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慢慢行

旅行, 健身,讀書,畫畫, 音樂
正文

從這牙到那牙

(2019-02-17 16:12:07) 下一個

第一次聽到西班牙的名字, 大概是小學二三年級左右。 當時趕上文革學校停課, 院兒裏一幫熊孩子整天一塊兒混,聽他們 嘴裏念叨著“騎上我的巴拿馬,咬了一口剛果金,蹦了我的西班牙”。西班牙這名字,從此深入我心。不久後, 翻一本什麽書,好像是字典一類, 後麵的附錄有世界各國國名和首都名, 又見到有叫葡萄牙的國家。 覺得很好玩兒, 想像那地界的人會不會是一副青麵鐐牙的模樣。等到了大學學英文 (在中學學得是俄文, 除了記住一句“歐琴哈拉碩”以外全都還給老師了), 才知道這西班牙的英文名是Spain, 而葡萄牙則是Portugal。 覺著特沒勁。心裏一個勁兒納悶兒, 這是哪兒跟哪兒啊? 離“牙”差了十萬八千裏去了。嚴重懷疑當年譯國名兒的人是不是誠心滿地找牙。

  這一次旅行是飛到馬德裏,當晚乘夜車到裏斯本,玩兒一天,晚上再乘夜車返回馬德裏。在馬德裏逗留一天半後返美。 基本是在兩個城市匆匆忙忙地晴蜓點水。飛機在馬德裏落地後,過邊檢。邊檢人員和顏悅色,全沒半點兒張牙舞爪的意思。 先從機場坐火車到Chamartin火車站(當晚在這乘夜車到裏斯本),存了行李,再乘火車到市中心車站Sol下車。 趕著坐市內的觀光車轉了一下, 對市區有一個大至的印像。 然後沿C. Mayor一路西行,經Plaza Mayor, St. Miguel Market, 一直走到Cathedral de la Almudena.  此時到了“夕陽無限好“的時候,柔和的陽光照到大教堂淡黃色的牆上,在湛藍色的天空的陪櫬下,感覺很溫暖。西班牙皇宮緊挨著大教堂,等到了皇宮前的廣場,夕陽隻剩下一縷餘暉,把原本是白色的皇宮塗上了一抹紅。此時洽逢大教堂的銅鍾長鳴, 其景其情,令人流連忘返。 等到回頭往火車站走的時候,已是華燈初上。

為了能在夜車上休息好一點兒, 事先訂了一間兩人間。車廂裏有一個小洗手盆,床為上下鋪。令人欣喜的是,有一個供客人上上鋪可收放的台階,而且床空間較高,大大方便了上鋪的上下。因為旅途勞頓,上床後看了不到兩頁書,就上下眼皮打架,很快睡著了。 從馬德裏到裏斯本不過500公裏,乘火車卻要近11個小時,是因為一路上要停N多個站。懵懵之中感覺一會兒就到一站。車身搖晃的挺利害,有如乘海船。一時間找回了多年前在國內坐火車的感覺。好在斷斷續續也睡了四五個小時,到裏斯本時天已大亮。

裏斯本是座近海城市,經·短短一段塔古斯河,即通達大西洋。而葡萄牙曆史上的掘起與航海密切相關。在15和16世紀,葡萄牙通過建立海外貿易站和對主要海上貿易通道的控製,在歐洲成為與英,法,和西班牙並駕齊驅的強國。葡萄牙海軍在1509年大敗穆斯林海軍後,持續沿印度洋東進。在印度,波斯,中國廣州建立了貿易站,並在1557年在澳門建立了殖民地。 當然,第一個到達印度的歐洲人,偉大的航海家達伽瑪也是葡萄牙人。16世紀後期繼位危機和與西班牙的分分合合造成了葡萄牙王國的逐漸式微。如果葡萄牙有阿Q,絕對是可以拍著胸脯說:我祖上當年是很牛X嘀。我們從火車站出來後,沿河邊大道走了十多分鍾, 就到了市中心商貿廣場(Praça do Comércio)。  廣場對著塔古斯河呈U型,開口處是一個碼頭。U的兩個頂端各有一座高高的塔樓。 廣場中心矗立著何塞一世國王的銅像, 銅像的後麵是一座19世紀巴洛克式的凱旋門。再往後是兩座排列對稱的明黃色弧形大樓形成了“U”的底端,兩樓中間是奧古斯塔步行街。  大街的兩旁都是商店。這裏是商業中心。因為時間尚早,商店多未開門。商貿廣場一帶,過去曾是王宮所在地。1755年,一場大地震引發海嘯及火災摧毀了大半個裏斯本,所以現在的裏斯本,大都是經過水與火的洗禮後重建的, 可謂劫後重生。

裏斯本一個抓人眼球的地方是聖喬治城堡 (Caste la de S. Jorge)。該城堡位於全市最高的一座小山丘上,鳥瞰整個市區和塔古斯河。 公元10世紀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時,從摩爾人手中把它奪回。到該城堡,需乘有軌電車經轄窄的巷子宛延而上。下車後再穿街走巷走10多分鍾上坡路。 站在城堡上,裏斯本盡收眼底,藍天之下紅頂白牆,形成了一副色彩鮮亮的圖畫。城堡中,有若幹個中庭,庭中生有幾棵高大的柏樹,下午的陽光在地上撒下了斑駁的陰影。有叄叁倆倆的遊人,坐在城牆下的石凳上休息。此時此地,時間似乎停滯,人世間喧鬧仿佛也離得很遠很遠。晃忽之間,感覺穿越了幾百年的曆史。

 遊完裏斯本,晚上回到火車站準備返回馬德裏。在車站吃了飯後閑逛,見一商店內有印著有趣卡通圖案的文化衫賣。遂趨前向店員小姐詢問。店員小姐答這是著名葡萄牙詩人費南德。皮索阿(Fernando Pessoa)的詩。 當進一步問詩的內容時,店員小姐的英語就不大夠用了。覺得文化衫設計得有趣,盡管沒弄明白說得是什麽,也買了下來。回來用Google 翻譯,發現說得是“我之為我,不是因為我的身高,而是因為我的眼光“。 大喜。竊以為以後到斯堪德納維亞國家旅遊時穿上,在高大挺拔,玉樹臨風般的北歐俊男靚女前“氣焰頓時囂張了一半”(借用77級校友吳岫原的經典名句)。

第二天早上車到馬德裏,拎著行李直奔在市中心預訂的旅館而去。因時間尚早,又趕上是個周六,街上顯得比較冷清。到旅館後,忽然發現LD雙肩包的拉鏈兒已經被拉開了一半兒。猛然想起就在到旅館前,LD身後有倆個小女孩兒,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一付無辜的學生打扮。好在LD一慣警惕性強,細軟在包中深蔵不露,上麵放著裝有零食的槊料袋兒,所以沒遭毒手,有驚無險。 因為離入住的時間還有幾個小時,本打算放下行李先出去走走,可旅館前台說房間已準備好。於是便先辦了入住手續。進得房間一看,是那種房距近四米的老式房間,大理石地板,還有廚房區,櫃子裏鍋碗瓢盆一應具全。相當於美國的residence inn,為長期休假的客人偏愛。

在房間內略事休息後,再次尋路到馬德裏皇宮一遊。 這一次是買票進皇宮裏麵看看。 因為是周末,到了皇宮隻見買票的隊排了有三四十米長,於是趕緊找到隊尾排上。皇宮前的廣場上此時已經是忽漾忽漾的人群了。 不少孩子在廣場上追跑嘻戲。一個五短身材的漢子,一臉燦爛的笑容,用手風琴拉著歡快的舞曲。 前麵排隊的幾位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的節拍點頭頓足,恨不得當場來上一段兒探戈。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比起嚴肅內斂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來,這些血管裏流著拉丁血液的男男女女熱情四溢, 隨性奔放。 就是麵部的線條兒,也比那些深目高鼻北歐種族柔和許多, 更接近我族類,有親近感。待買了門票進入皇宮,感到與以前參觀過的皇宮不太一樣: 一是這是一個還在使用的皇宮,雖然國王王後不在這兒住,重大國事外事都在這兒舉行。所以比那些已成為博物館的皇宮有人氣。第二, 這皇宮內部是相當的金碧輝黃。西班牙當年在歐洲也是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在哈布斯堡王國統治下,西班牙在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在政治和軍事上統治了歐洲.  它控製的地盤包括美洲,東印度群島,歐洲法國和德國的領土,葡萄牙帝國(1580年到1640年間),以及在北非的飛地。這國家有見財起意的毛病,到了哪兒都愛把當地的真金白銀搜刮一空,打包運回。 那皇宮裏的金碧輝黃恐怕有不少是掠來的。 然而,突然的爆富卻造成了在西班牙乃至整 個西歐的高通貨膨脹。導至150年間物價上漲六倍,年均通脹率達到1.2%, 在今天美聯儲追求的最佳通脹率為2%, 可就當年的生產力水平而言1.2%可是超高通脹率,搞得有些民不聊生。

到馬德裏有一處去處很值得去:普拉多國家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館藏包括很多歐洲大師的作品, 如拉斐爾 (Raphael),魯本斯 (Rubens),倫勃朗 (Rembrandt),馮 戴克 (van Dyke), 波什(Bosch), 泰坦 (Titan),格瑞克 (Greco)。 但更為珍貴的是西班牙巨匠瓦拉司奎斯 (Velazquez), 哥雅 (Goya), 利波拉 (Ribera)的名作。有鎮館之寶地位的作品當屬瓦拉司奎斯的《待中淑女》 (“Las Meninas)。畫的是五歲的西班牙公主瑪格麗特 · 特瑞薩 (後來成了羅馬帝國的皇後,但22歲就一命歸西)及仆人們的肖像。這副作品被視為歐洲藝術史的裏程碑。在聽完“高大上“的錄音解說後,我的庸俗理解是以往宮庭肖像畫是“擺拍”, 所以裏麵的人物都是正襟危坐(站),呆若木雞。而這副畫是“抓拍“, 捕抓了人物瞬間的心理狀態。另一幅引人注意的作品是哥雅的姊妹作:裸體的瑪妎與著衣的瑪妎。這幅畫以模特對觀者“無恥地直視”而聞名。在當時被西班牙宗教法庭當作晦淫晦盜, 傷風敗俗的典型。 好在沒被掃了黃,否則後人則再無緣觀瞻。哥雅的這副畫在完成後,被當時西班牙的總理大臣曼努爾·果多伊懸於私人密室中六年之久。後被西班牙宗教法庭的偵探發現。該畫賣給了另一位西班牙貴族。教會當局沒收了果多伊的“淫作”,並勒令他和新的畫主人交代究竟誰是這些“淫作”的始做甬者。 這副被教會當局視為洪水猛獸的大作,大大開擴了公眾的視野,開當代歐洲藝術之先河。 最後想要聊的畫是格瑞克的《手放在胸前的騎士》。這副畫並不如前兩副有戲劇性和那麽多故事。畫中的主人公一臉憂鬱嚴峻的神情,同時還透著一股傲慢。像是嚴肅莊重版的唐·吉珂德。在暗背景下白流蘇飾邊突出了畫的重點-人物的臉和手。臉顯得特長,手顯得過大,看起來不符合人體解刨的比例。 然而,畫中的主人公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西班牙貴族經典形像 。其實,這副畫的作者並非西班牙人,而是出生在現屬於希臘的克裏特島的多米尼克斯·西奧多可普拉斯 (Doménikos Theotokópoulos )。  格瑞克隻是他由出生地而來的外號。格瑞克在威尼斯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後來先後住羅馬,馬德裏, 和特麗多(Toledo)。格瑞克是相當獨立孤行的一位畫家。他雖然身處意大利文藝複興的晚期(米開朗基羅去世時他十三歲),但他不甘於待在巨人的陰影之下。一次在回答如何評價米開朗基羅時他囂張地回應道:“他是個好人, 但他不懂得怎麽畫畫”。他的繪畫重想像與直覺,而對傳統中對尺度和比例的強調不屑一顧。 他宣稱色彩是繪畫中最重要並最難掌握的元素。有些文藝批評家認為他的繪畫對以後的表現主義(如蒙克)與立體主義畫派(如畢加索)有直接影響。   

在要離開馬德裏的當天,上午用僅有的兩個小時到市中心的睿退園(El Retiro Park)轉了轉。 與紐約中央公園類似,這個公園是馬德裏的綠肺, 雖然麵積僅為中央公園三分之一左右。 因為是周末,公園裏有不少遊人。跑步的,騎車的,散步的,讀書的,劃劃艇的,滑旱冰的,跳民族舞的,拉手風琴的,老祖母帶孫女喂鵝的,小夥子和女友約會的,不一而足,各得其樂。一片歌舞升平的平和氣象。俺遂妄改唐朝劉禹錫的陋室銘: 南歐陽光媚,西嵎民情欣。何“牙”之有?

  1. 裏斯本商貿廣場 (Praça do Comércio)(裏斯本)
  2. 在奧古斯塔大街街邊的點心店,這兒賣的蛋撻很好吃。(裏斯本)
  3. 到聖喬治城堡穿巷爬山的有軌電車 (裏斯本)
  4. 從聖喬治城堡(Caste la de S. Jorge)鳥瞰裏斯本市區
  5. 聖喬治城堡不遠的教堂廣場上彈一手好吉它的老人。其風度之優雅令人素然起敬。一直聽他彈了兩首樂曲:Romance for Guitar 和電影《教父》的主題樂。(裏斯本)
  6. 教堂白牆上的藍色mosaic 圖案,給人以非常幹淨的感覺 (裏斯本)
  7. 捷羅米諾斯修道院(Jerónimos Monastery)。 內有著名航海家達伽瑪的墓
  8. 夕陽下的阿爾穆迪納天主教堂(Cathedral de la Almudena)(馬德裏)
  9. 最後一縷夕陽的餘輝把白色的馬德裏皇宮染成了紅色。(馬德裏)
  10. 聖·米高爾市場內的熟食攤:各種火腿香腸臘肉目不轄接。攤主會放一些樣品讓顧客嚐
  11. 普拉多國家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馬德裏)
  12. 普拉多國家美術館旁的哥雅像 (馬德裏)
  13. 睿退園((El Retiro Park)(馬德裏)
  14. 14 & 15. 裏斯本桑塔·阿珀羅尼亞車站 VS 馬德裏查馬廷車站。 倆牙的經濟發展程度還是有差別。馬德裏查馬廷車站要現代一些,自動售票機很普遍, 一,二等艙的乘客有所謂貴賓侯車室。而裏斯本桑塔·阿珀羅尼亞車站基本是人工售票。我們轉了一圈兒後未找到貴賓侯車室。於是向售票員先生弱弱地問了一句“Sir,貴賓侯車室在哪兒?“。 他老先生漫不經心地回答:”嗬嗬,我們太窮了,修不起“。我大窘,覺得自己忒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