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燼之靈

酷愛讀書,對曆史、政治、軍事、經濟有著濃厚興趣,涉獵多個行業,隨時隨地汲取各類信息,交友廣泛。本博主要為博主原創各相關話題
正文

世界紛亂,東看香港,西看歐洲

(2014-10-03 15:27:08) 下一個

這段時間比較犯懶,可以說幾句的事情其實還是蠻多的,即使不考慮九一八和十一這類每年都有的日子,阿裏巴巴赴美、Iphone6上市、香港占中、烏克蘭衝突和結束不久的蘇格蘭獨立公投這些也都有得一聊。本來有朋友提了幾次了 ,這次是打算重點聊聊歐洲的,不過看這兩天幾乎全世界都在談香港“占中”,談歐洲前也先聊幾句這個吧。

最近不少人在網上熱議,“占中”到底會不會成功。說實話,其實屁大點地方的這點事情聊好幾次了,真的蠻無聊的。不過考慮到有些人還在期待著什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類的癡話,就再費兩句口水吧。“占中”成功的定義是什麽?如果隻是開個個把星期的全民Party,然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發表一通所謂獲勝感言,那好說。可如果是想讓中央在特首候選人問題上讓步,甚至撤回人大常委會已經做出的決定,三個字,沒可能。

主要理由明擺著的,首先,無論是從幾千年曆史還是近65年的曆史來看,中國的中央政府都沒這個傳統。發白皮書時我就說了,從這一刻起,中央政府與香港反對派再無妥協可能,而且雙方越對立就越不可能給你們這些反對派上台的機會。第二,香港和大陸的聯係和所謂骨肉親情早被近些年來香港人自己不懈的折騰給人為的切斷了。總不能昨天還罵著大陸的都是垃圾、蝗蟲,今天就指望這14億“人民”和“同胞”搖身一變來聲援你們把?既然擴散不到大陸,鬧得再大也沒用。
 
簡單點說的話,做決定的人在北京,抗議遊行的人在香港,這點無論和25年前的天朝還是東歐、中東的顏色革命都有著本質的不同,離了這些,香港一地再怎麽鬧,對中央政府來說也是無關痛癢。更何況西方國家除了道義聲援和背後搞點小動作外,也沒本事像對東歐小國那樣明目張膽地到香港大街上來給反對派派錢派糧支持,這就使抗議示威的持久性很受影響。

還有不少人擔心武力鎮壓,要我看,中央甚至都不屑於為此動武,明擺著上海已經瞄準了替代香港這一目標開始衝刺了,我其實都不用理會你香港,扔那裏自生自滅就夠了,離了大陸的支持,香港真的什麽也不是,鬧得越大,自己死得越快,而且時間一長,日常生活受到了實打實影響的香港普通市民,在選票和麵包的重要性比較上,恐怕也會重新有一番認識。

話說港府也真是萬年豬隊友發揮穩定,上來第一天就搞什麽催淚瓦斯,既控製不了局勢,又平白幫反對派爭取到道義優勢和一堆中間派的同情與支持。其實中央的大原則很簡單嘛,單純的示威遊行直接無視,除非哪天形勢惡化到開始衝擊占領政府機關、社會治安失控、打砸搶燒橫行了,再名正言順地武力戒嚴。不過從古今中外的鬥爭經驗來看,真到了那一天,反對派頭頭腦腦們早就躲在後麵安排好了自己的退路了。

至於那些罷課的炮灰學生,實在是幼稚到極點,知識是你自己的,罷課的損失也是你自己的。說得難聽點,為無聊的政治勢力所煽動而罷課這種做法,比去日本使館前切自己手指的棒子還要弱智。政治本來就是個少數無恥者將多數無知者玩弄於鼓掌之中的遊戲,十幾歲乳臭未幹的娃們投身這種遊戲,和廣大散戶懷揣暴富理想怒闖A股基本屬於同一種情況。看看下圖這種字都沒認全的娃被拉上街來舉什麽政治標語,反對派的節操還真的是夠無下限的啊。
 
這無聊話題談了好幾次,近期不打算繼續了,既然事情鬧到今天這個地步,不管理智的人們願不願意看到,最後恐怕還是會以暴力對暴力的結果收場,因為反對派的頭頭們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引用某著名柴姓女領袖25年前的話:“我們要的就是流血!”

所以呢……隻能嗬嗬了,各位坐看結果吧。

下麵聊聊歐洲。這個話題和前麵的香港其實沒什麽關係,隻不過想聊歐洲這個是早計劃好的,又懶得另開一篇了,索性就放一起吧。考慮到歐洲國家眾多、情況複雜,篇幅有限的情況下很難有個係統的闡述,既然是頭一次聊,還是以發散式的閑聊為主。

和問題多多卻處處充滿朝氣、生機勃勃的帝都相比,歐洲的城市就像一位位沉悶而衣衫襤褸的老人,無論是建築物、車輛還是各種公共設施,處處透著老舊破敗之感,而且這種感覺越往南走愈發明顯。不過作為資本主義發源地和當今資本主義兩大中心之一的歐洲,在外表破敗的背後,仍然有著足以令其引以為傲的資本,從他們城市管理、政府運作的細節中,仍能透射出他們在經驗和理念方麵深厚的曆史積累,而這種軟實力的優勢,更甚於資金和技術方麵的一時長短。

民以食為天,今日歐洲種種問題的根源還是在經濟二字。與美國不同的是,西歐主要發達國家多年來一直實行的是自由經濟+高稅收+高福利為主的分配模式,在全球整體經濟向好的形勢下,曾幾何時讓人感歎這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不過要我說,西歐的這種高福利模式終究是不可持續的。就像能量守恒一樣,有人收錢就要有人掏錢。從個體的角度來說,以養老金為例,多數人對整個社會福利體係的貢獻是遠遠小於其收獲的,而填補這個差值的主要手段,一是需要源源不斷且數量持續增長的新鮮勞動力加入這一體係,二是需要有蓬勃向上的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為福利係統提供增值渠道,三是靠經濟、政治、軍事等手段直接或間接從外部進行掠奪。當全球性經濟危機到來時,前兩條同時被廢,在第三條上歐洲又沒有美國那樣一超獨霸的軟硬實力,福利水平的下降便不足為奇,於是也就有了各國接二連三提高退休年限的情況。即使是在法國這樣成熟的民選社會,政府也完全顧不上了民意洶湧的反對。而且不但右派政府這麽做,左派上台後同樣要如此,因為不這麽做,整個社會福利體係就要破產。家底厚實的西歐尚且如此,東施效顰的同時還受雙軌製困擾的中國福利體係長期掙紮在破產的邊緣,便也不足為奇了。

由於經濟恢複緩慢,歐洲各國普遍麵臨巨大的就業壓力。一個個來說的話,西班牙、葡萄牙自08經濟危機以來長期掙紮在破產邊緣,國民大量流往法、德、瑞等國尋找生計。西班牙的適齡青年人失業率一度高達50%,整個社會經濟在崩潰的邊緣徘徊。這種背景下,無論當地政府還是老百姓,都把目光移向了當地相對經商的華人移民身上,這幾年各種明裏暗裏排華仇華辱華的事件屢見不鮮,如果不是因為今日的中國影響力早已今非昔比,難保西班牙華商不會遭到昔日猶太人那般的下場。不過從近幾個月的消息來看,在全球經濟整體呈複蘇趨勢的情況下,西班牙的情況也算是暫時略微有所好轉。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受蘇格蘭獨立公投的鼓舞,以巴塞羅那為首府的加泰羅尼亞地區宣布將於11月9日舉行獨立公投。作為西班牙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的加泰羅尼亞地區的重要性遠甚於天寒地凍的蘇格蘭對大不列顛的作用,而且民調顯示多數當地居民傾向獨立,於是很自然的,我們就看到西班牙憲法法院急匆匆跳出來阻止了這項公投。

而在隔壁法國,奧朗德為代表的左派上台這兩年,交出的成績讓法國人很不滿意。加稅政策得罪了富人,延長退休年限得罪了普通工薪階層,經濟遲遲沒有起色更是令整個社會一派失望情緒,甚至一度出現了懷念薩爾科齊的風潮。客觀來說,從全球範圍來看,左派政府受天然屬性的影響,通常在國家經濟上的表現普遍不如右派。法國政府麵對如此困境,不得不使出以貪腐罪名起訴薩爾科齊這樣的手段來對右派勢力有所壓製。

在當今歐洲經濟一片肅殺的大形勢下,德國和瑞士基本可以算是兩個情況相對較好的典範。瑞士雖然由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和羅曼什語四個語言區組成,但由於德語區麵積和人口居絕對多數,在整體國民性上與德國十分接近,甚至很多人認為純正傳統的瑞士人往往比德國人更加刻板認真。作為兩個以科技和高端製造業為專長的代表,和其它很多懶惰的歐洲人相比,瑞士人和德國人普遍更加勤勞,以至於給自己多發福利和多休年假這樣的提案屢屢在瑞士全民公投中遭到投票否決。瑞士雖然5年前加入了申根條約,邊境開放,但以貨幣為代表,在經濟上仍然保持了很大的獨立性。不過近年歐盟已經放話,明確指出最終趨勢應當是瑞士完全、徹底地融入歐盟。從這個角度來說,瑞士顯然是不希望看到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走得太快的。近年由於受到東、南歐大量移民的衝擊,對部分較富裕西歐國家的生活水平、社會安全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種在歐盟內重新恢複邊境的呼聲和排外的情緒漸漸開始在瑞士、德國等為代表的歐洲國家中彌漫開來。

英倫三島方麵說說剛結束不久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好了。其實大約兩年前我開博的頭一篇文章介紹的就是這個話題,那時公投剛剛獲得批準,彈指一揮間,如今已然落幕。總的來說,結果不算太意外,一是前期多數時間裏的民調都是反對獨立的一方占優。另一方麵,拋開情感因素不提,這樣的結果客觀上也確實對於蘇格蘭人更加有利,以蘇格蘭有限的人口、落後的工業、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和英格蘭密不可分的種種聯係,拋開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維持在大不列顛框架內的同時爭取到更大程度的自治才是更為理性的選擇。事實上,通過這次圍繞公投的鬥爭,蘇格蘭人也成功得到了擴大自治權限的成果,塵埃已然落定,這方麵多的就不說了。

最後簡單聊幾句俄羅斯和歐美今日圍繞烏克蘭問題的對峙吧。其實這次衝突,不過是前蘇聯解體以來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的一個發泄而已。前蘇聯解體後的一段時間內,俄羅斯是充滿了幻想去全麵擁抱歐美的,當然換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隨著北約不間斷的東擴和普京任上俄羅斯的強勢複興宏圖,雙方終於在烏克蘭迎來了難以避免的碰撞。篇幅有限,遠的那些就不說了,之前的文章裏也介紹過一些,就聊聊當前烏克蘭的情況吧。簡單地說,自從前政府倒台,烏克蘭基本就是處於社會癱瘓狀態,新政府名義上成立幾個月了,實際上對國家的控製一塌糊塗,不僅東南部地區內戰不休,即使在西部所謂“國統區”,也是經濟崩潰、社會混亂、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一幫搞街頭政治上台的政客根本沒有能力在如此複雜的形勢下成功運作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失去了俄羅斯的支持和東部主要工業地區的烏克蘭,整個國民經濟已經完全破產,美歐那點有限的援助對於幾千萬人口的烏克蘭無異杯水車薪。由於俄羅斯中斷天然氣供應,烏克蘭廣大地區幾個月來普遍處於停電、停熱水的狀態,隨著冬季的來臨,如今又麵臨著沒暖氣的悲慘境地。本來是從俄羅斯通過烏克蘭輸往歐洲的天然氣,現在烏克蘭卻需要反過來從歐洲賒賬購買一點人家用剩下的零頭來勉強維持生計。即便如此,俄羅斯也不容許,前些天剛剛宣布減少對波蘭的天然氣供應作為波蘭向烏克蘭提供天然氣的懲罰。下麵這張圖是不久前身處烏克蘭的中國留學生和國內朋友在網上的交流,由此可見一斑。
 

時間進入10月後,歐洲國家普遍開始進入供暖高峰季節。吃人家的嘴短,可以想見,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裏,歐盟恐怕很難繼續加大對俄羅斯的製裁力度,而普京近兩個月之所以敢強硬麵對歐美咄咄逼人的製裁威脅,在等待的就是寒冬帶來的這攻守易勢的日子。不禁感歎,在上百年時間裏無數次的俄歐對抗中,嚴冬的天氣始終在扮演著俄國人最最強大而忠實的夥伴。

對於歐洲,就先聊這麽多吧,內容比較零散,想到哪說到哪,還望包涵,權作閑話一聽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