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奶奶的故事(179)
古代香口用丁香
現代補氣用黃芪
作者:曾樂
奶奶說,丁香又名“雞舌香”,在古代,它曾為治療口臭立下過汗馬功勞。 相傳,唐代著名的宮廷詩人宋之問在武則天掌權時曾充任文學侍從,他自恃長像儀表堂堂,又滿腹詩文,理應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可事與願違,武則天一直對他避而 遠之。他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寫了一首詩呈給武則天以期得到重視,誰知武則天讀後對一近臣說:“宋卿哪方麵都不錯,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聞之羞 愧無比,從此之後,人們就經常看見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由此,有人趣稱丁香為“古代的口香糖”。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藥,由於其形狀像釘子、有強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的西漢古屍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們常把未開放的花蕾稱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實稱為“母丁香”,其用法與用量基本相同。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
此外,丁香還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藥,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等,均有良好的療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潰瘍也有一定的良效。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療口臭的方法現今仍可用之,且療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試。
奶奶說,在中藥裏,首屈一指的補氣藥是黃芪,其名字的來曆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古時有一位善良的老中醫,姓戴名糝,善針灸術,為人厚道,待人謙和,一生樂於救助他人,後因救墜崖兒童犧牲。老人形瘦,麵色淡黃,人們稱他為“黃耆” 以示尊敬,意為麵黃肌瘦的老者。老人去世後,人們為紀念他,便將其墓旁生長的一種草藥起名為“黃芪”。黃芪入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古人寫作“黃耆”, 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則是這樣來解釋它的名字:“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經、肺經,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的功效,兼有升陽、益衛固表、脫瘡生肌的作用,主治肺脾氣虛咳喘、氣虛自汗、氣虛 水腫尿少、氣血不足之貧血、氣虛血滯之偏枯等症。中醫認為,黃芪是重要的補氣藥,全身之氣皆能補益,所以,清代名醫黃宮繡在《本草求真》一書中將黃芪推崇 為“補氣諸藥之最”。與人參相比,黃芪的補氣之力雖不及,但人參沒有升陽、固表、內托、利水的功效。
黃芪入藥已有悠久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以前。黃芪的入藥用途十分廣泛,有人曾經把中國的古藥方用計算機進行統計處理,篩選出了25味最常用的中藥,黃芪排在第11位,它的應用範圍涉及到內、外、婦、兒、五官、骨傷科等,有一藥多能的美譽。
我國著名學者、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的胡適先生,生前曾與黃芪結下過一段不解之緣。那是在1920年秋天,他因得病吃了不少西藥,總不見好轉,後經名醫 陸仲安先生診治,以黃芪為主藥醫好了病。從那時起,胡適先生便對黃芪有了比較透徹的了解。中年以後,胡適漸感身體疲憊,力不從心,便常用黃芪泡水飲用,特 別是在講課之前,總要先呷幾口黃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講起話來聲如洪鍾。胡適當時把這個訣竅告訴了周圍的人,也使他們受益匪淺。
如今,我們也可以學學當年的胡適先生,讓黃芪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取生黃芪15克、大棗十枚,用開水衝泡飲用,能增強體質,有預防感冒的作用,適用於體質虛弱、易患感冒的人。需要注意的是,脈細數、舌質紅、屬中醫腎陰虛者,不宜服用。
黃芪除了有以上的功能外,它本身的營養也十分豐富。近代生化分析研究發現,黃芪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硒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它能提高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並延緩細胞衰老,同時也是一味抗癌防癌的中藥新秀。
還有一則有故事,也頗能說明黃芪的重要作用。《舊 唐書· 方技傳》記載,唐朝許胤宗在南陳新蔡王手下做官時,柳太後突然患中風說不出話來,請遍名醫治療都沒有效果。柳太後因為口噤不能服藥,眼見病情一天比一天加 重,眾醫束手無策,新蔡王更是心急如焚。而精通醫藥的許胤宗不但不著急,反而提出用熱湯氣熏蒸法為太後治病。於是用黃芪、防風兩味藥煮湯數十斛,放到柳太 後的床下,藥汁彌漫,煙霧繚繞,柳太後當天晚上就能說話。以後經過一段時間調理,太後便康複同以前一樣了。
柳太後猝患中風,是因年老體弱、氣血失調的結果。而黃芪性溫, 善補氣升陽、固表行滯;防風性微溫,善散風勝濕止痛。李杲說黃芪得防風其功愈大。二者相伍,既能補氣固表而健體,又能散風行滯而調氣血,恰中病理。再加上 熱蒸氣既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又能潤肌膚、開毛竅,促進藥物成分的吸收,故能在較短時間內收效。
所以,現代還有一些懂得中醫藥的人,經常用黃芪進行桑拿,也是取黃芪補氣升陽固脫的作用。
在此,特別申明一下,在整理這些中藥傳說故事的時候,為了使這些故事更加完整(奶奶講得有些與現在發表出來的,不太相同),我搜索參考了互聯網上的一些有關文章,在此特別說明並對原整理者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