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望東西

我心中有無數世界,願與你分享!
正文

來自深淵 11 & 12 一衣帶水競相爭

(2014-10-10 07:23:34) 下一個
11 大峽穀的秘密

早上,露水還沾在草尖,洪仔來到曬穀場邊上的牛棚。今天到洪仔家放牛了。


門一打開,一股臭烘烘的牛糞味就撲麵而來。洪仔忍不住打了個噴嚏,這味道實在太刺激了。

5
頭牛魚貫而出,最前頭的大公牛,身高體壯,牛角黝黑,凶神惡煞的樣子。村裏人稱之為牛王。牛王脾氣火爆,經常不聽話,還常跟吳家村的牛頭打架。兩隻牛低頭互相用角死死頂住,可以頂住一天一夜直到有一方受傷倒地為止。耕牛是村裏的寶貴財產,村民最怕牛打架這事了,可一但發生,沒有人敢上前牽牛。有大膽的村民用兩竹竿接在一起,前頭綁上火把,人遠遠地在把火把探到牛頭左右晃悠,然後牛才分開,或者一起朝這個火把人衝過來。總之,勸牛架是件高度危險的事情,跟西班牙的奔牛節”差不多。

牛王一出來,牛眼一瞪,哧哧地噴了口氣,一副就要頂上來的模樣。洪仔一驚,後退了一步,那個世界的莫比斯環嗡嗡直響,倏地發出一道金光。牛王隻覺腦袋突然狠狠地給針紮了一下,疼痛不已,差點跪了下來。如此幾次,牛王不由得老實起來,對眼前的放牛娃服服貼貼。以後村裏人看到洪仔騎在牛王背上都咂咂稱奇。

牛王後麵跟著
3隻母牛,還有一隻小牛犢,大眼睛,老是東張西望找吃的。洪仔最喜歡這隻小牛仔了,給它起了個各字:哼哼。

牛群一邊吃草一邊走,當太陽出來露水消失的時候,人和牛都已經在岐山坡上了。春天的太陽有點明媚,洪仔躺在山坡上給曬得暖洋洋的,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洪仔被一陣微涼的山風吹醒。他揉揉眼,四下一看,大牛都還在,惟獨不見了小牛啍啍。

啊,糟了?洪仔一骨碌爬起來,到處尋找。不知不覺,他一步一步尋到山另一側的大峽穀去了。

這個大峽穀是山峰一邊崩塌後被山洪衝涮而成,上方徒峭如刀削一般,隨時崩塌,下方深溝縱橫交錯,長滿一人高的蘆葦,平時人跡罕至。

在峽穀入口處,洪仔一眼就看到哼哼,他大喜,幾步衝上前,牽起哼哼,轉身就要走。突然,洪仔聽到峽穀深處傳來一陣陣微弱的混雜著男女急促喘息的聲

洪仔怔了一下,止住了腳歩。

12
一衣帶水競相爭

嘀嗒一聲,洪仔腦海裏不知從哪裏冒出一座灰黑色的山峰來。山峰旋轉了幾下就懸在半空停住了。啊,這不是岐山嗎
? 看,連大峽穀都有哩。

洪仔念頭一動,眼前的大峽穀景象唰地自動放大,象三維透視圖一樣,峽穀內一草一木看得一清二楚。洪仔看到深穀內整齊堆放著許多的圓木,上方是茂盛的草叢,人在峽穀外麵和上方幾乎難以覺察其中的秘密。聯係到前段時間滿山的樹木被砍,洪仔突然明白了什麽。

在成堆的樹木旁,有兩個鮮紅色的人影摟緊扭動。洪仔不明所以,但也看得心跳加快。他猛地眨眨眼,眼前的幻覺頓時消失了。洪仔拉著啍啍,倉促地離開了大峽穀。

回到家裏,洪仔把大峽穀的所見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後隻叮囑他什麽都別告訴別人,並警告他再也不要去大峽穀。“那裏有蛇精,會吃小孩的!”媽媽神色嚴肅,洪仔隻好半信半疑地點點頭。

短短幾個月,村裏家庭聯產承包製進行得如火如荼。分田分山分菜地,魚塘被小仁叔承包了,甚至連
村裏的大糞池也被大承包了1982年的夏天,注定了是四族村曆史上的一個分水嶺。

七月和八月是村民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節,因為既要收割第一季的水稻,又要種下第二季的秧苗。這一年夏天,
8歲的洪仔也非正式作為一名家庭勞動力參與了勞作。

首先是踩稻茬。大舅在前趕牛犁田,上一季割完稻子留下的茬有時會翻出水麵,這個時候就要洪仔用腳踩下去。其次是把一籮籮的秧苗拆開成小塊,然後分散放到田裏,方便大人插秧。偶爾也幫忙插秧,那可是非常累人的活。分開兩腳彎腰站在水田裏,左手拿著一大塊秧苗,右手撕下一小塊然後種在水田裏。要求高度適中,間隔適當,又要快又要好。洪仔隻試了半小時就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來,這個時候才明白媽媽有時罵人時說的“小人無腰骨"的道理。

洪仔的爸爸常年不在家,幸虧有大舅和二舅的幫忙,才能在最後時刻幫忙把晚稻種下。村裏大部份人家或自已出力或請人都在
8月份把晚稻種好了,除了銀婆婆。她自己種不了,又沒錢請人,最後迫不得已把田租給村尾的康師傅。康師傳答應交完公糧後剩下的返還四成給她。

分田到戶的確掀起村民種糧食的熱情,但似乎這一年的夏天也特別的炎熱,加上久旱無雨,連源頭在岐山深處的溪流水量明顯的少。正值禾苗生長期,家家戶戶都需要溪水來灌溉,用水就嚴重不足了。

王家村處於溪水上遊,吳家村在下遊,都靠這條小溪灌溉稻田,這溪水可以說是生存之水。某天不知是誰在王家村這頭築了土壩,小溪幾乎斷流,王屋默然,吳家大嘩。於是某夜不知又是誰扒了這土壩。兩天後土壩又在另一個地點築起,當夜又被扒掉。

吳王兩大家之間的明爭暗鬥終於在第三次扒壩時激烈暴發了。那天淩晨,吳村的大吳,天吳和青吳偷偷來扒壩,被暗中守候的大棍,二棍,還有康師傅家的康泰,康財出其不意地圍住,青吳被棍打傷。三人回村後糾集數十人,天亮時分帶著鋤頭鐮刀和扁擔殺氣騰騰地就往王屋而來。

王屋這邊早有準備,以天華和康師傅家的幾兄弟為首,也集合了幾十人,帶上家夥就衝上去了。

兩隊人馬在王屋村西石橋邊隔岸對峙,指手劃腳惡毒咒罵,祖宗十八代都被問候過。快到中午時分,村民越來越多,對罵愈加激烈,群情洶湧,一場百餘人的村民械鬥一觸即發。

這就是一衣帶水的鄉親們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