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

談天說地,記錄瞬間感想; 交友拜師,結識各路英豪
個人資料
正文

表親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

(2018-01-29 14:17:10) 下一個

表親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

我爸爸的姑媽嫁在福建晉江陳埭。提到陳埭,我外公的評價就是“擠死陳埭街”,因為陳埭的街道還沒有我們家寬。他說這話時,我們還住在一個寬不到兩米的小屋裏。在小小的陳埭,丁卻是一個大姓。爸爸的姑夫就是丁姓宗族中的一員。

丁姓宗族自言其氏族為阿拉伯王子後裔。陳埭丁姓起源於先祖賽典赤 . 瞻思丁名字中最後一個字。這個賽典赤就是今天翻譯為賽義德的Sayyid。在阿拉伯世界裏,Sayyid可不是人人都能冠以此名的。隻有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瑪與阿拉伯帝國第四任哈裏發阿裏的第二個兒子,侯賽因這一支係嫡傳才特有此尊號。賽典赤·贍思丁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第三十一世孫。穆罕默德的兒子們都沒有活到成年就夭折了,女兒的後裔就是穆罕默德最嫡係的後代了。陳埭丁氏可算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血脈後裔。

陳埭丁姓從一世祖遷入在泉州城,三世祖遷居陳埭並完全使用漢化姓,至今已有750餘年的曆史了。到了我祖父這一輩,丁氏已鮮有信仰安拉的。大多是信佛,少數是基督教。我祖父家裏信仰基督教,與之聯姻的丁氏自然也是基督徒。民國初年,祖父在陳埭傳教。當時,正大力提倡教育現代化,以學校取代私塾。祖父的繼父姓陳,可能在他的斡旋下,取得了陳氏族人的首肯,以陳氏祠堂為址,辦起了“求聰小學”。我的祖父擔任校長。主要出錢辦學的是三位丁姓族人,其中一位就是我爸爸丁姓表弟的祖父。“求聰小學”創辦至今已有百年曆史了。

照片攝於求聰小學,右二為本作者的祖父,時任求聰小學校長。

這是作者父親在相片背麵的字跡。手書中提到父親是作者的祖父。

改革開放後,陳埭丁氏下海經商,主要是在製鞋業。爸爸的表弟來上海推銷鞋子。他借了董家渡一所小學內的一間校舍,既是棲身之地又當儲鞋的倉庫。那時,他們的鞋子式樣時髦、質量也好,我穿著喜歡。不久,爸爸的表弟回去,派來了他的兒子在上海繼續工作。但是,爸爸的表弟終究不放心小孩一人在外,於是全部從上海撤回。爸爸的表弟沒有成為鞋業界的大佬。但是,今天國內鞋業大佬裏卻有許多是陳埭丁氏。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終於有機會去了的陳埭,拜訪了居住在狹窄小巷裏的丁姓表親。當時,他們家還是閩南傳統的舊式民居。前麵是會客的廳,正對門靠牆放著八仙桌。我們圍著八仙桌吃飯,桌上有地道的福建菜“赤肉羹”,一道用豬裏脊肉製作的湯。小黑豬兒們就在桌下自由地走來走去。也就是在那個時代,陳埭丁氏拿著他們的族譜,向政府爭取到了“回族”的身份。

泉州、晉江一帶漢化的阿拉伯人後裔還有郭、夏、金、蒲等。泉州作為海上絲綢的起點,自唐以來就聚居了一批阿拉伯商販。城裏有著目前現存的國內最古老的伊斯蘭教清真寺遺跡,清靜寺。唐朝末年,黃巢作亂時對廣東、福建一帶的番人清洗,屠殺了一大批阿拉伯人。宋元時,又來了一批。尤其是到了元朝,阿拉伯人屬於色目人,地位升高。阿拉伯人蒲壽庚還被委任為福建行省中書左丞,終元代一朝,蒲氏家族掌控海上貿易,獨霸市舶。

清靜寺遺址俯瞰

蒲氏家族是遜尼派穆斯林,他壯大的同時,排擠了什葉派穆斯林,引起後者不滿。什葉派穆斯林於是在元末群雄競起,各路叛亂此起彼伏的背景下,也組織了一個稱為亦思巴奚(sepâh)的軍隊。後來這支軍隊控製了泉州、壓製了遜尼派;進而插手了福建朋黨間的政治鬥爭、參與了興化的鄉族內戰;最後與省政府直接對抗了,結果被定性為叛亂,由元將陳友定平定。這就是亦思巴奚兵亂。前後長達十年,波及泉州、福州及興化等地方,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大批喬居穆斯林逃離。到了明朝,蒲氏就更是倒楣,不僅蒲壽庚被挖出來鞭屍,其活著的後人皆被充軍流放,為娼發奴,並永不得登仕籍。

明清兩代閉關鎖國,不再與外界通商後,包括阿拉伯人在內的外國人就不再來了,留下的在明朝的同化政策下或主動或被動地漢化了。我們今天看清朝剃發易服中“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充滿血腥。明朝的同化政策也不見得懷柔。朱元璋曾口諭“瞳異色,發異色,盡屠”,據記載,在洪武元年,共殺了80多萬色目人,閹割了60多萬。下西洋的那個鄭和就是被抓來閹割的穆斯林後裔。“洪武五年,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國,許與中國人家結婚姻,不許與本類自相嫁娶,違者男女兩家抄沒,入官為奴婢。其色目欽察自相婚姻,不在此限。”“違者杖八十,男女人官為奴”。

丁氏遷入陳埭,當時的陳江時,正值元末陳友定平亦思巴奚戰亂。平亂也有擴大化,見到長得高鼻窅目者就殺。所以丁氏從泉州遷入陳埭,由經商改耕讀,實為避難。陳埭丁氏從泉州一世祖起就和漢人通婚了,基本上世代都是與漢人通婚的。但是在起初漫長而又艱難日子裏,他們始終保留著阿拉伯穆斯林的習俗。

陳埭丁氏的完全漢化發生於明嘉靖至萬曆的短短幾十年之間。丁氏十世祖丁衍夏《祖教說》記錄了這一變化過程。“吾家自節齋公而上,其遷所自出,俱不得而詳也。由其教而觀之,敦乎若上世風氣之未開然也。如殮不重衣,殯不以木,葬不過三日,封若馬鬣而淺,衰以木棉。祀不設主,祭不列品,為會期,日西相率西向以拜天。歲月一齋,晨昏見星而食,竟日則枵腹。薦神惟香花 ,不設酒菜,不焚楮帛。誦清經,仿所傳夷音,不解文義,亦不求其曉,吉凶皆用之。牲殺必自屠而後食,肉食不以豚。恒沐浴,不是不敢以交神明。衣崇木棉不以帛,大率明潔為尚也。夏稚年習見如此。厥後,殮加衣矣,殯用木矣,葬逾時矣,衰麻棉半矣,祀設主矣,封用壙矣,祭列品矣,牲務肥腯矣,天多不拜矣,齋則無矣,牲殺不必出其屠而自殺矣,衣以帛矣,交神不皆沐浴矣,酒果設矣,棉帛焚他神矣,祀先則未用也,香花之薦猶故也。今則祀先有焚棉帛者,牲殺不必自殺與其屠者,衰皆以麻無用棉者,葬有逾十年者,吉凶有用黃冠浮屠者,食有以豚者。”

丁氏祠堂,中間的匾額寫著“陳埭萬人丁”。祠堂內不僅供奉著丁氏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目前更兼博物館的作用,有穆斯林文化的文物、文件展出 。

丁衍夏看到的變化是,小時候族人不吃豬肉,宰牲由阿訇主持的;後來,族人自己殺牲吃肉,也不要阿訇了;現如今也吃起豬肉了。

在與漢族通婚的漫長過程中並沒有改變的穆斯林習俗,為什麽在這短短的幾十年間迅速漢化?莊景輝在其學術論文《陳埭丁氏回族漢化原因的探討》中指出那就是讀書進仕。明嘉靖、萬曆年間,九世丁自申、十世丁日近、十一世丁啟濬,三世連登入仕,士大夫之禮於是被迅速引進、強調並完全替代了穆斯林習俗。食豬肉據說是皇帝恩賜丁啟濬的,於是丁氏食豬肉也就成了“禦賜豬肉”。

近來,剪頭巾一事,網上議論沸沸揚揚。突然想到,俺也有一門回回親戚,是以記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Diana-Su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舊時王謝堂前燕。風水輪流轉,皇帝輪著做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哇,名人啊,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