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老中醫奶奶的故事三三八

(2014-03-21 20:04:56) 下一個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338)

飲食是否得當影響健康

從排氣排便可斷是否得當

作者:曾樂

 

 

現在大家都知道,古人所說的“飲食有節”,是保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若想身體健康,我們就必須注意我們的飲食是否得當,因為飲食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 我們的身體是否可以保持健康。象二型糖尿病、三高症、濕疹等等很多所謂的疑難雜症,往往都是吃出來的病,也叫生活方式病,隻要是得上了,治起來都非常困 難。

    那如何判斷自己吃的是否得當呢?奶奶說,古人有個非常簡便的判斷方法,就是根據自己的排氣排便情況,就可以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

    在傳統的“中醫飲食”習慣下,食物經過消化和吸收,通過小腸進入大腸後,蛋白質和脂肪殘餘是少量的,這些少量殘餘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還可繼續合成人體必需的物質,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K和一些非常必需的氨基酸,這些都是有益健康的。

    但是,如果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增加太多,超出了小腸消化吸收的能力,進入大腸的,就不再是少量殘餘了。在大腸這個“發酵罐”中,過多的營養物質 (象肉類、奶類、蛋類),會導致菌群失調,並將那些富餘的營養,大量合成胺類物質,胺即致癌物,有很強的毒性。這些毒性會毒害肝、脾、腎等人體消化和淨化 器官,而且人體若是吸收過多的營養,也就是營養過剩,也可以加重肝和脾的負擔,導致肝火大,脾弱,加重腎的負擔,導致蛋白尿、結石等。

     現代的人,往往上熱下寒,就是頭麵部、嘴、喉、舌等上火,上身冒虛汗,但腳卻十分怕冷,這就是運動量過少,而飲食又不節或是不均衡所致。所以,每天泡腳,通經活絡,給腳加熱,引導上浮於頭麵部的虛火下行,使身體保持熱量平衡,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保健措施了。

     胺成為液體,或成為揮發性氣體,十分臭。所以,有些時候,人們吃得太多太好,腸道負擔太重,就會放臭屁。放臭屁,不僅是難堪的事,還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它提示我們,我們的飲食不節了!也就是說沒有合理膳食了。

     便意或放屁,本質上是一種機體要求及時排毒的保護提醒機製,盡量不要忍便,而是爭取迅速解決,這個時候的排便排氣,其實是機體在排毒。否則,直腸神經長期受糞便壓迫,會感覺鈍化,引發便秘,帶來更加嚴重的問題。

    另外,合理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也相當重要。腸道受植物神經控製,不同於大腦、五官和肢體受神經係統控製,腸道在人體睡眠時不僅不會休息,相反會興奮,蠕動加快,並分泌黏液促進排便、修複腸道。因此,睡眠少的人,排便常常成問題,而且腸道得不到充分修複,致癌概率也高。

    而且,人體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器官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的,一個器官出問題,很快會影響到其它器官的功能,使之不能協調行動,慢慢地,大病就會上身了。

    這樣,由一個飲食不節,會起到連帶作用,這就是為什麽許多病都跟飲食不節有關。古人早就發現了這個相關性,一代一代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可惜的是,這些個科學的飲食習慣,現在幾乎已經被破壞殆盡。

    值得提醒的是:腸道的功能狀態,不僅人與人之間會有差別,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也有很大不同。進食、緊張、藥物和疾病,甚至社會文化形態,都對腸道功 能狀態有影響。然而,排便次數範圍從每周2-3次,到每天2-3次不等。不過,如果排便頻率、糞便性狀或糞便量有改變,或糞便中有血、黏液、膿液或過多的 脂肪物質時,就要小心結腸癌之類的疾病了。這是一個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的早期信號,萬萬大意不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