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呆鵝

小呆鵝性情純善,樂善好施,想要交盡天下好朋友,讀盡天下好文章!
正文

S 女 士的辦公室之戀

(2010-02-25 06:19:31) 下一個

S女士是我的上司,她行事沉穩,從她的口中難得聽到任何過於情緒化的表達,脫口也必是溫文爾雅之詞。S女士在公司裏頗有威望,不僅因為她負責最有份量的項目,也因為她待人謙和,哪怕是清潔工也受過她的禮遇。S是個高挑的女人,有著同年齡德國女人難得的好身材,穿著得體而不張揚。一頭栗色長發,讓人想起曾經的卡朋特。這樣的一位妙人,竟然沒有結婚。我是說,她並不非常美麗,但是擁有一個理想的婚姻,和愛自己的男人,仿佛是理所當然的。她不在辦公室裏回避追求者的電話,收到的玫瑰花也大大方方的插在窗口的花瓶裏。40歲的女人活得很自在很自我。那是六七十年代受盡女權主義和嬉皮士影響的一代人,他們追求自由個性,蔑視束縛,強調獨立。放棄家庭生活,是很多人的選擇。我想她隻是其中之一,如果她已經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狀態,不結婚又未嚐不可呢?

但誰又知道,她平靜的外表下曾經掀起過什麽樣的波瀾? S女士秘密是一天天浮出水麵的,和她麵對麵工作的我,總能聽到她的口中的一個名字,那是她調離的上司,T先生,一個已婚的男人,不隻一次她提到T先生其人其事,其中的感情讓人琢磨不透,一次,和她一起加班,她突然征征的盯著網頁,上麵有T先生晉升公司主要領導層的消息,她突然有點失態的叫到:看,那是T先生,我們的T先生阿。看我的表情有些錯愕,她解釋道,T是和她在一起共事15年的一個同事,而我卻看到了她眼中超出同事的關切和曖昧。T先生其人也終於在一個午後現身,那是一個中年的禿頂肥胖男人,胖是真的胖,是屬於低頭看不見腳的類型。如此一個毫無魅力可言的肥漢竟是她心心念念的T!可她的眼中分明有千般的情,萬般的衿持…兩人的一言一和,旁若無人,讓人隻能禁聲不語,浮想聯翩了. 以我一個東方人的眼光揣度西方人的曖昧,未免有點太隔靴搔癢了。我看到她眼裏的柔情,想起的卻是民國時代的一個經典段子,兩個男人,同時愛上了一個才女佳人,美人嫁於其中一人,那人後來成為名噪中華的建築專家。另一個則成了家中的座上賓客,卻愛她敬她,終生未娶。

如果一個人愛另一個人,可以達到這般理想的狀態,那是多麽美好的又是多麽殘忍的事情阿。殘忍的是,愛一個人,不能與她相守相伴,卻眼睜睜地看她嫁做他人婦,若沒有刻守君子之禮的巨大毅力,是哪個正常人做的到的?所愛之人若不是風華絕代,又怎受得起這份沉重?他當然也是幸福的,比起那些從未愛過,不知愛為何物的人,這個內心純淨的男子在伊人逝去後回想起這段絲毫未被世俗左右的愛情,應該是滿足而平靜的把!我說的是,真的愛,哪怕他/她醜了美了病了老了生了死了,愛就是愛了,倒也真無怨無悔了。蘇軾那“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執著,恐怕很難有人能體會到了。 我們中的大多數都太自我,太自戀了,甘願為什麽人付出,那仿佛是上一代人的童話。即便有,也鮮以愛的名義,多半是為一份生活買單付帳罷了。

T先生未必就是S女士的夢中人,而S女士像許許多多的女人一般,心中大有可能有一份不圓滿的愛情。心與心之間,有這世上最遠的距離。普魯斯特深知單戀的愁苦,他筆下的斯萬深愛奧黛到心力交瘁的地步,為她他甚至願意放棄生命,隻因為她是他的“拂羅倫薩美人“一件配得上他的愛的藝術品。直到最後這件藝術品打碎後,他才從死亡的邊沿走出,悻悻的說自己錯愛了一個根本不值得愛得女人,從此對她再也泛不起一絲愛意了。愛人的人未必知道愛的真實含義,有時所謂的愛情和悲情無非是自戀的衍生罷了。

當尼采愛上那個18歲叫莎羅美的小妮子的時候,曾狂妄的說:女人就是一種要靠鞭子製 服的動物。他顯然小看了這個之後在歐洲文化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女人。那時的她隻是巧笑盈盈地和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合了一張影,上麵她讓尼采手持小鞭演出了讓人啼笑皆非的一場鬧劇:他打,她寧願挨他的打。但未必能用鞭子打的就是能被製服的女人。尼采明白這個道理太晚了,他幾乎因為這發了瘋。當他被囚禁在瘋人院裏的時候,這個女人卻為他奔走各地,傾囊而出為他找尋能解其心瘋的良醫名藥。她說她從未愛過他,但她深愛他的才華。而她真正愛的人,一個靈魂與身體都與她緊緊相連的人,詩人裏格爾,卻沒能和她廝守。這個女人,把崇敬給了尼采,愛情給了裏格爾,而醜陋和婚姻留給了那個配他終老的男人。

當查爾斯灰溜溜的在世界人民的注視下被卡米拉的一隻拖鞋趕出臥室的時候,女權主義者會心的笑了,腹背受敵男人們也突然懂得了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的道理,而愛情和婚姻從此也被一條名為現實的鴻溝隔開,明世之人說,好的婚姻未必以愛為前提,但必靠愛情維係。婚姻與愛情也未必能夠合二為一,這世上之所以有了這許多的怨侶。

愛情到底要多重才能承受婚姻之重?

現世的例子就有一個: 一對並不平凡的情侶,他們走過了19年的風霜,期間他們走過了歡笑痛苦分離重逢,始終不離不棄。我相信當他們麵對神壇的時候,胸中湧動的是真誠,信任,理解,以及半輩子攢下的親情。愛的意義得到了證實,也經受了考驗。而大多數的人,他們往往還沒有等到這一刻就放棄了,好過賴過不都是過馬,有多少人能用19年守候一份愛呢,而這愛又有多少能與婚姻化整為一呢? 那位馳騁影壇的老帥哥也終是個明白人,成就了一段神仙美眷:風流名利黃金總要散去,臨終床榻前真心哭泣的人還不是隻有一個? 人這一輩子要的不也就是那一個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