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軍受降油畫的曆史真實性質疑

(2006-04-07 13:17:54) 下一個

網上看到一幅得獎的1945年南京陸軍中央官校禮堂受降大型油畫,是南京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的陳堅先生創作的,油畫場麵富麗堂皇,大震民族士氣。據說作者十年一劍,查閱了大量曆史文獻,包括參摹南京受降現場和第二檔案館。他在談創作經驗時說:“經過一番努力,受益匪淺。同時發現現在人們在創作反映這一時期的藝術作品,特別是影視作品時,在曆史真實性的形象表述方麵誤差是那樣之大,甚至洋相百出,很不嚴謹。我鄙視這些對曆史不負責任,不嚴謹的藝術作品”。

可是筆者還是發現,該油畫中的一些細節方麵,卻不是特別的真實。就是第一,受降時的日軍指揮官,應該是佩刀而來的,中間也應該有一個獻刀的儀式,可是在這幅油畫上,缺沒有得到絲毫的反映。第二,遞交降書的人,應該是一個人而不是兩個人:是日軍參謀長小井淺三郎,而不是日軍陸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第三,中國受降主官一級陸軍上將何應欽的後麵,缺少了站著的翻譯官王武,而且王武也應該是脫帽站立的,否則,與整個的氣氛不協調。第四,已經有人指出來,就是加拿大的楓葉國旗,是1965年才開始使用的,不應該出現在畫麵中。作這幅油畫的人,顯然在曆史方麵的知識,還是有所欠缺。

大型油畫《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 作者 陳堅, 國軍在南京陸軍中央官校禮堂受降畫麵

筆者雖然還沒有看到有關南京受降的任何照片或文字,可是就覺得這其中有錯誤。為什麽我敢這麽說呢。因為第一,在今井武夫的回憶錄中記載,日軍受降時可以配刀,是芷江洽降時達成的協議,是日方極力爭取的,也是中國國軍統帥部特許的,不可能這邊剛達成協議,那邊就廢而不用。第二,在北京和西安受降的圖片和文字記錄中,都有日軍佩刀入場和獻刀儀式的記載。第三,李敖的一個有話說節目中,明確指出岡村寧次是坐著的,遞交降書的是日軍參謀長小井淺三郎。而且親日的何應欽接降書時身體彎曲的角度,超過了遞降書的小井。

下麵是第十受降區(以孫連仲為平津地區受降主官)北京受降的圖片:

日軍官步入紫禁城(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

日軍就位待命簽降書、獻刀

受降獻刀禮成(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

受降時被獻的日本軍刀

下麵是第八受降區(以第六戰區孫蔚如為受降主官)漢口方麵受降時的文字記載:

1945年7月,我父親被蔣介石調任國民黨第六戰區任司令長官,授上將銜。9月,日寇投降時,他又被委任為第六戰區受降主官,在武漢接受日本第六方麵軍投降並全權處理六戰區受降事宜。當年9月17日,他和他的長官部從湖北恩施走水路進駐武漢,準備受降事宜。

次日下午3時,受降儀式在武漢中山公園張公祠舉行,父親著一身筆挺的嗶嘰呢軍禮服,胸前配綬帶、勳章,作為華中地區總受降官端坐條案正中,他兩側和身後,端坐著包括中國共產黨代表董必武等三人在內的由88人組成的受降團。日本第六方麵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及4名幕僚脫帽站在父親對麵,聽候宣讀受降命令書,然後躬身伏案簽字。

岡部直三郎雙膝跪地,兩手托著那把製造殺戮的指揮刀,舉過低垂的腦袋,身為總受降官的父親走上前,收取了這把戰刀。受降後,我們家收藏有20多把日軍指揮刀,都是大佐以上軍官的配刀,有一把指揮刀是岡部直三郎使用過的,黑把,鋼質很好,上麵還有日本天皇的字跡。

再下麵是第十二受降區(以第五戰區劉峙為受降主官)騾河方麵受降時的文字記錄:

1945年9月20日上午9點多,受降儀式開始舉行。鳴禮炮十八響,劉峙以勝利者的身份作了簡短的講話。然後,步履沉重、麵如死灰的鷹森孝,以戰敗國戰地指揮官的身份表示無條件向中國人民繳械投降。劉峙代表中國政府簽字受降,日軍北支那軍司令長官鷹森孝中將代表日軍簽字投降。簽字後,鷹森孝脫下軍帽,麵向與會的中國軍民後退三步,連著鞠了9個躬,表示向中國人民低頭認罪和無條件投降,並把佩戴的指揮刀雙手舉過頭頂,交給了劉峙。整個儀式進行了1個多小時。

在山東受降區,也有類似的記載:12月27日上午10時,李延年代表何應欽總司令接受日軍投降。


1945年12月27日,濟南青島、德州地區接受日軍投降典禮在山東省圖書館舉行,日軍投降代表從國民黨軍隊將領處受領投降命令書。


日方投降代表步入省圖書館受降會場投降。

10時整,受降典禮隆重開始,參加觀禮的軍政首長按次入座,武官一律著軍常服佩勳章,文官一律著黑色中山服。

李延年身著軍服,胸佩勳章,率領副總司令楊業孔、參謀長梁棟新、軍長霍守義、軍長廖運澤,步入禮堂。全體官員均起立致敬。李延年等還禮入席,各官員均就位,即由引導官少校參謀張通引導日軍簽降代表細川中康、渡邊洋、寒川吉溢、神保信彥、鈴木一朗五人入場,入場後首先將軍帽脫下,掛於禮堂門旁,繼而入席,並肩站立,向李延年及各受降官敬禮,然後入座。旋即簽字儀式開始。

簽字命令書共四份,兩份為正本,兩份為副本。李延年先在命令書上簽字。簽畢即由參謀長梁棟新將簽字命令書正副四本交給日軍代表細川中康,並說:“此為副司令長官交予貴官之第一號命令,希貴官貫徹了解,徹底奉行,並以最迅速之方法,轉達所屬部隊,一體奉行。”

細川中康等起立將簽字命令書接過,梁棟新遂即回席。細川中康將命令書捧讀一遍,即在上麵簽字並加蓋官章。之後,留副本兩份,將正本兩份分由寒川參謀長送還受降主官。寒川至受降主官李延年前,行一鞠躬禮,雙手將命令書遞上,即回原位。

李延年檢閱簽字和官章後,向簽降代表發問說:“對命令是否完全了解?”

簽降代表全體起立,由細川中康答道:“完全了解,並絕對服從。”之後,簽降代表摘下佩刀,齊赴受降主官席前行禮,將佩刀獻上。然後退兩步,再行鞠躬禮。此即代表山東省全體日軍交械投降。

接著,引導官張通複引導簽降代表五人退席,受降典禮結束。

2006-4-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席琳 回複 悄悄話
關於何應欽,有下麵一些解釋:

  網友:國民政府為什麽選擇親日派的何應欽來受降?

  劉淨植:其實就是說這完全是一個巧合,大家都知道他是親日的,因為他在日本留學,而且曾經在華北的時候簽定過一個《何梅協定》。所以,一直對他,就覺得這個人是親日的。其實當時他受降,並不是他親日而讓他受降,而是完全由於他擔任的職務而決定的。他當時是中國區陸軍總司令,因為他作為中國軍隊的最高掌管接受日本駐華日軍的最高司令官岡村寧次的投降,這是一個對等的職務所決定的。實際上,當時就由於何應欽有這個親日的名聲在那,我翻看後來的曆史資料看,對他有很多誤解。其中包括因為何應欽和岡村有師生的關係,他在日本讀書的時候,岡村寧次給他上過課,他們是校友,也是師生。就有這樣的說法,在受降之前,說何應欽私下的給岡村打了招呼,讓他在受降儀式上不要佩戴軍刀。因為受降儀式上,投降方向受降方交配刀是一個儀式,他讓岡村不讓戴,免得老師在這種場合上受辱。還有一個說法,在遞降書的時候,岡村寧次向他鞠了一個躬,何應欽站起來向他點了頭,全場嘩然,認為是很沒有骨氣。實際上,不戴佩刀,不是何應欽個人有權提出這個要求的。是當時蔣介石對這個受降有一個原則,就是說中華民族的“以德報怨、寬大為懷”,要嚴格的按照這個原則執行。所以,才在以何應欽的名義和岡村的有關的受降的備忘錄裏有記錄。另外,有關接受降書何應欽站起來,其實不是給日本人還禮,因為他們受降儀式的桌子特別寬大,何應欽坐著根本接不到降書,必須站起來才能接到岡村寧次遞給的降書。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