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廢話多多】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其人,頗為遠見卓識。兩千多年前說的話,到現在還有用。拍馬屁一詞,現在多用於貶義。要說服大家都去拍馬屁,首先要為拍馬屁正名,否則,不僅說話沒人聽,自己也理不直氣不壯的沒有說服力。
拍馬屁,起自元朝。蒙古人為遊牧民族,人人愛馬,看到了好馬,人們不禁要拍拍馬的屁股,看看膘有多厚,讚歎一番。所以最開始拍馬屁是沒什麽負麵意義。隻是進關後,官場裏的人知道了拍馬屁一說,看到了有權有勢之人的馬,不管好壞,也亂拍一氣,亂誇一番。騎劣馬的人不知,真以為自己的馬好,拍馬屁變成了不招人待見的行徑。
一提到拍馬屁,人們腦海中馬上浮現出一個猥瑣小人,低著頭,哈著腰,滿臉假笑地把煤說成白的,把雪說成黑的。拍馬屁總與嗬諛奉承,媚上壓下等詞連在一起,不僅看著不順眼,聽著也不順耳。記得念書時有位同事,見了我的導師便說好,從導師的女兒多麽漂亮,到導師腳上那雙舊涼鞋多麽時髦,溢美之詞滔滔不絕。不僅別人聽著替她不好意思,連導師聽了都無法消受。更倒黴是不真實的好話說多了,導師反而開始懷疑她做起事來是不是也是那麽有的說,沒的道。其實我這位同事是個頗有經驗的技術員,憑她的本事完全能掙一碗好飯,亂拍馬屁的結果是得不償失。
天下的事情就是這樣,好好的一件事,用的濫了,加了不甚光明的動機,好事就變成了壞事。例如請人吃飯,本來是親朋好友之間表示感情,後來發展成了拍馬屁的手段,請的人心疼,吃的人胃疼。濫拍馬屁的結果是正人君子對拍馬屁敬而遠之,為避瓜田李下,連說人好話都一概免了。然而,即使請人吃飯惡名在外,人們依然以此來真心表達感情。同理,如果事實求是地多說好話,輕輕鬆鬆地贏得得朋友和影響他人,何樂而不為。
拍馬屁是一種技巧,也是一門學問。要想輕輕鬆鬆地拍好馬屁,平時就要多看別人的長處。每個人都有長處有短處,養成看人多看別人長處這個習慣,不僅平時少生不少閑氣,拍起馬屁來也特別得心應手,不用費腦子就能真心實意的說出對方的好處。
拍馬屁的最大忌諱是選擇性的拍:職場上隻拍頭兒,親朋中隻拍有錢有勢之人,家中之人一概不拍。這種馬屁拍的動機不純,效果不好。隻拍頭兒馬屁的結果是得罪一大片同事,拍有錢有勢之人的馬屁是錦上添花,有了不多,沒了不少。見過不少本末倒置拍馬屁的朋友,跟外人說話時點頭哈腰,一轉頭對老婆孩子不是大呼小叫,就是惜字如金。旁觀者不禁為他們歎息:人生在世,有誰能比自己的家人更重要呢。攘外必先安內,不把家裏人的馬屁拍好了,外麵的馬屁即使拍的山響,到頭來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詩曰:勸君莫歎無時機,勸君惜取拍馬時,馬屁需拍隻管拍,莫等無馬空拍氣。時值甲午馬年,希望大家都來拍馬屁,拍的家和人興,事業蒸蒸日上。
《我編編,你看看,法律責任我不擔。你轉貼,我謝絕,©廢話多多擁版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