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一對美國夫婦吃飯,席間談到料理裏的大蒜。太太於是說,我是德國人,他(她的丈夫)是意大利人……我不覺莞爾,他們都是幾代的美國移民了。看來不獨我們華人是這樣對待籍貫的。籍貫有點像文書裏的水印,不管表麵怎樣呈現,隱隱地透露著與地域相關的個性、習慣……我的舅舅、阿姨都和上海生長的對象結婚。但是,提到他們,都會用原籍來講。廣東姨夫吃得少、吃得精。什麽上火,什麽去火,有一套講究。他喜歡擺弄電器、相機。上海本地人姨夫家吃得濃油赤醬,味道重。他愛好木工、能做泥水活。無錫人舅媽是尊菩薩、性格糯儒,好說話,家裏的菜偏甜。山東人舅媽就潑辣得多了,她也是家裏唯一發得好包子、饅頭的。
剛在美國工作時,實驗室來了個從國內來的訪問學者。一見麵,我就用普通話寒暄:“您是哪裏人?”她也用普通話幹幹脆脆地回答我:“上海人。”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我馬上熱絡地換成上海話和她攀談起來。結果,失望地發現,此君既不會聽也不會說上海話。也許,從我的表情裏讀到了疑惑,她馬上解釋說,她生長在甘肅,然後在西安讀大學,又去了廈門做研究生,最後在上海工作,已有一兩年了。哦,原來如此。以前隻知道上海戶口吃香,沒想到“上海人”曾幾何時也成了可以炫耀的品牌商標,就像早先的蛤蟆鏡和西裝袖口上故意留著的標簽。
記得我先生、當時的男朋友把我介紹給他的一位表姐時,說“她是福建人”。交談幾句後,忽然他表姐話鋒一轉,對我說,“你就是上海人。怎麽這麽搞?我還以為你是從福建到上海來讀大學的”。聽得我一愣。我的戶口本“籍貫”這一欄從出生起就一直填的是“福建”。各種表格“祖籍”這一欄我也一向老老實實地填的是“福建”。我的父母也一直告訴我,我是福建人。所以,我一直認為自己是福建人。表姐對我的定位讓我一下子覺得自己冒充的福建人慣犯。現在想來這位表姐一定是為我好,所有的外地人在上海人眼裏都是“鄉下人”。“醜小鴨” 混在鴨群裏,再醜也是天鵝,哪能自稱是“小鴨”?
看來這位表姐可能隻知道她的祖母出生於江蘇淮安,生前一口地道的淮安話,卻不知道祖母的署款總是“浙江上虞羅氏”。祖母的高祖父一輩已經離開祖籍地浙江上虞永豐鄉,祖母的父輩羅振玉也是出生於江蘇淮安,但其書畫的落款一般總是“永豐鄉人”或“上虞羅振玉”,不忘鄉裏也算是一種古風。而真正按祖籍算,這位表姐倒還是個“福建人”。
我有個生長在上海的閨蜜,祖籍廣東。她讀到一封親戚從菲律賓寄來的信,信中報喜說孩子要結婚了,對象是廣東某地人。當時她對我感慨道,都在國外這麽多年、這麽多代了,還以廣東某地人自居。我當時還沒有出國,不過當一個故事聽聽。現在回想起來,倒是有一番說不出的感觸。
我不由得聯想到李登輝。此李登輝非彼李登輝,他是複旦大學第一任校長,也是複旦大學任期最長的校長,至少有26位中國大學的校長是在他任教期間受教於他。對他的介紹,一般是:字騰飛,福建同安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出生在印度尼西亞的第七代華僑,他的祖先在清康熙年間就下南洋定居在印尼了。這位1905年來到上海,1947年病逝於上海,被複旦師生親切地稱為“複旦保姆”的李登輝,生前曾經說過這麽一句話:“我歸國後,一生旨在複旦,一生隻當複旦的教授,一生隻做複旦的校長。” 注意到了嗎?他把來中國稱為“歸國”。他大概是在外僑居時間最長的“海歸”了,沒有之一!
先生早已歸化成美籍,我還保留著中國國籍。曾經和他開玩笑,我是不是現在也是外嫁了?我們也算是跨國婚姻了。潛水跨坦時讀到一篇文章。說的是吃年夜飯了,想起了逝去的祖輩。祖父曾帶著作者隔海向南,遠望唐山(中國大陸),吟誦,“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希望將來建交後,孫女能去唐山看一看。有人讚歎作者在海外長大,中文卻如此之好。馬上有跟貼代作者回答道“她是新加坡人,不是中國人”。這個“不是中國人”讓我頓時覺得真是畫蛇添足。這位跟貼者在跨坦玩,估計也是個外嫁,想來保持中國籍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此,她豈不也同樣“不是中國人”了嗎?
按照祖籍算,我是福建人,可偏偏尷尬的是我的福建話還沒有英語流利。在美國呆了15年餘,如果現在有人問我“你是哪裏人?”我大概真需要好好想一想。“福建人”,“上海人”,“中國人”,“美國人”都算得上,又都算不上。我到底是哪裏人呢?
街上充滿了各地鄉音的廣東話,她/他們一定是認為
自己是香港人的.
祝過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