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遊人生

小散文回憶旅遊日誌
正文

夏假14-在舊明斯特持修道院想到三星堆

(2021-10-17 06:55:08) 下一個

《在舊明斯持修道院想到三星堆》

        特勞恩湖邊有座修道院, 德語叫Altmünster, 公元八世紀就有了, 909年第一次在正式文件裏提到它, 屬於本篤兄弟會。

        那個時候, 發現美洲還得等上500年, 香料之路遙遙無望, 鹽就是最重要的調味品。鹽裕國富, 特勞恩湖周邊多鹽礦, 鹽業買賣後地方富裕了, 錢多就搞文化, 而中世紀時的歐洲文化全是宗教文化, 於是一座宏偉的修道院舊明斯特築成了。

        教堂內最古老的當屬洗禮台, 羅馬時期的大理石, 火燒不壞, 人砸不動, 就保存下來了。祭壇成形於17世紀, 隻是被蟲蛀得厲害, 不得不移去修繕, 現在的模樣是1897的, 新哥特式。

        古時候的人有的是時間, 不需要刷手機, 不需要和世界通話, 一生可能隻做一件事、隻刻一座像, 所以啊我特別喜歡那些古作品, 精神上的俗氣是冒著俗世溫度的, 每一塊木板石頭都有熱度, 是被匠人的手經年累月地撫挲過, 冰冷的機器絕對製不出有感情的物品。

         所以, 即使我不是教徒, 每到一處總喜歡到教堂裏走走看看, 點上一柱蠟燭, 祈禱家人的平安。

         這次在特勞恩湖, 朋友特意安排了一位向導。在曆年大洪水的標記前, 1594年的那次, 水發的比我還高, 我就很想問, 當時的人都會遊泳嗎。

         在博物館裏, 導遊指著幾個銅環說, 在哈爾斯塔爾文化中, 這種銅環在全歐洲僅發現了28個, 奧地利占有17個, 而其中的15個都是在特勞恩湖周邊的墓中發現的。

        銅環直徑十幾厘米, 上綴有花紋, 是貴婦人的裝飾品。這個工藝很精湛, 先是用陶瓷做成一個鐵環, 裹上一層蠟, 再用泥土包裹, 燒製成形後把夾層裏的蠟溶解, 倒入滾燙的銅液, 待凝卻後小心翼翼地把瓷敲掉, 磨光後鑿上花紋, 便是成品了。

        導遊大讚其美, 我讀了一下介紹, 不僅想到同時期的三星堆。

        倘若這些銅環被認為哈爾斯塔爾文化的精品, 那跟三星堆出土文物相比, 實在是不啻天淵。

        隻是我實在不懂這些文明是怎麽創造的, 那些麵具和中國人太不像了, 作為人類也是誇張。是不是外星人我不知道, 有人說紮克伯格的那張臉, 說不出什麽來, 就是感覺有點怪怪的, 而我每次看到他的照片, 總是不由地想到三星堆人。

        三星堆文化無疑是太震撼了, 但同時它又讓我感到些許的害怕, 這也許是對無知的敬畏。那美倫美奐的神樹, 工藝是如此的精湛, 不知古人是如何達到這個水準, 用的是何種工藝和技術。

        我站在博物館, 望著這些銅環, 想起三星堆的青銅, 它們的精美高級程度實在是天壤之別, 但不知為什麽, 這些銅環卻讓我感到親切。

        就像是習慣了的日常之物, 雖不價值連城, 也不神秘, 卻清楚它從何而來, 而且也可以擁有。而那些神奇的三星堆寶物, 現在是古代也是, 永遠是遙不可及的高貴。

        不得者非親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