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慢慢行

旅行, 健身,讀書,畫畫, 音樂
正文

徒步大峽穀 —— 往返南緣

(2018-12-28 17:17:06) 下一個

八月三日和四日, 我們到大峽穀徒步。第一天從大峽穀南緣沿南卡巴布(South Kaibab) 步道下到穀底的幻影牧場,當晚在那兒的宿舍式旅館住一夜,第二天沿光明天使(Bright Angel)步道上行,回到大峽穀南緣。算是完成了一個宿願。

我們是從2016年開始徒步的。最初的契機是那一年一次多瑙河遊輪上,與同船的遊人聊天,有一位來自亞利桑那州的男士,提起徒步是他的愛好,他已經到大峽穀徒步過幾次。不久又聽我一高中的哥們兒兼插友說起他去大峽穀徒步,一天內完成往返南緣的全程。聽了後像驚蟄時複蘇的蟲,有了蠢蠢欲動的念想。此後的兩年裏, 開始在離家幾小時車程的範圍內找些步道來走, 在紐約州,新澤西州,康州,和賓州大大小小的山林中四處流竄。經過一年多的徒步,自覺著耐力有所提高,離圓大峽穀徒步的夢似乎近了一小步。

到大峽穀徒步的計劃是在2017年的夏天開始實施的。考慮當天內往返恐怕難以實現,打算在穀底的幻影牧場住一晚。上網發現訂那兒床位要提前13個月,於每月的第一天當地早八點打電話預定。床位一般是在一小時內售罄。於是我就在七月一日當地時間早八點打電話定床位,打了十多分鍾,一直占線。好不容易打通,被告知有一年後的八月三日有床位。大喜過望,立碼訂下,同時還在南緣的雷鳥木屋(Thunderbird Lodge)預定了一前一後各一晚的房間。一時竟忘了八月的亞利桑那州酷熱難當。等反應過來以後,有些懊悔當時怎麽沒想起來找個涼快點兒的時候。隻是覺得預定床位太困難,看一看再做打算。 轉眼間就到了今年六月,到了要訂飛機票的時候,便訂了票。雖然這最後的決心還沒下,但覺著至少咱們得到大峽穀溜溜,哪怕咱不下穀底呢。雖然嘴上這麽說,心裏明白隨著日子一天天接近,已經是到了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時候了。為了給自己打打氣,臨行前的幾個周末也假模假式地負重走上若幹英裏。 在臨行的前兩周,就開始關注大峽穀的天氣。如見到有陰天下雨的預報,即使是低概率事件,也歡欣雀躍。另外又根據網上徒步達人的介紹,陸陸續續地裝備一番,買了背包,頭燈,防腳打泡的襯襪(sock liner), 繃帶, 水瓶,電解質溶片,遮陽帽,能量棒,能量膠,Trial Mix 等。有一樣東西是買其它物品時稍帶買的,結果在後來證明巨有用,就是吸水毛巾(cooling towel)。這種毛巾可以吸收很多水分,且揮發慢,是大熱天戶外活動的防暑利器。

到了八月二日,一早乘班機從JFK飛鳳凰城,租車抵大峽穀。三個多小時的車程,到大峽穀已是下午四點多了。雷鳥木屋在公園內大峽穀南緣。 從屋內就可以看到峽穀的風景。旅館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清晨四點鍾在旅館前的車站有到南卡巴布步道口的班車,是為早起的徒步者準備的。當晚準備好背包後,就睡下了。第二天準時起來,出門到車站等車,發現已有幾位徒步者在我們之前到了。班車在四點半左右抵達步道口,此時天色一片漆黑,氣溫在華氏60度上下,一陣山風吹來,感到有點冷。大家戴好頭燈,開始走向穀底的行程。 有同車的一家四口,準備當天走的大峽穀的北緣。走得極快,不一會兒功夫就超出我們很遠, 變成了山穀中的幾點亮光。還沒覺得走了多長,就到了第一個歇腳點,驚歎頂(Ooh-Aah Point)。這裏距步道口大約1.5公裏,落差180米。 根據國家公園指南,這裏應該是景色開闊壯觀, 但當時依然天色如墨,除了腳下麵的路,什麽也看不見。於是吼一聲“哦-啊”, 喘口氣繼續下行。不久就到了第二個歇腳點,雪鬆嶺(Cedar Ridge)。此時天色漸漸轉亮。山穀從黑暗中漸漸顯現,呈現藍黑色。淡淡的霧自山腳下慢慢升起。我們停留一會兒照了幾張照片後就繼續下行。 南卡巴布步道基本上是沿著一條山脊向穀裏走的路,全無遮擋, 太陽出來後,氣溫會很快升。好在當天多雲,直到走過骷顱頂(Skeleton Point)後,太陽才從雲層中鑽了出來,把山崖塗上了一層金黃色。下一站是提示台(Tip off Point)。此地處於峽穀中的一塊平地-坦途台(Tonto Platform)的邊緣,是第一個可以窺視到克羅拉多河的地方。從這裏一路下到穀底,或許這就是提示台的名稱的由來?行至此,走了近六成的路,落差則剛超過2/3。在這裏稍事休息了一下,吃些東西喝了點兒水。 又上路了。越接近穀底,氣溫越高,停下來喝水的次數也越頻繁。這時候cooling towel派上了用場。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其實對體力的消耗來說,下山還是要小得多。但下山時對膝蓋的負荷更大,而且用不同的腿部肌肉,所以也不輕鬆。 好在眼見離克羅拉多河越來越近,有一線快要熬到頭的希望。 等到跨過連接克羅拉多河兩岸的懸索橋時,基本上呈現鬼子進莊前的狼狽相。過橋後在河北岸找了個石縫間的陰涼處坐下喝水休息。LD的狀況似乎更要差一些,由於在我的誤導下身上不透氣的長袖衣服很晚才脫,被捂出輕度中暑的症狀,出現輕度頭疼和惡心,兩腿肌肉開始痙攣。事後想想當時真是犯傻,背包裏的飲水喝了不到一半兒,明明可以用來澆到頭上身上,用以降溫,可當時一心急著想趕路,希望能在天太熱前趕到,就沒想起來。好在LD的意誌還是很頑強嘀, 咬牙繼續向一公裏外的 幻影牧場走。終於走到了!時間指著上午10:30, 距大清早從南卡巴布步道口出發的時間整整六個小時。全程近12公裏,算下來行走速度還不到2 公裏/小時,夠慢的!

此時在國家公園管理處外的溫度計顯示氣溫為95華氏度 (35攝氏度)。到公園管理處去登記,幻影牧場宿舍男女分住,每屋各五張上下兩層床, 並備有廁所和浴室, 還有空調。 這樣的宿舍男女各有三所,旁邊還散落著十幾所小木屋,每一間可住四人, 是供家庭租用的。 登記後就在牧場的食堂大廳買了兩杯冷飲坐下休息一下。 大廳裏擺放了6,7個大長桌,每張可供12 – 14 人坐。此時大半空著。 在這兒看到有明信片買,特別標明是由騾隊運到穀頂的,蓋上“由騾隊自大峽穀底郵遞”的印章。於是買了兩張明信片寄回家,填好後放到標有“Mule Mail”的皮包中。LD因為感覺不適,很快就回宿舍了。因為我們到的比較早,我回到男宿舍時屋裏還空無一人。便趁機洗了個澡,吃些東西,便上床休息。睡了一小覺後,別的舍友陸陸續續到了。每個新到的舍友都是輕手輕腳,即使說話也是壓低聲音,盡量不影響別人。休息到下午5:00左右,出門到四周走走,此時太陽已落到山崖的後麵,溫度計讀數是102華式度。 遠望大峽穀南緣,夕陽下一片金黃。5:30 晚餐開始,食堂大廳的幾張桌子全都坐得滿滿的。徒步客們來自世界各地,不少人有多次徒步大峽穀的經驗,也有我們這種初來乍到的菜鳥。坐在我們對麵的一位男士稱這是他第七次走大峽穀了。旁邊那一位更牛,他每年都來走大峽穀, 今年已有20年了!到了這兒,大家都是誌同道合的朋友,餐桌上下,宿舍內外,大家談得都是關於徒步的話題, 透著親切和熱絡。閑聊之間,了解到有一對夫婦(先生就是走過七次大峽穀的那位)準備在早上3點出發,從光明天使步道上南緣。於是約定同行。當晚收拾好背包後,早早就寢。

第二天清晨起床,天色如墨,打開頭燈,與那對夫婦會合後就踏上了上南緣的路。黑暗中經“銀橋”再跨科羅拉多河。疾行四十多分鍾後就到了第一個歇腳點,河濱驛站 (River Rest House)。 這一段路沿著科羅拉多河的南岸往西走,黑暗中聽得到淿淿的流水聲。雖然都是平路,因為走得急,感到略微出汗。喝了幾口水後繼續走。過了河濱驛站後,步道折向南,開始上山。下一段步道坡度驟然變阧,同行的步友警告我們到了魔鬼的螺旋啟瓶器(Devil’s Corkscrew),過了這段兒就好走了。我們開始時咬牙跟著走,但不久就感到跟不上了,越拉越遠。於是便高聲說要他們先往前走,不要等我們。魔鬼的螺旋啟瓶器名不虛傳,一連串的急轉彎,婉延上升。不到半英裏的路,垂直距離500英尺,平均坡度達19%。一路走走停停,走了好一會兒,路途一下變緩,天色也慢慢有點兒亮了。在朦朧的晨光中,盤旋而上的來路,依稀可見。此後的路途,相對平緩。接近印度花園(Indian Garden)時,山穀裏的植物逐漸多了起來,並有山澗流水。到印度花園時是早晨6:30。平均走速約2.5公裏/小時,至此天已大亮。我們到加水站補水,並順便把自己從頭到腳淋個透濕。就在坐下來吃東西喝水的時候,後麵又來了三位徒步者,中年人,中等身材,也坐下來休息。問起來他們比我們晚出來差不多一個小時。一哥們兒對另一位說:“如果你可以改變這兒的任何一件東西,你打算改變什麽?”那一位想了想說:“什麽都不變“。閑聊之間,後麵又來了一位穿著紅T恤,背個露營用大背包,杵著木棍兒的小夥兒。小夥兒操一口英音,問誰有多餘的電解質包,我們把自己多的給了他。聊起來後 發現小夥兒果然來自於英國,以前是英式橄欖球(rugby)隊員,後來摔傷了背就退役了。我們喝完吃完東西,就與幾位途友告了別,相約後麵的路上見。印度花園從距離上來說正好是整個路程的一半兒,  但高差還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路程,由兩個補水站分成大至等距離的三段:1.9英裏到三英裏站,1.6英裏到一英裏半站,最後1.5英裏到上南緣的光明天使步道口。從這裏往前走,海拔越來越高。因為身體的感覺還比想像的好,對上南緣有了充分的信心。行至三英裏補水站時,已經是上午九點過了。在這兒又遇到了我們離開印度花園不久就超過了我們的紅T恤英國小夥兒,他也在此休息。看起來我們的行走速度不比他慢多少。到補水站後重複以前的程序,用水把身上濕透,並把水瓶裝滿水。吃些東西後稍許休息一會兒,便繼續往前走。此時太陽已經高懸頭頂,氣溫漸漸升高。好在時不時有一片雲飄來,短暫地遮蔽了陽光,帶來片刻的陰涼。在國家公園提供的徒步指南中,強烈建議夏季徒步者不要在上午十點和下午四點間徒步, 以防中暑。雖然現在已經是上午十點以後,但感覺還可以行走。我們的經驗是頻繁地用水澆到身上頭上,用水蒸發達到降溫的目的,效果很好,基本上感覺不到太熱。同時經常停下來休息,不跟自己較勁。就這麽走走停停,一路走過一英裏半補水站,回望印度花園,已經變成了遠遠的山穀之中的一抹綠色。隨著離終點的距離越來越近,情緒越發高漲,疲勞也不覺得了。又經過兩道山門,光明天使步道口就在眼前。最後到達光明天使步道口,時間是中午12:30。行程約16公裏,厲時九小時十分鍾。終於完成了徒步大峽穀的願望。回頭遙望穀底,山下的步道,變成左右盤旋時隱時現,向遠處延伸一條細線。We did it!  與LD high five 慶祝後,到小賣部買了冰激棱犒勞自己。到大峽穀徒步的意外收獲,是發現徒步與人生的旅途有驚人的相似:看似十分遙遠的目標,一步步走來,不心急,不放棄。無論怎麽峰徊路轉,終究可以抵達目的地。

圖片 – A Chronically Photographic Journal

1. 8月3日4:30 AM 坐早班車到達南卡巴布(South Kaibab) 步道口。天色依然一片漆黑

?2.  太陽初升時的大峽穀3.   5:40 AM: 骷顱頂 (Skeleton Point)

4.   6:00 AM:金色陽光下山間小道

5.   6:40 AM: 盤旋而下的羊腸小道

6.   6:50 AM: 走了兩小時二十分鍾後,接近半程

7.   7:51 AM: 過提示台(Tip off Point) - 看到克羅拉多河了!

8.   8:45 AM: 路遇 在山道上擔任運輸的騾隊

9.   8:54 AM:遙望橫跨科羅拉多河的黑色懸橋 (Black Bridge)

10.   9:32 AM: 鬼子要進莊

11. 10:12 AM: 在穀底遇到的不速之客

12.   8月4日3:36 AM: 夜深沉,頭燈照耀下經銀橋跨越科羅拉多河

13.  5:36 AM: 剛剛走過魔鬼的螺旋啟瓶器(Devil’s Corkscrew)

14.  6:37 AM: 達抵印度花園。溫度計指針在84華氏度

15.  7:41 AM: 回首山穀,這麽遠的路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16.  7:43 AM: 遙望穀頂,感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7.   10:01 AM: 一英裏半歇腳站, 徒步客排隊灌水

18.  10:40 AM: 天青氣朗

19.  11:20 AM: 經過第一座山門

20.  12:26 PM:經過九小時的努力,徒步近十英裏,終於上了南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