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時月

資深記者,專欄作家。
正文

“老 右”--塵封的記憶之四

(2009-05-24 12:29:28) 下一個


“老 右”--塵封的記憶之四

八十年代初,我從師院畢業分配到市委機關大院,報到的第一天,遇到的第一個公差就是門衛"老右"。當時,他把我當成進城上訪的農民,很熱心地帶我去找信訪辦。


那天,我戴著一頂破草帽,褲腿上沾滿了泥巴,全身曬得與非洲黑人差不多。接到鄉裏的通知,從稻田裏爬起來騎著一輛借來的自行車便趕往市委機關報到,我原本就是農民,隻是沾了高考的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機關風氣還真不壞,換成現在,你一個農民的兒子,沒有任何背景,就憑幾篇發表在報刊的散文就被選拔進市委機關,門都沒有!


熟悉後,常常聽到機關的同僚們叫他“老右”,真以為他姓右,竟畢恭畢敬地稱他為“右老師”,弄得他挺尷尬,惹得同僚們大笑不已。爾後,機關的老前輩給我講了“老右”的出處。


原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老右”還是小蔣,在城關一所中學當老師,當年,小蔣風流倜儻,多才多藝,是學校女生心中的白馬王子,身邊不乏追求者。其時,正值共和國轟轟烈烈的"反右"運動,城關中學也分到了一個右派“指標”。誰都知道當右派可不是什麽好事,所以“指標”遲遲落實不下去,上級放了狠活:“誰家的孩子誰抱,指標落實不下去的學校,右派的帽子就給校長戴”。


校長急了眼,使出最後一招:評右派。於是,天天晚上開會,麵對麵評議。然而,當著麵誰也抹不開臉,開了兩個晚上的會,右派還是沒有評出來。第三天晚上,會開了一半,小蔣跑肚子拉稀,中途去上廁所。校長一看,機會來了,趕緊提議:“我建議小蔣為右派,有沒有意見?沒有意見請舉手”。在場的老師如遇大赦,一致舉手表決通過,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小蔣從廁所回到會場,得知自已成了右派,當場大哭大鬧,但木已成舟,再哭再鬧也於事無補。有好事者調侃:“你是蔣該死(介石)的後代,當一回右派也不冤。”就這樣,風華正茂的小蔣被開除團籍、開除公職,戴著右派的帽子下放到農村監督改造了20餘年,四十多歲,還是光棍一條,其間遭了多少罪,可想而知。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才被落實政策,摘帽回城安排工作。


據說,安排工作時曾征求他的意見,他隻提了一個要求:當門衛。因為門衛不參加機關的會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