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
下午,方域讓楊萍去跟她的雞、鵝玩,親手下廚燒菜。一小時後,四菜一湯和杜康酒已擺上了桌麵。
楊萍問:"今天為什麽要做這麽豐盛的菜?"
方域說:"你知道今天是什麽日子嗎?"
"不知道。"
"是你我重逢一周年的日子,過去我答應你在這裏住一年,今天到期了,今晚我設宴為你餞行,明天請你如約下山。"
楊萍正高高興興舉著筷子,準備吃菜,聽到方域的話,把臉一沉,"拍"地一聲把筷子摔在桌上,霍地站起來,離開飯桌,說了一句"我就是不走"!坐在床沿上噘著嘴生氣。
"為什麽不走?"
"我舍不得我的紅薯,舍不得我的小雞、小鵝。我為它們付出了勞動,還沒有享受收獲的喜悅呢!我也舍不得貝貝。至於你嘛,就憑你剛才的態度,你還不如狗有情有義。不過,我對你多少還是有點不忍心,不放心。"
"你盡管放心走好了,我會生活得平平安安的。"
"說起來輕鬆!你得了急病怎麽辦?你衰老了生活不能自理了怎麽辦?假如你半夜生了急病,下不了床,沒人管沒人問,恐怕死後暴屍三個月也沒人知曉。到那時候,貝貝又不會開門,它沒有吃的,餓急了隻有啃你的肉,恐怕出不了一周,你就隻剩下幾根白骨了!"
"我的小姑奶奶!我答應你明天不走,你不要再說了,說得令人毛骨聳然!再說這頓飯恐怕就吃不下去了,吃了也得吐出來!"
楊萍"撲哧"一笑,象隻小兔子似的,三兩下就蹦到飯桌跟前,抓起筷子夾了一塊紅燒雞塊放在嘴裏,說:"其實,我早就為桌上的菜流涎水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對,君子一言,吃吧,快涼了。"
晚飯後上床睡覺,楊萍又不放心地追問一句:"你不要忘了你的君子一言,誰說話不算誰是小狗!"
"可以,是君子一言,說話不算是小狗。不過我要聲明,我的原話是'我答應你明天不走','後天走'我就不是小狗了。"
楊萍照方域的前胸來了一拳,說:"好啊!你給我玩弄文字遊戲!"接著兩腳亂蹬,把被子都蹬到了床下。
方域慌忙光著脊梁下床拾被子,說:"別鬧了,別鬧了,我答應你。"
方域鑽進被窩,一隻手從楊萍的後頸下伸過去攬住楊萍的肩膀,一隻手愛撫著楊萍的頭發說:"據我過去對你的了解,你是一個喜歡奢侈和繁華的女人,這深山的荒涼和寂寞你怎麽受得了呢?"
楊萍依偎著方域溫暖的身體,雙手愛撫著方域的胸膛說:"是的,這裏沒有豪華的飯店,沒有熱鬧的舞廳,但是,我現在深深全會到,在豪華飯店享受美味的飯菜後,就要付出尊嚴,接受侮辱,那美味的飯菜隻能使人作嘔。當你認識到繁華舞廳中跟你玩的人是禽獸和小人以後,還有什麽快樂呢!穿漂亮的衣服,穿時髦的高跟鞋,是叫別人看的。你喜歡簡樸,這裏又沒有其它的人,漂亮的衣服還有什麽意義呢?高跟鞋沒有布鞋穿著舒服。我感到快樂和滿足。"
"說得很精辟。"
楊萍略加思索,慢條斯理地說:"我小時候也生活在山區,但是那裏的山大多是土山,人口稠密,隻能算是淺山丘陵,跟這裏的崇山峻嶺原始森林大不一樣。我深深感到大自然的美,生活在這裏沒有屈辱,而有尊榮;沒有醜惡,而有善良;沒有汙濁,而有純真;沒有腐敗而有健康。最重要的是這裏有真愛,有真正我愛而又愛我的人。"
方域聞言非常感動。心想:"我的萍萍真是變了,跟三年前的萍萍大不一樣了,真是大有進步。是此地的佛光靈氣熏陶了她呢?或是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她呢?"說:"你想得太好了,說得太好了!但是,我認為美中不足的是:你對我的期望太高了,你忽略了'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你對我太偏愛了,我耽心因此損害於你。"
(二)
中秋節後,一天一大早,方域和楊萍來到紅薯地裏,見紅薯秧根部的土層被紅薯塊拱高出許多,並裂開許多紋路。楊萍用力拔出一棵,一嘟嚕淡紫色的薯塊,最大的一個大如小孩頭,兩個小如拳頭,三個有雞蛋大小。楊萍雙手舉著紅薯,滿麵通紅,笑咧著嘴,兩眼放光。她覺得手中的紅薯美如鮮花,價似珠玉。
當天早上喝的是紅薯小米粥,中午是煮紅薯,晚上是蜜汁紅薯湯,燒烤紅薯。那紅薯又麵、又香、又甜,味道之美,勝似山珍海味。
霜凍之後,他們用了三天時間,才把紅薯出完。紅薯堆成了小山,估計至少有兩千斤。他們把紅薯貯藏在山洞裏一部分,曬成紅薯幹一部分,另一部分抓緊時間消費,人吃、狗吃、雞吃、鵝吃。隻吃得人胃發酸,見到紅薯就愁,可是那紅薯堆仍不見小。不得不送給和尚二百斤,這樣才把人從紅薯的苦海中解放出來。紅薯秧搭在灌木上晾曬,冬天作雞和鵝的飼料。
他們忙活了整整一個星期,把禽糞送到地裏,深翻,平整,攏畦,全部種上了大蒜。一個星期後,大蒜苗長有寸長了,楊萍高興地拍著手說:"今冬明春有蒜苗吃了。"
春節前夕,楊萍早上打開雞窩,放出雞群,見窩裏有一個白生生的蛋。楊萍小心拾起雞蛋,捧在手心,擎在胸前,走向方域報喜,她手中的好象不是雞蛋,而是銀蛋!
(三)
今天是除夕,方域和楊萍打掃衛生,殺雞,煮肉,炸豆腐,炸丸子,包包子,包餃子。兩人邊幹活,邊說笑。雖然忙忙碌碌,勞累一些,但是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傍晚,兩人放爆竹,燃焰火,吃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喝了不少的酒。過去方域總是要和貝貝共進晚餐的。現在,貝貝要守衛雞鵝,隻能單獨進餐了。楊萍送進狗窩幾個饅頭、幾塊肉,許多骨頭,足夠貝貝從容享受了。兩人洗涮了餐具,方域用二胡伴奏,楊萍唱了幾個曲子。天下著大雪,室外的氣溫約有零下十度。室內雖然生著取暖的爐子,柴草也很充足,但是因為石屋密封不好,室內的溫度無論如何也不能提得很高,總保持在零度左右。楊萍嫌冷,就擁著被子坐到床上,聽方域又演奏了兩個曲子。楊萍怕方域凍著,就叫方域上床睡覺。兩人脫光衣服鑽進被窩,身上暖和了許多,但是頭和臉露在被窩外,總覺得有些涼意。兩人打開半導體收音機,聽了一會。方域覺得境內外的電台播送的大多是一些節日娛樂節目。沒有實質性的內容,沒什麽聽頭,就關掉了收音機。剩下的娛樂就隻有作愛了。他們本來計劃除夕之夜美美地折騰一次的,但是因為兩人都缺少自製的能力,昨天晚上方域提前釋放了積攢了五六天的能量。所以今天隻能徒歎"奈何",用擁抱、接吻、愛撫聊以安慰了。方域因為太累了,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楊萍不得不停止對方域的騷擾,遺憾的心情襲上她的心頭。
她想到城市裏許多家庭這個時候正團聚在裝修精致,有空調有暖氣的房間裏,看電視的春節聯歡節目。城市上空爆竹聲聲,時斷時續,時大時小。零點到來之際,突然爆竹轟鳴,聲如海潮、洶湧而來,一浪高過一浪,一波緊跟一波,驚天動地、震奮人心!想到兒子、兄弟……
室外朔風呼嘯,大雪下得正緊,積雪恐怕盈尺了。冷風從石屋的屋頂和牆壁的縫隙吹進屋內,發出奇奇怪怪的嘶鳴。楊萍凝視著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屋頂,不禁暗然傷神,朦朧入睡。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楊萍突然發現一群似人、似鬼、似妖、似魔的東西手持凶器,一邊對他們辱罵,一邊向他們襲來。她頓覺非常恐怖,拉著方域慌忙奔跑逃避。可是遍地汙水,淤泥沒膝,她們總跑不快,多次跌倒在泥水裏,弄得滿身都是汙泥濁水。她心急如焚,拚命掙紮逃跑,好不容易跑到大山野林裏,鑽進一個山洞,方躲過了妖魔的追殺,心中稍安了一些。無奈山洞裏黑暗潮濕,又陰又冷,她隻得緊抱著方域,以求得一點溫暖和慰藉。不幸的是不久她突然聽到眾妖魔在洞口喊叫:"她們在洞裏!"她即刻嚇出一身冷汗,想道這一下無處可逃了,放聲大哭起來……
方域被楊萍喉嚨裏發出的嗚嗚之聲驚醒了,明白楊萍發生了夢魘,急忙推搡楊萍, 喊道"萍萍,你怎麽了?"楊萍這才醒來,急忙鑽進方域的懷裏,抱緊方域說: "我做了一噩夢",就把夢中的情景向方域敘述了一遍。方域聞言悲傷,長歎了一聲說:"你照過哈哈鏡沒有?"楊萍說"照過"。方域說:"不論鏡裏人的形象是特高,是特矮、是特胖、是特凹,總要反映照鏡人的一些特征,總是照鏡人形象的反映。夢好比是哈哈鏡,夢境就好象哈哈鏡裏照鏡人的形象,它是夢中人的生活、心理、身體狀況的折射和反映。它可能是往昔生活的再現,也可能是未來生活的憧憬;可能是潛意識的表現,也可能是第六感觀的結果。它有著荒唐迷信的外衣,卻有真實合理的內核,我理解你為什麽會做這個夢。"
"你還會原夢?說說我聽聽。"
"我會從夢中預測吉凶,占卜未來。但我並非是迷信家的胡說八道,而是科學的分析和推論。你我都是被主流社會淘汰的邊緣人物,這深山野林是除了國境外和邊疆無人區外最邊緣的地方了。住在這裏既是我們較好的選擇,也是出於無奈。這個夢就反映了你的這個矛盾心理,這是其一。這裏雖然有它的長處,但是遠離現代物質生活,生活艱苦,環境寂寞,你有所感受,是其二。你我在許許多多方麵是不同的。我吃過大苦,受過大難,精神遠比你堅強,我有信仰,有抱負,而你沒有。我年齡大了,對生活的要求不多了,你還年輕,生活的路還很長。我的父母都不在了,也沒有妻子兒女,赤條條的,一無牽掛,而你有兒子和兄弟。人逢佳節倍思親,是其三;今年春節你本應該下山回城跟親人團聚的"
原來山裏冬天冰雪總要封山兩三個月,冰雪覆蓋的山路極難行走。所以方域總是在大雪封山前貯藏足夠的生活必需品,盡量不在雪後下山。楊萍上山後的第一個春節前是方域陪伴她下山的。記得上山時兩人足穿帶釘的登山鞋,手拄有鐵尖的手杖,整整十個小時才走完四十華裏的山路。她一個人無論如何也不敢走積雪的山路的。方域曾建議楊萍在封山前的十一月份下山,在城市住兩三個月,三月份再上山,楊萍耽心方域一人的寂寞和勞累,說啥也不下山。
方域說:"這裏不適合你久居,你還是做好下山回城的思想準備吧!"
"我無論如何也不離開你。"
"那麽明年春節前我們不喂雞鵝了, 我們進城住兩個月。"
"到時候再說吧。"
"或者是我們在城裏買一套房子,你我都離開這裏。"
楊萍沉思片刻說:"我知道你喜歡這裏。我不願因為我影響你的誌趣。世俗是容不得咱們的忘年婚姻的,回到城市眾人的唾沫會把咱們淹死的。這裏沒有人搗我們的脊梁骨,沒有人罵我破
鞋婊子,精神沒有壓抑感。"
(四)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一晃又過了一年。楊萍的書讀了一本又一本;方域的書寫了一頁又一頁。他們的生活除了方域日益"心有餘而力不足"之外,一切正常。
一夜北風呼嘯,黎明時天下起了今冬的第一場雪。楊萍打開屋門,走到鵝窩跟前,見雛鵝因懼怕寒冷都鑽在母鵝的腹下翅下。突然想起了兒子,這時恐怕正奔走在上學的路上,個子可能有自己高了,心中如車輪轉動般痛楚,眼中湧出了熱淚。擦了一把眼淚,急忙轉身回到屋內,伏在桌上痛哭。
方域知她又在思念兒子,心中悲痛。方域以往多次見到過這種情景,多次勸她回去看看兒子,她執意不肯。方域勸解道:"你盡管放心,兒子早晚是你的,因為他是從你肚子裏爬出來的。他現在還小,不懂事,等他長大了,懂事以後,他一定會理解你認識你這個母親的。母子的血緣親情是改變不了的。"
當天下午,楊萍把自己寫的一首詩讓方域看,那詩是:
一夜北風吹,
漫天飄雪花。
雛鵝畏嚴寒,
鑽在母翅下。
遙想小嬌兒,
寒衣加未加?
慚愧不如鵝,
母心如刀紮!
方域掂起筆在詩稿上把“加未加”三字劃掉,改為"可曾加";把"慚愧"二字改為"應愧"二字。說:"這首詩前四句寫景狀物,後四句陳述抒情,結構完整,語言樸實無華,但情真意切,是首好詩。我讀了以後,'心有戚戚焉',說明這首詩生動感人。你兒子不管是現在或是將來,讀了這首詩可能會流淚,會哭泣,或許由此動了思母之情,萌發了尋母、認母的思想。現在文藝界倡導'文藝的社會效果',這也算是效果。"
楊萍破涕為笑,在方域臉上親了一口,說:"這
(五)
方域和楊萍為避免燭煙汙染空氣,盡量不秉燭夜做,大多是天黑就上床。長夜漫漫,哪來那麽多的瞌睡,往往是躺在床上說話。兩人一問一答,一說一聽,就好象師生課堂上授課,楊萍的許多知識都是這樣學來的。
今天晚上,他們又在被窩裏擺起了龍門陣。楊萍問:"我兒子將來會理解我原諒我嗎?會認我這個母親嗎?"
"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以前,我先給你講個故事。清朝鹹豐年間,山西省某村莊有一對同齡青年,自小青梅竹馬,私訂終身。後來姑娘的父母做主,強行把姑娘嫁給他人,小夥子憤而出家當了和尚。姑娘婚後一年多生了一個兒子,又過一年姑娘的丈夫因病身亡。那和尚找到了那寡婦,提出還俗跟寡婦結婚。那時候,按封建禮教的要求,"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男",寡婦必須為丈夫守節終生。"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那寡婦不可能做一個叛逆的罪人,隻能對那和尚的要求表示拒絕。和尚又提出私奔到外地,隱姓埋名共同生活。寡婦為了兒子的名譽,地位和前途,不得不再次拒絕,隻答應作和尚的情婦。於是兩人私通達十七八年之久。寡婦的兒子已長到二十歲,了解到和尚和母親的奸情,一怒之下殺了和尚,然後到官府投案。知縣大人不但不治那青年的殺人罪,而且表彰那青年為父報仇,為母雪恥而殺僧,是孝子,是義舉。那寡婦聞知羞憤投井自殺。
"這個故事講完了。我給你出兩個任意選擇題你來回答,答案要把人物行為的後果和法律方麵的問題排除在外,僅以現代的道德標準作出判斷。第一題是:對和尚的行為,A,同情; B.反對。第二題是:對兒子的行為,A.同情;B.反對。"
"第一題我選擇A、B兩項;第二題我選擇B項。"
"談談你選擇第一題B項的理由。"
"和尚的行為妨害了寡婦、兒子的家庭,傷害了兒子。"
"那個孩子把和尚的愛和恩,反認為恨和仇,把母親追求幸福生活的正當行為,反認為是恥辱。事實是:和尚對兒子是保護,而不是傷害;對他們母子的家庭是幫助而不是妨害。那兒子因為受封建禮教的毒害,站在封建禮教的立場上才混淆了善惡,顛倒了恩仇。事實正是那兒子的殺僧複仇行為,害死了母親,殺死了繼父,也傷害了自己,徹底毀滅了家庭。你的這一項選擇是錯誤的。你觀念胡塗,自己都不理解自己,難怪兒子不理解你。你說我講得有道理嗎?"
楊萍點頭表示同意方域的評論。
方域說:"我和萬德巽就兒子殺僧複仇的問題作過一次社會調查。在某一縣城,挑選十個二十歲具有初中畢業文化程度的青年,讓他們書麵回答我讓你回答的那兩道題。結果是:第一題選擇A項的是兩人,B項的是六人,AB項的兩人;第二題選擇A項的是五人,B項的是1人,選擇AB項的是四人,調查的結果顯示,這十個青年思想水平的低下,讓萬德巽和我大為吃驚。如果是在鄉鎮村莊,或者是在文化水平低於初中畢業的人群中,調查結果更令人悲哀。這項社會調查的結果說明了封建禮教,傳統婚姻觀在社會精神文化方麵的影響是多麽根深蒂固,在廣大內地和農村,精神文明的現狀是多麽落後,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是多麽艱巨。這就是你兒子不理解不原諒你的社會背境。目前社會上老人再婚,尤其是老年婦女再婚阻撓重重的原因也在於此。但是科學一定會戰勝迷信,文明一定會戰勝愚昧,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在深入發展,民眾文化水平在提高。人的思想意識是環境的產物,環境改變了,你兒子的觀點就會改變。到那時,他會認識到家庭破裂,母親產生婚外情,他父親也有責任,母親的作風即使有點出格,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是可以理解,應該原諒的。"
第二十二章
(一)
夜晚,方域和楊萍久久不能入睡,兩人互相擁抱,頻頻接吻,情意綿綿,恩愛有加。他們已經一星期沒有作愛了,但是,不論如何共同努力,都不能如願。楊萍說:"親愛的,你不要勉強,壞了身體。我並不計較,隻要有你在我身邊,我就滿足了。我愛的是你的心,而不是其它。"說著就睡著了。
方域仍無睡意,凝視著楊萍美麗的小臉,撫摸著楊萍的青絲,懊喪的心情滿胸滿懷。心中說道:"明天我無論如何也要勸她下山回城!
方域輾轉反側,毫無睡意,悄悄地披衣起床,小心地打開屋門,走向室外,在石凳上坐下。貝貝從窩裏爬出來,吻吻方域,靜靜地臥在方域的身側。方域一手愛撫狗頭,一手夾隻香煙。
月色慘白,玫瑰花朦朧之中仿佛都變成了白色。樹影黑黢黢的,在風中搖曳、呼嘯;峰巒山岩奇形怪狀,兀立在天邊‘天空幽幽的、青青的、灰灰的,布滿了閃爍的星星;蟲叫和蛙鳴鼓噪成一片,不絕於耳,令人心旌神動。
方域邊抽煙,邊仰視星空,心潮迭起,浮想聯翩。那些星星到底有多少呢?每個星球上到底是什麽樣子呢?星空延伸著、延伸著,廣袤神秘,到底有沒有窮盡,有沒有邊沿?如果有,哪麽邊緣外又是什麽呢?如果說是無限的,也就是說在最遙遠的宇宙之外還有著更遙遠的宇宙,那麽這種觀點和物質的幾何定律是根本矛盾的。事物總要有因有果的,物理學的因果邏輯是顛覆不破的定律。可是宇宙和星球的因是什麽?果在哪裏?它們是從哪裏來的?它們又走向哪裏?不管向過去追溯到多遠,也仍然還有著更遙遠的過去,不管向將來探尋多遠,在其麵前仍然有著另一個更遙遠的將來。隻有在顯微鏡下才可以看到的人的精子和卵子存儲了天文數字的遺傳密碼,連孩子的眉型都和父母的一模一樣;姆指大的計算機U盤可存儲數百萬字的文學作品,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會錯。說明了宇宙和物質的奧秘不但在宏觀方麵是無窮無盡,可知又不可知的,而且在微觀方麵也是無窮無盡,可知又不可知的。阿!令人類傷腦筋的哲學家康德的“二律背反”、物質的‘質和量’、空間和時間的惡的無限性使思維承受不了,使精神筋疲力盡!他想到天文學和物理學的黑洞理論……
黑洞的吸引力和密度無限大,任何光線都不能穿越它,進得去,出不來,接近它的物質都要被它那無限大的吸引力吸進去,然後被無限大的力量吸收、擠壓至質量等於零。黑洞裏沒有光,沒有熱,沒有任何形式的運動,是一個徹底死亡了的永恒的黑暗世界。它是星球的墳墓,宇宙的歸宿!它莫非就是基督教哲學中的地獄,佛教哲學中的空,道教哲學中的無?這些美麗的星星、飄逸的雲彩、地球、山河、森林,終要進入這個黑洞。他的文稿、他的愛、他的思想、一切書籍、所有的文化藝術、道德觀念……都將化為烏有!想到此,他不禁毛骨竦然!想到此,什麽功名、事業、財富,什麽永垂不朽、流芳百世都成了不足掛齒的空話; 想到此,人、生命頓覺那麽那麽脆弱,那麽渺小; 想到此,生活及他追求的一切是那麽微不足道!此時,虛無、悲愴的情緒襲上他的心頭,死、死亡的意念縈繞在他的胸懷。生的疲憊、愛的失落、探索的失望,理想的破滅和對死亡的恐懼,莫名其妙地化作對永恒安靜的祈望,化作死的意願、死的安詳……他俞是探索俞覺得宇宙星空令人敬畏,一種莫名其妙的宗教情緒湧上他的心頭。對於初生的嬰兒,母親的懷抱就是他的全部生活、整個宇宙。可能人類之與上帝、佛祖,就象嬰兒與母親的懷抱。人類的智能是偉大的,人類的知識的積累、人類的思維和創造的能力是無限的,但是,相對於永恒的、崇高的、萬能的宇宙,人類永遠是一個初生的嬰兒。
思維使他疲勞不堪,令他萬分沮喪。他的精神承受不了,就回到屋內,關緊屋門,脫衣上床,鑽進被窩。睡夢中的楊萍下意識地伸臂把方域摟進懷裏。方域的麵孔緊貼楊萍豐滿而溫軟的雙乳,右手撫住楊萍肥碩而柔滑的臀部,鼻孔嗅到肉的香甜,皮膚感到肉的溫柔。他想到老聃先生"無乃萬物之母"、"有無相生,生死相承"的哲理,頓悟到黑洞中一定有物質,也有運動,隻是黑洞中的物質的性質及其運動的形式人類尚不了解罷了。如果說黑洞是宇宙死亡的墳墓,那麽它一定也是宇宙誕生的母腹。宇宙和哲學是虛無縹緲、蒼白冷酷的,可是生命、生活是真實的,火熱的,愛是崇高的,永恒的!子曰:“仁者愛人”,仁即是愛,愛即是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仁。其施用於人與人之間則謂人格;施用於國與國之間則謂國格。人人有人格則社會和諧;國國有國格則世界和諧。儒家提倡仁,基督教提倡愛,從這方麵說兩者是一致的,其差別隻是一個是無神論,一個是有神論。子曰:“天道遠,人道彌”,天道太遙遠了,人力所不及,還是擱置起來為妥,把人道弄清楚就可以了。孔子還說:“不知人,焉知鬼,敬鬼神而遠之。”對鬼神的問題不談有否敬而遠之的觀點更科學更現實一些,但是缺少宗教的信仰感召力。這是中國曆史上佛教、道教和多神論在意識形態領域占據半壁江山的原因。荀子曰:“人定勝天”,從具體事物方麵說人可以勝天,但從終極方麵說人永遠也勝不了天。“人定勝天”的觀念誇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基督教說“人是上帝創造的”也有點子虛烏有。孟子曰:“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君就是後來的皇帝,皇帝自命為天子,即上帝之子,民即是人。儒家把人視為上帝;基督教的上帝是神化了的人。究竟二者孰是孰非,孰優孰劣的爭論是不會有結果的,對其來個中庸之道,讓二者和諧共處為妥。宇宙和物質是可知的,所以有現代科學技術;宇宙和物質是可知又不可知的,所以有哲學;宇宙和物質是不可知的,所以有宗教。
方域在楊萍的懷抱裏胡思亂想,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兩人醒來。方域說:"我做了一個夢,夢到我到了一個充滿光明的地方,我的周圍都是和尚。"
楊萍聞言,心中憂慮。說:"老師,我有個不祥的預感,這感覺有好幾個月了,今天特別明顯。我耽心終有一天你會遺棄我,遁入佛門。"
"是嗎?我怎麽沒有感覺出來?你過慮了。"
"你這個人本性就有佛根,一向心慈如佛。開始時,你落腳佛光寺,後來跟寺比鄰。佛光極難出現,三年來我都沒有見到過一次,而你來的那一天就見到了。你自稱'陋室'為'佛居',你平時好談禪論經,終日'佛'呀,'佛'呀的不離口。'言為心聲',說明你有佛心、佛緣。我的預感不是沒有道理的。你要是當了和尚,我可怎麽辦呢!"
楊萍說著說著便覺眼中潮濕。
"孔老夫子的形象烙印在我的腦海中,他不允許我出家當和尚,所以,你放心,我從來沒有當和尚的打算,今後也不會遺棄你去當和尚。你的生活我已經為你安排好了,我不會讓你失望的,我一定要使你幸福的。"
吃了早飯。方域總覺得有事,總覺得有什麽事要發生,心中茫然不安。一種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眷戀彌漫在他的胸懷,什麽事也不想幹,總覺得萍萍今天分外可親可愛,一分鍾也不想離開他的萍萍。眷戀情深,離情悲哀!他拉著楊萍的手,要出去散步。他們迎著朝陽,逆著山風,翻越亂石,穿過鬆林,向高處攀登。
他們來到一塊向陽的空闊的草地上。那草齊刷刷密麻麻有半尺高,好象是一塊綠色的地毯,朝陽給它鍍上一層金色,其間點綴著五彩繽紛的鮮花。
方域采了許多帶莖的野花,編了一個花冠,戴在楊萍的頭上。左看右看,前看後看,歎道:"我的美麗的小公主!"他心中躁動難奈,柔情滿懷。他擁抱住他的萍萍,親吻萍萍的頭發、額頭、鼻子、腮幫、紅唇。他熱情衝動,力大無比,抱起萍萍,舉在空中,旋轉了三圈。然後把萍萍放倒在地,俯在萍萍身上,撥開萍萍的襯衣,在那雪原玉峰的胸膛上瘋狂親吻!
楊萍覺得老師今天有點異常,但覺得非常幸福,分外陶醉。
貝貝好象被主人的歡樂感染,分外活躍。一會兒追趕蝴蝶;一會兒撲打蚱蜢;一會兒貓著腰趟開綠草撒歡;一會兒繞著主人蹦跳,在主人身上親一口,舔一舌。
方域止住了笑聲,對楊萍認真地說:"萍萍,我已經下定了決心,一切都安排好了,你明天就下山回城吧。我給你一筆錢安家,我還要給你一件寶貝,變賣了,足可以保障你下半生的生活。"
楊萍聞言立即變色,斬釘截鐵地說:"我不下山,我不要你的錢,也不要你的寶貝。你就是給我一座金山銀山我也不離開你!除非你死了……"
這一"死"字一出口,她就感到失言了,後悔莫及。她的本意是表達她不離開方域的決心,但用詞不吉祥。
方域聽到這一個"死"字,心中猛地一震,就好象寫詩時突然冒出了靈感一樣。他沉思片刻,口中嘟囔:"看來這是解脫我們,解脫她,解脫我的唯一辦法……"
楊萍不解地問道:"你嘟囔什麽呀?什麽'解脫'、'解脫'的?解脫什麽?"
方域突然看見坐佛的頭上放射出紅色的光芒,他失神地高聲喊:"佛光、佛光!萍萍,快看……"
坐佛他本來看過千萬遍,但他覺得今天的形象分外清晰,分外親切,分外神聖!坐佛慈眉善目,麵含微笑,好象在向他招手,向他呼喚!他拉著楊萍的手向那坐佛奔去,"走,去看佛,去看佛光!"
當他們走在一個懸崖下的時候,方域突然覺得空中有異樣的聲響。急忙抬頭向空中看去,見一飛石從高空墜落向他們。慌忙高喊一聲"躲開!"一邊飛速把楊萍撲倒在地,果斷地伏在楊萍的身上。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正好砸在方域的頭上,鮮血從傷口流出。
楊萍大驚失色,急忙翻身起來,脫下自己的襯衣為方域包紮。紮好說:"我去找和尚幫忙!"
方域用平靜的聲音說:"不用去了。"深情地、慈祥地凝視著楊萍說:"你聽著,記住。陋室西北牆角柴草下深挖一尺,有一塊祖母綠。送給你了,拍賣了,足可保障你下半生衣食有著落。國家經濟體製的改革成效顯著,政治體製的改革勢在必行,我的書稿交給你了,在適當的時機拿去出版,可能有點作用。現在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盛世,你回城後找個好人,重組家庭,好好作人,好好生活,我死也瞑目了。把貝貝帶在身邊,一定要善待它,千萬不要宰殺它,也不要出賣它,給它找個配偶,讓它繁衍後代,善終天年。把我葬在陋室後,不要棺材,不留墳頭,不立墓碑,植一鬆樹即可。"
楊萍抱著方域大哭:"你都是為了我呀!我對不起你!"
"不、不。生命既要看量,也要看質。你陪伴我三年,給於我的幸福,等於三十年。這樣算來我已經活了九十多歲了,死不足惜。我死得其時,死得其人,死得其所,死而無憾!我求愛得愛,求仁得仁,我滿足了!"
楊萍劇烈地哽噎,深深地啜泣,上身猛烈地起伏,淚水和鼻涕混流滿麵,哭不出一點聲音,說不出一句話來。
方域有氣無力地說:"萍萍,抱抱我……"
楊萍雙膝跪地,屈身後坐。讓方域的頭枕在臂彎裏,讓方域的上身平躺在她的大腿上,另一隻手環抱住方域的後背。俯下麵孔,親吻方域,任淚水滴落在方域的臉上。
方域覺得有一點解脫後的輕鬆,奉獻後的滿足,疲勞過度後休息中的安祥,心力交瘁後閑適中的寧靜,似乎還有些許無奈,一絲淒楚。此時仿佛有一道士騰雲駕霧從空中飛過,從空中傳來歌聲道:"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姣妻忘不了。鍾情取義終不悟,攜爾同上奈何橋!"他意識晃惚中閉上了雙眼,停止了呼吸。他覺得他仿佛脫離了自己的軀殼,化作空、靈、輕、無的東西,或許就是所謂的靈魂,扶搖直上,飛升至光明、溫暖、靜謐、恢弘、美麗的太空,隨空空道長飄然而去。
楊萍把麵孔貼在方域的麵孔上,紋絲不動,一聲不響。寂靜、靜寂,死一般的寂靜!
貝貝哭喪著臉,低著頭,縮著脖子,垂拖著尾巴。一會兒緩緩地吻一下方域的手,一會兒慢慢地舔一下方域的背。
二三十分鍾後,楊萍方發出一聲撕裂肺腑的哀號。那號哭聲,聲聲響徹在鬆林上,回蕩在山峰間!
片刻,狂風呼嘯,樹搖滿山,黑雲四起,山峰迷朦。一道閃電劃破長空,霹靂一聲,"嘩啦啦"大雨傾盆而下!
(二)
有人說楊萍安葬了方域後就下山回城了。
後來找到了一個好男人,生了個兒子。住在一座小野墅裏,過著富足、平安、幸福的生活。每當方域的忌日前後,她都要在陋室住上一個月,為方域焚香燒紙,悼念她的老師。她有一間密室,是專門為方域保留的,香案上放著方域的遺像和文稿,還有一座半尺高的純金坐佛。有一天她的兒子指著金佛問:"那是誰呀?"
楊萍答:"那是你爺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兒子又問:"他為什麽是光頭?"
楊萍答:"他是佛!"
(三)
楊萍原來的意見是把貝貝帶回城裏,但是,貝貝隻是把女主人送到山下,啃完了楊萍給它買的一個豬頭以後,死活不願跟隨楊萍繼續前行,執意跑回了陋室和它的狗窩。它每天鑽進山野捕獵動物,采食果疏。有時跑到廟裏,和尚們總要給它一些吃食,然後坐在和尚們的身側,聽和尚誦經。它吃飽喝足後,就靜靜地、久久地臥在方域的長眠之地楊萍親手植的小鬆樹下,半眯上憂鬱的朦朧的雙眼,陪伴它的好友,思念它的主人。
有不少人見它是一筆財富,去誘拐它,捕殺它,但都沒有成功,反而被它咬傷了數人。有一個歹人費盡了心機,終於設陷阱把它捕獲,帶回百餘裏外的家中。幾天以後的夜半,貝貝掙脫了索鏈,咬死了那歹人家中的數隻豬、羊,跳牆逃跑了。它因為迷失了歸途,不得不繞行了數百裏。一路上它既要逃避人的追殺、又要尋找吃喝,它急切地思念舊居和故主,又焦急地尋找歸途,日夜兼程,急急奔跑。經曆無數艱難險阻和數日的痛苦奔波,終於回到了佛光寺。
和尚們見貝貝頸上帶著殘斷的鐵鏈,骨瘦如柴,皮毛蓬垢,麵色憔悴、雙目悲愴,四蹄都磨破了,流淌著鮮血,無不感動不已,憐憫非常,大念"阿彌陀佛"!急忙喂它吃喝,療治它的蹄傷。貝貝在廟中療養了半個月,蹄傷方才痊愈,身體漸趨恢複。它就又回到了它的故居,一如既往地生活。和尚們為了保護貝貝,在陋室的木門上張貼一則警示:上書:此狗有主人,請勿捕殺;此狗多次傷人,請勿靠近。
幾年以後,寒露初降,楓葉紅遍,黃菊遍野的時節,已顯蒼老的貝貝日夜臥在方域身側已亭亭如蓋的鬆樹下。它記得:每到這個時節,它的女主人總要來看望方域和它,並給它帶來許多好吃的,而今年不知為何不見女主人按時趕來。它不知是因為思念主人而憂鬱成疾,也不知是因為自知大限將到,不再吃喝,不再奔走,也不去寺裏,靜靜地、久久地臥在那裏,有時抬頭用企盼的眼神向山下張望,有時眯上憂傷的雙眼,把狗嘴擱在前肢上,
沉思默想。仿佛忘卻了日行月移,山風寒露,饑渴疲勞。三天以後,它竟然臥化長逝!令人驚奇的是:這一天正是方域的忌日!莫非是它有意要跟可憐的方域在冥界及來世廝守相伴永不分離嗎?
貝貝的性格象它的朋友方域,珍愛獨立和自由,決不接受奴役,忠誠勇敢,富有反抗精神。
和尚們發現後,感傷不已,按照佛門的喪葬禮儀,為它誦經送行,用兩個灰陶蓮缸合攏了它的屍體,置放在方域長眠之地的右側,在蓮缸的四周和上方,用石塊堆積了一個石塔。
楊萍因為生病,沒有按時上山,待她病愈後,來到陋室,聽到和尚們講了貝貝的情況。她長跪在方域和貝貝的墳前,擺上供品,點燃香燭,焚燒了紙泊,失聲痛苦,淚流不止,分外傷感。她的老公和和尚苦苦勸她節哀,她無論如何都不能自控自止,以至於昏厥在她手植的那棵鬆樹下。
那棵鬆樹枝葉分外茂盛,顏色特別蒼翠,樹四周的幾十朵野花也特別肥碩鮮豔。它們是方域肉體剩餘價值的體現,也是方域精神的複活和象征。
後來楊萍在貝貝的墓塔前立了一塊石碑,上書:佛門義犬貝貝之墓。
(四)
有人說:"楊萍沒有下山,在陋室日夜陪伴著方域的孤魂。 有人說,夜晚經常可以看到狐狸在陋室周圍的樹林中出沒,從陋室破損的窗口出出進進。
每當月色慘淡,陰風四起的夜半,便可看到陋室窗口的燭光,聽到男女談笑的聲音!而一到黎明時分,便燭滅語消,門閉鎖緊!隻聽鬆濤呼嘯,山洪雷鳴;隻見怪石突兀,奇峰陰森,狗舍頹毀,石屋沉沉,濃霧彌漫繚繞,荒草高及腰深。
尾 聲
有一天,一位七十歲左右的老人乘坐滑杆來到佛光寺。這個人就是萬德巽老先生。
萬德巽從楊萍口中驚悉方域去世的噩耗,向楊萍問了問方域生命最後幾年的情況及死亡的經過,傷心不已,受楊萍之托,接受了方域的遺稿。他精心詳閱了遺稿,為文章的浩然之氣震撼,越讀越愛不擇手。對方域允滿傳奇色彩的一生感慨萬千,信筆在方域的“回憶錄”上題寫:成仁取義真君子,終生盤桓奈何橋。他原以為對方域很了解,現在發現過去對方域的了解很不夠;方域的人品學問遠在他之上,比他生活得更充實、更有意義。掩卷沉思,恍然大悟:人生除了人欲之外,還有天理。南宋理學的“興天理,滅人欲”是一個極端,時尚流行的“興人欲,滅天理”是另一個極端,對其來個“中庸之道”,“天理”、“人欲”兼而顧之才是正確的。金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金錢是生活的物質保證,是必需的,但是過多的金錢並沒有用處,金錢並不完全等於幸福。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是身外之物,感到他過去把金錢看得太重了。 他從此關閉了公司,切斷了社會聯係,關閉了手機,把名片全部扔進了抽屜裏,住到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每天除了讀書寫作關注養生保健之外,就是做一些慈善事業。他幫助楊萍解決了住房和工作的問題,協助楊萍變賣了那顆祖母綠,使楊萍得到了一筆巨款。利用自己的威信和影響給楊萍介紹了一個跟楊萍年齡相仿,各方麵都很優秀的男人,成就了楊萍的婚姻。他把方域的遺稿進行整理編輯,稍作文字上的修改,自費出版了方域的三部著作:一部小說集,一部詩集,一部雜文集。以此聊盡他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對朋友的一點責任。
萬德巽進香拜佛以後,來到大雄寶殿覲見老僧。萬德巽自報身份,說明來意,詢問方域生前的一些生活細節,把方域的三部著作送給老僧。老僧盤腿坐在蒲團上,身披袈沙、銀須飄然、神色安祥,用超然而平靜的語氣一一作了簡要的回答,而後把幾頁稿紙遞給萬德巽,說:“這是方域生前跟老衲唱和的詩稿。出家人四大皆空,我收藏它沒有用處,你拿去吧。它的人緣在你,善緣在世。”萬德巽高興地收下了詩稿,說:“這是我此行的意外收獲。”
老僧說:“
“人已烏有,報從何來?果真有生死輪回、因果報應嗎?”
“信其有則有,信其無則無。如果剝去生死輪回、因果報應的神秘外衣,它跟物理學、邏輯學中的因果關係是沒有差別的。”
“老朽愚鈍,不解禪語,請師傅詳談。”
“譬如,如果前沒有方域對楊萍的真愛,就不會後有楊萍對方域三年的愛護;如果沒有學生時代方域對你的友好,就不會有今日你對他、對楊萍的關照。黑狗貝貝尚知情義,何況神、人!方域是性情中人,誌在入世,不在意來世如何,善報在世上,定在幾年,幾十年、百年之後。”
“請師傅指教,報應在哪裏?”
老僧用手指了指麵前的三本書,閉上了雙眼。
萬德巽心中歎道:“果然是高僧,洞察天機,慧眼超凡!”取出一張支票遞給老僧說:“這十萬元捐贈給寶寺。一來答謝師傅對方域生前的關照;二來請寶寺今後照看好方域的故居和寢地;三來是我贈給寶寺的香火錢。或許今後有一天,我住進陋室,跟師傅比鄰。”
老僧睜眼,點頭,接過支票,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又閉上了雙眼。
萬德巽在陋室裏裏外外盤桓多時,而後來到方域的長眠之地,那棵蒼翠、挺拔的鬆樹下,在草地上鮮花旁擺上幾件果蔬菜肴,盤腿坐下,打開一瓶宋河糧液,斟滿兩隻酒杯,自飲了一杯,向地上潑了一杯,默默念叨:“方域兄,這是你最愛喝的家鄉酒,你我對飲吧!方域兄,你的老弟看你來了,我來得太遲了!我好悔嗬,後悔沒有在你生前來陋室住上幾日,跟你飲酒聊天!憶起昔日我倆對飲談笑,指點江山,縱論天下,是何等的快意!想不到你不聲不響地棄我而去,在這個世界上我再也沒有一個可以說真心話的知己了!”萬德巽不禁號啕大哭,熱淚橫流。“方域兄,我知你不需要紙錢,也不稀罕香火,你最在意的是你的文章。那可是你的生命、你的靈魂,你的心血,你一生的孜孜追求嗬!我現在把你的文集當作紙錢和香火焚燒給你看,你能看到嗎?你滿意嗎?”三本書刹時化做烈火,騰起濃煙,在山野密林中飄散,消失在藍天白雲中。“自唐朝實行科舉製度以來,有成千上萬狀員、進士搏取功名富貴的廟堂文章。那些趨炎附勢,尋章摘句、僵硬雕琢、空洞無物的文章,沒有一篇傳世、清一色的狗屁文章。流芳千古的卻是攸關國計和民生、根植民間和生活的文章,而這些文章大多數當世當時得不到當權者的認可,相當一部分遭到查禁封殺,不少作家因文罹禍,甚至丟掉了性命。這種荒謬的現象決不能在中國永遠延續下去了。你的這些擲地有聲、厚重千斤的文章決不會永遠藏之深山,終有麵世之日。但是,這一天你看不到了,也聽不到了!隻有石屋青鬆月空照,荒塚一堆草沒了!”
可憐一片冰心,誤入茫茫紅塵。
幾多探索, 幾多追求,
幾番磨難,
幾番浮沉!
是時乖運舛?
或是軟弱沉淪?
是深思高舉,
或是偏執愚蠢?
是出世的逸民?
或是入世的超人?
是愛的荒唐?
或是情的至真?
是醜?是美?是惡?是善?
任憑世人評論!
2002年9月初稿於洛陽
2004年9月改稿於洛陽
2006年元月三稿於洛陽
作者: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