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兩本愛情小說,一本是中國的《第二次握手》,另一本是外國的《簡愛》。前一本書告訴我婚姻、戀愛中,比激情更重要的是愛的承諾。後一本書則告訴我永遠不以尊嚴為代價來換取愛情。
貧苦出身的簡愛終於贏得了她所追求的來自羅切斯特的平等之愛,盡管他們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當他們正在教堂舉行婚禮的時候,梅森出現了。他宣告這場婚姻存在障礙,他的姐姐,羅切斯特的合法妻子還活著。接著,簡愛見到了這個無法和社會交流的瘋女人,也明白這個瘋女人和她的戀人,羅切斯特的婚姻已名存實亡。雖然,羅切斯特提出不必理睬世俗偏見,求簡愛和他在一起過有實無名的夫妻生活。但是,簡愛還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戀人的提議。
如果簡愛和羅切斯特以夫妻的名義生活在一起,簡愛不僅可以脫離貧困、獲得社會地位,而且還可以享受兩人間真摯的愛情。但是,簡愛沒有以愛的名義選擇做一名“情婦”,盡管她完全有資格這麽做。簡愛絕對不是屈服於世俗價值觀的弱者,否則她後來不可能因為沒有愛情而拒絕表哥的求婚,拒絕成為一名傳道者的妻子。簡愛是追求愛情的,但是在愛情和尊嚴之間,簡愛選擇了後者。她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羅切斯特。
小說給了簡愛一個無比圓滿的結局:簡愛得到一筆豐厚的遺產,她決定去探訪羅切斯特。結果發現瘋女人把房子燒了也死於火災,羅切斯特的眼睛在這場事故中失明了。簡愛嫁給了成了盲人卻恢複了自由身的羅切斯特,他們婚後住到了羅切斯特的另一所大房子,並生了個兒子,不久羅切斯特的眼睛複明了。
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的結尾顯然更簡潔。簡愛聽從內心的召喚,回去看望羅切斯特。結果發現房子燒了,瘋女人也死了。羅切斯特的眼睛雖然失明了,卻回到了單身的狀態。於是,簡愛決定留在羅切斯特身邊,永不分離。
比起小說的圓滿得失真的結尾,我更偏愛電影的結局:沒有巨額遺產、沒有另一所大房子、沒有兒子、也沒有羅切斯特的康複。沒有這些,簡愛仍然決心留下和殘疾的戀人長廂廝守。突顯她樸素而又純潔的動機:愛與尊嚴,也更符合人物的個性。
雖然,有評論指出作品過於激進,是對傳統人世及神學權威挑戰。故而有明顯的反基督成分。但是,從孤兒院長大的簡愛身上,我卻看到了聖經裏對愛的教導: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愛,是形而上的,一千人有一千種解釋,於我,愛,一定是讓我心溫暖,帶來希望和憧憬的。
而這樣的愛,我們又有幾人能真正的相信,又能真正的懂它?
-欣賞好文,謝謝你花了時間寫下了這些,謝謝你!
婚姻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奢侈的生活並不能使婚姻更美滿幸福。所謂保暖思淫欲,最是無情帝王家。婚姻中最重要的是共同的價值觀,就是有共同語言、誌同道合。
簡愛肯定不是一個狂熱的宗教徒。相反她卻是如您所言的一位熱愛生活,追求愛情的女性。
可能當時是反宗教的,當時的宗教要人“克己複禮”,“存天理、滅人欲”,獻身宗教。
但是,從聖經本身來看,它並沒有要世人如此行。反而,它提到了,如果夫婦雙方一方信教、另一方不信,如何相處。也勸人如果不能獨身的,要結婚。分房禱告結束後,要同房,免得受到誘惑等等。所以我覺得簡愛身上彰顯了聖經對愛的教導。
簡愛為我們詮釋了聖經裏這段話的生活意義,尤其是“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喜歡不義”。
現在經常可以看到的社會新聞就是,某大佬的四房太太如何爭寵,爭奪家產。某女子如何從娛記,打敗無數美豔而又高學曆的情敵,獨霸大佬,獨霸萬貫家財。
我們的輿論導向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