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燼之靈

酷愛讀書,對曆史、政治、軍事、經濟有著濃厚興趣,涉獵多個行業,隨時隨地汲取各類信息,交友廣泛。本博主要為博主原創各相關話題
正文

東莞“地震”的背後

(2014-02-14 16:02:15) 下一個

本周國內出鏡率最高的地名毫無爭議地花落“東莞”。馬年伊始,由央視記者暗訪引發的一場地震將全國無數媒體與公眾的目光聚焦到了廣東珠江口的這座小城。而在此之前,雖然“東莞”的名號早已傳遍大江南北,但和它的小夥伴“深圳”相比,大部分人對這裏其實並不真正了解。
 
東莞與廣、深為鄰,借助改革開放前沿的地利,早早躋身“廣東四小虎”的行列,多年保持廣東全省GPD第四。說它是“小”城,是說和國內眾多響當當的巨無霸比起來,它的絕對麵積隻是廣州的1/3、北京的1/7、重慶的1/33,僅比深圳略大。而名義上,它既非人們耳熟能詳的一線省會,又非禦賜欽點的直轄市或經濟特區,似乎隻是全國幾百個地級市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員罷了。但另幾個有趣的數字同時暗示著,它其實也很“特殊”。

根據《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11年》的數據,作為城市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參考標準,東莞2465平方公裏總麵積中,建成區麵積達854平方公裏。要知道全國眾多城市中,隻有北京、重慶、上海、廣州這四家的建成區麵積比它略高,而它們幾個都是總麵積達東莞數倍的頭牌國際大都市。

另一個是人口比例,東莞的總人口數量在1000萬左右,而其中戶籍人口隻有不到200萬。這樣的流動人口比例,甚至高於北上廣,與深圳相仿。其實要我說,東莞在發展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跟隨、模仿著深圳的足跡。

那首歌中唱道:“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兒。”

這個圈就此成全了“深圳經濟特區”的美名,而夾在深圳與省會廣州之間的東莞自然近水樓台。深圳那邊從小小漁村發展到高樓廣廈,東莞這邊由一窮二白演變至工廠林立。東莞雖是因品牌化的服務業而一夜成名,但支撐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柱,其實還是效仿深圳發家的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

提起珠三角的服務業,別的不說,路邊攤吃個飯都能感受到什麽才是真正的“顧客是上帝”。在這方麵,比較開放的江浙一帶或許還行,而久處帝都的朋友們必然深有體會,在北京,出了海底撈的門,你都不知道“服務”兩個字怎麽寫。

話說回來,服務業的定位是“第三產業”,服務服務,顧名思義,是靠為其它行業服務而生的。而在東莞,服務的最初對象除了香港台灣來投資和消費的“凱子”們,就要數本地工廠數以百萬計的製造工人了。

作為全國數一數二的製造業基地,東莞以電子、服裝、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坊間一度流傳:“如果東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全球將會有70%的電腦產品缺貨。”東莞的製造業之興盛,由此可見一斑。
 
龐大的勞動力基數和毗鄰廣深港的地理位置帶動了當地整個服務行業的爆炸式發展,漸漸創出了“莞式服務”的金字招牌,還逐步發展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08經濟危機後出口加工製造業嚴重滑坡的今日,麵對轉型壓力的東莞把這一點看得更加重要,這也是為什麽某些非法行業多年來可以百打不絕、越挫越勇。毫無疑問,黃賭毒不分家,它們到哪裏都是快速吸引和積聚人氣與財富的一條捷徑,但另一方麵,它們也難免給社會帶來治安惡化、風氣敗壞、腐敗橫行等種種問題,在深圳東莞長期居住過的朋友想必都對那裏紙醉金迷背後社會的一派淫靡之氣有所目睹。

回到這次“地震”的話題,此次央視曝光行動一個與以往不同之處在於,它的矛頭直接指向了官商利益聯係密切的當地整個高檔酒店行業。其實如果你對今日的酒店業有所了解就會知道,這年頭高檔酒店競爭日趨激烈,如果你既不是一線連鎖大牌、又沒有自身獨有特色、還不願提供些額外特殊服務來招攬生意的話,是很難生存下去的。要認真說起來,這點貓膩在哪個城市都少不了。這次怎麽就輪到東莞了呢?當前這種大環境下,看看前些日子同樣“有幸”登陸央視的那些知名大V們就會明白,要說這件事一點政治因素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It's just business, nothing personal.”永遠是天方夜譚, “It’s all personal, every bit of business.”才是正解。但另一方麵,看昔日之番茄花園、天上人間、BTChina,哪個不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當前大老板乾綱獨斷、反腐浪潮席卷全國、各地爭相表現之際,你東莞頂著個全國聞名的“聖地”名號安如泰山,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不僅如此,央視曝光第二天當地公安機關就傾巢出動,看起來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但6000多警察查抄40多處場所、抓獲60多人的戰績與其說是在交差,倒不如說更像是在調戲全國上上下下的智商。還是那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本就難逃監管不利之責,再加上事後的這種表現,拿你個副市長兼公安局長出來祭旗,便也不足為奇了。

其實從此次事件爆出後網上的一片混亂和眾多中央媒體第一時間缺乏統一性的遲鈍反應來看,很難讓人覺得它是從上到下的嚴密精心策劃。從這個角度來說,也不想深入去探討什麽政治上陰謀論的東西。雖然此次事件還沒有結束,但完全沒有必要過度渲染和發酵,風波過後東莞自然少不了要改頭換麵一番,但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隻要東莞不死,有些事情終究還是沒有辦法去太過較真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