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那些對你不好的人, 他們磨練了你, 讓你更強大。

感恩那些對你好的人, 因為沒有人有義務對你好。

 

第二步, 我們要做一個有信仰的人, 無論你的信仰是什麽。

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 會把信仰擺在物質的東西之上, 就不會患得患失。 一個有信仰的人, 一定是一個精神高貴的人, 而不是一具行屍走肉。

 

第三步, 是要尊師重教。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向前發展, 是因為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知識, 是最寶貴的財富。

所以, 無論你從事什麽行業, 都要尊師重教。

學佛更是如此, 因為你要解決的, 是人生最重要的生死命題。

 

至於這個“調伏”嗎, 我就不苟同了。 調伏是不了義的。

宗喀巴大師說, 眾生心如奔馬, 所以要調伏。

調伏的前提是:有眾生以及有心。

我在這裏要重提達摩祖師和二祖慧可的公案。

 

可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祖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

可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祖曰:“將心來,與汝安。”

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與汝安心竟。”

 

我也要對宗喀巴大師說:“眾生心如奔馬, 需要調伏是吧? 那好, 把心拿來, 我覺空大師幫你調伏, 拿來呀!”

 

禪宗專門幹這種釜底抽薪的事。

你在這邊說了半天累個半死, 他也不和你爭。

等你說完了, 他告訴你:“你說得都很有道理,邏輯推理也都對, 就是那前提條件不存在。”

調什麽心? 非心非佛, 都是空中樓閣。

 

林猛昨天講:

“開悟取決於自我生命體驗的積累和機緣,每個人的佛性都是恒在的,但是單純從邏輯上去探索是找不到本來麵目的。我相信所有的了悟者,在參悟的過程都會結合自己的生命體驗,這種結合度越強,了悟後對第一義越堅固,更能做到不執不取。”

 

這個非常正確。

速成其實好也不好, 它的不好就是缺少長期參禪的積累。

我開悟的時候, 一股暖流從腳底衝到頭頂, 眼淚奪眶而出。

十四年的堅持, 讀破萬卷, 所有腦海中的問號, 一下沒了。

因為厚積, 我不存在反複, 而是一通就全通了。

 

我不是速成。 我的師父沒有像我教你們一樣教過我。

我的師父答複問題時一般都是“不對, 接近, 很接近, 再參”。

就這幾句話, 沒有解釋的。

這就要求作弟子的要有智慧, 知道如何問問題。

可能是我對你們太好了, 太容易說話了, 你們養成了依賴的習慣。

 

我告訴你我當時請教師父或師兄時如何提問的。

問題有兩種, 一種是開放式的。

比方說:“什麽是佛?”

你若苯到提這種問題, 一定是渺無音信, 得到一個白眼, 不會有回答的。這種問題明顯就是自己偷懶希望走捷徑。

另一種是收縮性的, 最後的問題是“這樣對嗎?”

這樣你可能得到一個答複:“不對, 還差一點。”

 

林猛就是個有智慧的人, 他說到了試錯題, 剔出法。

他用的方法, 就是我以前求法時用的方法。

提問要有組織有係統的去提, 問方向性的問題,

這樣你可以用排除法。

師父就算不解釋, 隻給了一個否定的答案, 但是因為你的問題是有係統的方向性的, 你就可以刷掉一大片。

但是, 如果你自己不是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參讀,

你又如何提得出有組織有係統方向性的問題來呢?

從你提出來的問題, 我就知道你有沒有花功夫。

 

我要和佛弟子隨緣250和其他的佛弟子講,

你們是不用功不上心, 沒有那種絞盡腦汁去求法去鑽研的精神。

天上不會掉餡餅的。

我沒有QQ。 有也不會加任何人。

竹林八劍我誰都沒見過, 也沒說過話, 人家照樣開悟了。

 

我已經講得非常簡單明了了。

我之所以講得如此淺白, 是因為我想偷個懶,

我不要在這佛教網上待上四十九年。

如果在我這裏都不能開悟, 去了別處隻怕也沒什麽希望。

 

林猛接著說:

“當然,開悟也隻是個鼓勵獎,也許是在夢醒的一瞬,也許是一個靜謐的午後,突然領悟永恒和一瞬本沒有分別,無生無滅,生死無間。但是一時的開悟,一時的無名,若是生活中還是受了挫折磨難,生死悲苦,受了種種欲望,則還是眾生。我認為,修行,是要持續的,真正的任運無礙,物我皆空,生死無間的狀態是要修的。本來如此,但我們卻總是遠離本來。”

 

在我十四年的磨練中, 其實很多的習氣, 在不知不覺中就去了。

所以一開悟, 就能很自然很快的常定在本來麵目而不遠離。從這一點來看, 慢成有它的好處, 真正的水到渠成。

而你們是剛開始, 所以依然要時刻善自護持。

善自護持並不是要修什麽法, 隻是護持而已, 不遠離本來。

不過從嚴格的意義來說, 護持也可以算是修吧,無修之修!

 

“我認為,修行,是要持續的,真正的任運無礙,物我皆空,生死無間的狀態是要修的。”

林猛啊, 如果你說的修是我上麵說的護持的意思, 沒有問題。

如果不是, 就有問題了, 你就要重新參。

到最後連護持都沒有的時候, 才是佛。

無修, 才是佛。

你隻要還需要護持還需要修, 就還不是佛。

開悟不等於成佛, 這中間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開悟, 有可能成佛, 也有可能成不了。

沒開悟, 無論你的法修得如何好, 絕對成不了佛。

所以, 明了第一義, 至關重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多謝師兄分享!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3/2022 postreply 18:19: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