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燼之靈

酷愛讀書,對曆史、政治、軍事、經濟有著濃厚興趣,涉獵多個行業,隨時隨地汲取各類信息,交友廣泛。本博主要為博主原創各相關話題
正文

馬年大戲之“二馬逐鹿”

(2014-02-21 16:44:31) 下一個

2014又是一個馬年,對於整個互聯網行業來說,注定將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馬雲、馬化騰“二馬”來說,今年更將是決定鹿死誰手的關鍵一年。鑒於馬雲同學年長7歲,姑且稱其為“老馬”,而馬化騰同學則為“小馬”。

先說馬雲,作為全球互聯網巨頭中屈指可數的非技術出身的創始人之一,他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互聯網行業一個非常特別的勵誌人物。雖然阿裏巴巴早年靠B2B起家並始終將其作為主營業務之一發展,但真正幫助它從眾多網商平台中脫穎而出的恐怕還要提它後來發展起來的B2C(天貓)、C2C(淘寶)和支付寶。

分開看阿裏的幾大主營業務,賴以起家的B2B雖然英雄遲暮,卻依然頑強地扮演著中流砥柱的角色。03年誕生的淘寶幫助阿裏一夜成名的同時,帶來了大量的廣告收入和現金流,並最終將高富帥ebay逐出中國。然而2011年著名的“十月圍城”事件後,老馬痛定思痛,認識到土豪(企業主)果然還是比屌絲(個人商家)要更好打交道些,由淘寶商城演變而來的“天貓”品牌由此橫空出世,成為阿裏集團新的主要利潤增長點。如果說淘寶幫助阿裏成為了一顆閃耀的新星,幫助它實現“超神”的則非支付寶莫屬了。支付寶與淘寶互相成就了彼此,也使阿裏超越眾多網商邁入互聯網金融這一更高境界。也難怪3年前老馬同誌舍得一身剮也要把支付寶從B2B上市公司中剝離出來,並最終間接導致了上市公司的退市。

如果說柳傳誌、牛根生、史玉柱、任正非他們無疑都是創業者心目中的偶像,馬化騰和他的企鵝帝國則注定會成為一個傳奇。當然,討厭小馬童鞋和騰訊的人非常非常的多,而原因之一,就是騰訊實在是太會從我們手裏賺錢了。

話說98年底騰訊成立不久後模仿ICQ搞出了OICQ,也就是後來的QQ,和其它眾多互聯網公司一樣,由此踏上了邊討錢、邊燒錢、邊積累用戶的漫漫征程。在很多早期互聯網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最難的一步往往不是如何增加用戶數量,而是如何開發出成功的盈利模式。很多創業公司都在看似永無止境的燒錢過程中最終為投資人所拋棄。騰訊成立的前幾年時間裏也是看著數以萬計的用戶無處下嘴,幾度山窮水盡,直到03年靠QQ秀挖到第一桶金才找到了土雞變鳳凰的感覺。所謂厚積薄發,積累了大量用戶資源的騰訊由此一發不可收拾。當騰訊股價從04年的3.7港幣一路漲到06年的18港幣時,股民們開心地數著手中的鈔票;當06年的18港幣變為08年的70港幣時,網上是一片“30塊比較合理”的聲音;09年股價到達150港幣時,人們瘋狂了;當它13年年中漲到350港幣時,大家驚呼“太高了不可持續”;而就在幾天前達到580港幣的價位,市值達1000多億美元時,已經無話可說的我們隻能去調侃下01年以1200萬美金賣掉騰訊20%股份的李大公子了。在1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小馬哥在國內即時通訊領域打敗了老前輩ICQ和老大微軟家的MSN,用QQ群打敗了新浪網易聊天室,靠QQ遊戲打敗了聯眾和邊鋒,在網遊領域力壓盛大。在PC時代,憑借QQ奠定的巨大活躍用戶基礎,騰訊成為了一個枝繁葉茂、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帝國。而微信的成功又即將幫助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續寫這個傳奇。

簡單看完兩家的輝煌曆史,回到今時今日的較量中來。前兩年,如果說起阿裏巴巴的主要競爭對手,人們首先想到的無非是三天兩頭大打價格戰的京東、蘇寧乃至國美而很少有人會聯想到騰訊。直到馬年微信紅包漫天飛舞、微信公眾號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之際,眾人才如夢方醒,原來打開了商業化大門的騰訊,才是所有人最最可怕的對手。一時間,一個新的熱門話題躍入人們的視野----“BAT(百度、阿裏、騰訊)如何對決O2O(Online to Offline)”。

O2O是在B2C基礎上,結合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演變出來的一種商業模式。區別於網上購物為主的傳統B2C模式,O2O更主要的商品是通過線上購買的各種線下服務。舉例說,用手機軟件打車、買電影票、訂餐等,在第三產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它的商業潛力甚至超過以實物購買為主的傳統B2C,C2C模式。當然,也有很現實的一點,就是在傳統B2C領域,阿裏憑借成熟平台、消費者習慣和支付寶共同構成的巨大優勢令任何對手都顯得舉步維艱。不過最近的一條消息是說騰訊有意入股京東,雖然前景難料,但如果此項合作成真,對阿裏的傳統B2C業務無疑將是一項重大挑戰。

回到O2O上麵,這種商業模式簡直就是為移動互聯網時代量身打造的。3G網絡的成熟和4G網絡的建設大大促進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這個平台的商業化提供了幾乎無限的空間。而說起移動互聯網平台,當我一夜之間發現電話簿裏的朋友們十之八九都有了微信的時候,就意識到,這裏已經是騰訊的天下了。騰訊更恐怖的一點在於,它在社交領域的絕對優勢一經確立後,出於習慣性,一切以社交為目的的SNS、BBS和其它類似平台都間接成為了它的義務推廣。而今日在用戶總數上麵臨天花板困境的騰訊,也不得不通過其它創新增加用戶活躍度和擴展商業化應用範圍。

有互聯網專業人士曾經指出,百度、淘寶、騰訊三者分別代表了信息、商務和關係這三個互聯網發展上不同的三個維度。而我們知道,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關係構成了大部分人生活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基礎,以這個維度為基礎向另外兩個維度發展,要比以其它任何一個維度為起點容易得多。
 
如今的O2O尚處於起步階段,不僅提供的內容十分有限,對於無線支付的安全性也存在著廣泛的質疑。盡管如此,大家對這個領域的前景一致看好。互聯網時代一夜十年,落後一步便是萬劫不複。於是我們就看到各種不計成本的跑馬圈地,這不最近這幾個不差錢的土豪們正借打車軟件這一相對成熟的應用大打價格戰爭奪用戶呢。

再說說今年的另一個火熱名詞----“互聯網金融”吧。這個話題很大,在這裏不打算談得太深,主要還是圍繞“二馬”的角逐來說。近期的阿裏餘額寶vs騰訊理財通,乍一看都是天上掉餡餅的節奏,可別管吹得多麽天花亂墜,其實對客戶來說本質上和銀行賣的理財產品是一個性質。這些說白了還是賠本賺吆喝那一套,勝利者不但可以搶占未來互聯網金融這個全新領域的製高點,還可以間接使自己的支付工具勝出,從而在O2O領域重演當年支付寶與淘寶琴簫合奏的故事。

在這場對決中,騰訊擁有龐大穩定的用戶群體、強大的營銷技巧和多樣的盈利模式,幾乎是做什麽火什麽。而阿裏則擁有成熟的商務體係、用戶體驗和支付係統,還有雲計算領域提供的技術支持,鹿死誰手,亦未可知。不論結果如何,2014我們都注定將看到一場兩大強者間精彩的巔峰對決。

更多內容參見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14831182

最後是一些供參考的近期相關重大消息:
1.    國外和微信類似的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 在2月20日被Facebook以19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
2.    2月19日,大眾點評確認騰訊將入股20%,成為騰訊近期在O2O領域的重大動作之一
3.    2014年1月,阿裏巴巴正式進軍身為騰訊腹地的手遊市場,挺近大別山
4.    2013年第四季度阿裏巴巴淨利潤超越百度騰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