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呆鵝

小呆鵝性情純善,樂善好施,想要交盡天下好朋友,讀盡天下好文章!
正文

蘇菲,蘇菲

(2010-02-25 06:14:22) 下一個
今晨突然電石火花的想起,慕尼黑大學主樓前的空地叫做scholl platz,白玫瑰sophie scholl 這個名字突然也衝入我的腦海,原來我幾乎每天踏過的那個鵝卵石小操場是由她的名字命名的啊,我這才恍然大悟。再次為自己令人發指的粗心感到由衷的遺憾,兩年半的時光颼颼的過去了,對於有關自己深深喜愛的大學的典故居然還知之甚少, 覺得自己應該多長幾個心眼才好。 也曾在慕大主樓裏參觀過以白玫瑰命名的展覽室, 裏麵盛列著蘇菲兄妹和Carl Muth教授通信以及當時他們在大學裏散發反對希特勒政權的傳單。 泛黃卷翹的書頁,一行行挺秀的黑色筆跡,竟默默傳遞出極其莊嚴肅穆的氣氛,進門時還步履輕快的我,立刻有點噤若寒蟬了, 雖然當時我即不太懂德語, 對德國曆史也不甚了了。 後來一部電影 Sophie Scholl - Die letzte Tage 在慕尼黑上映時, 那幾乎是全城的熱點話題,尤其是在大學,人們的慣常的問候語改成了,怎麽樣,看過蘇菲了嗎?那時我才知道,蘇菲是沒有被人們所忘記的,伴隨著德意誌民族對於二戰曠日持久的反思,人們有理由相信自由,真理,良知將更深入人心。 不知道那是不是善良人們的一廂情願,在二戰結束數十年後的今天,戰爭往往以更隱蔽甚至堂而皇之的麵目出現,道貌岸然的人竟然以所謂的自由真理來混淆大眾的視聽。而戰爭背後的故事則更加的千頭萬緒,蘇菲,如果她能活到今天,會不會為自己的立場也困惑,就像今天德國在反恐問題上是否加入美方陣營上的舉棋不定呢,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年輕的蘇菲兄妹,相信了自己信念,「我在這個無意義的時代裏受苦,那廢棄軌道的盡頭永遠給人荒蕪的感覺,是無盡的空虛… 有一天,解決的方法竟是從天而降,我聽到上主的名,聽到衪的聲音… 日子一天天光明起來,我於是恍然大悟。我祈禱,感覺到背後的支持,看到確定的目標。就在今年,基督為我重生。」*1941年底,漢斯Hans Scholl寫給Carl Muth教授的信在那個狂亂的年代裏,他們贈予人們來自一個來自基督徒的標記,白玫瑰。之後他們將自己拋向那部正在向懸崖滾落的車子,鮮血四濺之處,惡將枯萎, 象征寬恕的白玫瑰將四處綻放...... 無論如何,生活在和平幸福的陽光下的我,以此來祭奠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照亮人性的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