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Day or One Life

唯讀書與寫字不可辜負
正文

苦逼的豫讓和邪魅的要離

(2017-04-27 07:08:44) 下一個

先說豫讓。

晉人豫讓,以前侍奉過範氏和中行氏,但未得重用。後侍奉智伯,深受賞識尊寵。

趙襄子趙無恤,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的奠基者創立者。

智伯被趙襄子所殺,其人頭還被趙襄子漆作酒器來裝酒!豫讓逃到山裏,謀劃要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他借司馬遷之口說出千古名言,“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智伯於他有知遇之恩,隻有殺死趙襄子為智伯報仇,他的靈魂方得安寧。

為了報仇,他不惜更名換姓,裝成受過刑的人,混入趙襄子宮中修廁所,懷中藏匕首等待時機。趙襄子上廁所時,心有感應,覺得不正常。叫過來一問,果然是豫讓。但是趙襄子大人有大量,懂得豫讓,對下屬說:臣子為主人複仇,義人也、天下賢士也。我以後小心點便是了。遂令手下放了他。

一計不成,豫讓再生一計。雖然他的計謀真不怎麽樣。為了讓別人認不出他來,他將全身塗得漆黑,還生吞火炭讓自己聲音變啞,敲碎牙齒,終於弄到他妻子都認不出了。然而,他的鐵哥們還是一眼認出了街上行乞的叫化子是豫讓,他痛心疾首地對豫讓說:憑你的才華,去侍奉趙襄子,趙襄子肯定會重用你,那麽你要殺他還不容易嗎?何苦自戕至此?

豫讓說,你錯了。如果我委身當了趙襄子的臣子,就該忠於他。我若又去刺殺他,那便是不忠。我今天這麽做,就是想讓那些心懷二心的人慚愧!話說得鏗鏘有力,借《史記》也流傳千古,可惜古往今來,多少人心懷二心卻從不曾自省更何來慚愧!

機會又來了。趙襄子出宮,路經一座橋。豫讓躲在橋下。可能是豫讓渾身戾氣太重,驚了趙襄子的座駕。趙襄子說,這肯定是豫讓。士兵抓過來一問,果不其然。趙襄子簡直不明白了,他問豫讓:你以前也曾侍奉過範氏、中行氏,你怎麽不為他們報仇?豫讓錚錚有詞:他們待我如普通人,我便以普通人回報他們。但智伯待我如國士,我便以國士之義回報他!慷哉斯言,擲地千鈞!趙襄子怕了,明白老這樣下去,總有一次會死在豫讓手上。他可不敢像諸葛亮那樣“七擒七縱”。豫讓知道自己今天必死無疑,索性對趙襄子提要求:先前您放過我,天下莫不稱頌您的賢德。今天我自知一死,但死前,您能不能讓我刺刺您的衣服,權當為智伯報仇了,我死而無憾。

趙襄子感動了。他脫下袍子,豫讓跳起來撥劍連刺幾下,長嘯道:我算是為智伯報仇了!言畢舉劍自裁,英雄氣絕,血濺五步!當天,舉國聞之莫不悲痛為之淚下。

這是豫讓。士為知己者死的豫讓,事君心懷不二的豫讓。

下麵再來說說邪魅的要離。

要離 “細小無力,迎風則僵,負風則伏”,風一吹就倒的弱小漢子,根本不是刺客的標配。若不是因為伍子胥的推薦,吳王簡直瞧不上眼。

吳王闔閭先用刺客專諸刺殺了王僚(慶忌)的父親,自己當了國王。慶忌逃到衛國,招兵買馬伺機複仇,奪回王位。吳王闔閭一想到慶忌便食不知味睡不安寢。慶忌何許人也?吳國第一勇士,有萬夫不當之勇,“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骨騰肉飛,拊膝數百裏。……追之於江,駟馬馳不及,射之暗接,矢不可中。”闔閭為殺慶忌,又讓伍子胥推薦刺客,於是有了要離。

要離為了博取慶忌的信任, 主動讓闔閭“戮臣妻子”,不但滿門抄斬,還“焚屍揚灰”;更有甚者,還讓闔閭“斷臣右手”。苦肉計到如此地步,也是沒誰了。

於是,要離佯裝逃離吳國投奔慶忌,果然慶忌信以為真。後來舉兵討伐吳王闔閭時,慶忌帶著要離一起。兩人坐在船上,正好順風。要離因為力氣小,特意坐在上風位置。借風勢,以矛鉤直刺慶忌心窩。得手!

然而,真正驚心動魄的在後麵。

慶忌驚詫於要離之勇猛,抓住要離,倒提足踝浸入大江三次,然後將要離放在他膝蓋上,對要離說:“哈哈,居然敢殺我,你是真勇士也!”慶忌手下要殺要離,慶忌大智大勇,人格高尚,認為要離是一真正的勇士,阻止道:“不可。一天之內怎能死二位天下勇士!”還吩咐手下,讓要離回吳國。一代風流人物、充滿傳奇色彩、無敵魅力的軍事統帥,在爭權奪利的殘殺中就這樣死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反恐專家韓非子評價古之刺客:輕生死,重然喏,不為謀利,但求千古留名。如今要離終於得償所願,卻不禁茫然若失。他沒有走,他說:“我不仁不義不智,三不容於世。”眾人不明白。他解釋道:我為了君主,殺了妻子孩子,我不仁;為了新主,殺了舊主的兒子,我不義;為了成全別人,害得自己身殘家滅,我不智。我還有何麵目活在世上?於是投江自盡。可是船公又將他撈上來,對他說,“你傻嗎?你費盡千辛萬苦,是為什麽?不是為了封官加爵嗎?你回吳國,吳王一定會重賞你的!”

要離慘笑道:“我不顧惜自己的身體,不在乎家人的性命,我還會在於那什麽官位錢財嗎?”言罷,搶過一把佩劍,自斷手足,伏劍而亡!

要離的故事,怎一個慘烈可以形容!說真的,古人之行事為人,真不為今人所理解。擅自揣摩古人,有點強奸古人的感覺。

世人一般不理解要離,覺得與豫讓相比,要離事主而心懷二心,是以不恥其為人,司馬遷甚至沒有將其寫入《刺客列傳》。其實,若換成現代人,隻怕要更無恥啊。

其實,要離並不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沒有底線的人,他有自己的行事準則。他為什麽要以這麽大的代價刺殺慶忌?他是在做他自己認為正確的事,他在“行義”。吳王闔閭與慶忌,其中一個不死,必然會有大戰,到時候,真正受苦的是吳國的百姓,他為了熄滅戰火,保吳國老百姓平安,方刺殺慶忌,是大愛也。

不管要離的想法是對是錯,但他憑著自己的心,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也是一種舍生取義。古之義士,貪生怕死的真沒有。又或者,能流傳於世的,都是傲睨萬物,不甘平庸的悲壯人物。

至於豫讓與要離相比,誰更讓人佩服尊敬,見仁見智罷了。

據說,要離的墳墓在蘇州胥門內梵門橋西城腳下的馬婆墩。那裏本有炮座,清道光七年,在城腳下水潭邊,發現石碣一方,上刻“古要離墓”四字。又說,吳王闔閭根據要離生前的遺願,令伍子胥將要離葬在鴻山東嶺南麓楊梅塢專諸墓旁。因年代久遠,兩墓已湮滅,無從辨識。我不是江浙人,不知這是不是同一個地方,希望有機會能去看看。

 

題外話:

伍子胥:不是好東西。殺掉父子兩代。

慶忌:不殺要離,真英雄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