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百色英烈廳

(2006-03-14 22:22:19) 下一個
百色起義期間,右江地區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投入到武裝起義與根據地建設當中去,胸懷崇高的革命理想,堅定革命信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勇於獻身。在創建和堅持右江革命根據地鬥爭中,右江地區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成千上萬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不少家庭被敵人殺光,不少村莊被殺絕。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先烈們的高大形象在祖國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座豐碑。 英烈廳主要內容由“英烈榜”、“師級以上英烈”、“縣團級以下著名英烈”、“英烈群體”等四個部分組成,展示百色起義期間(1929年10月至1932年12月)犧牲和參加百色起義在百色起義後犧牲的,經民政部門認定的革命烈士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一)英烈榜 1963年3月,鄧小平為《廣西革命回憶錄》(續集)題詞:“用革命的事跡來教育我們的子孫後代。像我們前輩那樣,像我們的先烈那樣,永遠當一個革命者,永遠當一個為人民大眾的集體事業服務的社會主義者,永遠當一個共產主義者。” 1981年12月11日,鄧小平為百色起義紀念碑題詞:“紀念李明瑞、韋拔群同誌”,“百色起義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右江革命根據地各縣烈士名單,展示百色起義期間(1929年10月至1932年12月)犧牲和參加百色起義在百色起義後各個革命、建設時期犧牲的革命烈士名單,共3916名,其中東蘭縣1554名,都安縣64名,南丹縣68名,天峨縣73名,鳳山縣568名,馬山縣42名,天等縣44名,淩雲縣24名,德保縣12名,隆安縣12名,平果縣203名,田陽縣306名,右江區20名,田東縣301名,巴馬縣624名。(具體名單另附) (二)軍師級以上英烈 共22名,即:韋拔群、李明瑞、陳豪人、陳洪濤、李謙、黃治峰、沈靜齋、馮達飛、許卓、許進、黃訪日、陸浩仁、羅少彥、黃大權、滕國棟、佘惠、嚴敏、魏伯剛、覃道平、鄧拔奇、李樸、胡斌。重點介紹起義領導人的事跡。 韋拔群烈士 (1894--1932) 韋拔群,廣西東蘭縣人,壯族,中共黨員。廣西農民運動的先驅和卓越領袖、中國紅軍第七軍和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曾擔任廣西省農民協會籌備處副主任委員、中國紅軍第七軍第三縱隊縱隊長、二十一師(後改稱右江獨立師)師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 李明瑞烈士(1896--1931) 李明瑞,廣西北流人,滇軍講武堂韶州分校畢業。先後任國民革命軍旅長,副軍長,第四集團軍第三路代總指揮,廣西編遣特派員,中國紅軍第七軍、第八軍總指揮,紅七軍軍長。 陳豪人烈士(1907-1940) 陳豪人,原名陳昭禮,又名陳導民,福建福州市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大學黨支部書記、中共中央秘書,中共閩州臨時特委書記,黨的“五大”代表,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省委代理書記、紅七軍前委委員、紅七軍前委代理書記、軍政治部主任、新四軍駐武漢辦事處主任。後到國民黨軍隊中從事秘密工作。1940年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陳洪濤烈士(1905一1932) 陳洪濤,原名陳素華,廣西東蘭人,壯族。1924年考入省立第五中學(今百色中學),192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回東蘭和右江地區工作,先後任東蘭支部書記、中共廣西特委常委,右江特委書記,右江蘇維埃政府主席。紅七軍二十一師政委兼黨委書記。 李 謙烈士(1908一1931) 李謙,原名李隆光,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一期學生,北伐戰爭中任營、團長,大革命失敗後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29年5月回國後被派往廣西工作,任第四大隊副大隊長,後任中共紅七軍前委委員、紅七軍第一縱隊縱隊長,二十師師長。 黃治峰烈士(1891—19321) 黃治峰,又名黃經世,黃卓,廣西田陽人,壯族。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奉議縣農協會主任,右江農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右江特委委員,右江赤衛軍總指揮,紅七軍第四縱隊縱隊長,第二十師副師長。隨軍北上到中央蘇區,1932年秋,派回右江工作,途中不幸被殺害。 沈靜齋烈士(1904--1930) 沈靜齋,字器之,安徽宿縣人。1923年在上海吳淞中學讀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到廣東佛山從事工人運動。大革命失敗後,被捕入獄,堅貞不屈。寫信給家人說:“靜齋在囹圄中,但精神很愉快,我深信自己選擇之路,乃是人類最文明最偉大之路。”出獄後到江西進行革命活動。1929年秋,受中央指派到廣西工作。同年12月11日參加百色起義,擔任紅七軍第一縱隊政治部主任。在隆安戰鬥中,指揮部隊與敵人血戰三晝夜,1930年2月7日,在突圍中不幸落入敵手,在隆安縣城英勇就義。 馮達飛烈士(1899-1942) 馮達飛,字詢,廣東連縣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廣東陸軍測會學校、江西講武堂,黃埔軍校(一期)學習。後被派到莫斯科航校、法國炮科研究院學習,回國後參加廣州起義。1929年夏到廣西工作,任教官。百色起義後任縱隊長,在中央蘇區任紅軍師長、紅八軍代軍長,長征中任支隊副司令。後任抗大教員、大隊長,新四軍教導總隊副總隊長兼教育長、二支隊副司令員。皖南事變中被捕犧牲。 許 卓烈士(1907-1934) 許卓,又名崇朝,廣州市人。紅七軍教導大隊大隊長、中共紅七軍前委委員、代理前委書記。1923年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炮科學習。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中央軍事部工作,參加廣州起義。1929年8月,被中共廣東省委派到廣西工作,擔任廣西教導總隊教官。同年12月11日,參加百色起義。隨紅七軍轉戰到達中央蘇區後,調任紅軍總司令部擔任參謀處長、作戰局局長等職。1934年2月,在福建武平檢查工作時,遭土匪襲擊,與敵血戰中英勇犧牲。 許 進烈士(1896—1931) 許進,曾用名統緒、蘇魂,廣東潮安人。紅七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右江日報》主編, 1921年在馬來西亞任《益群日報》編輯,同年加入改組後的國民黨。1923年回國采訪,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當選為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此後擔任全國華僑協會籌委會執行委員等職。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1929年10月,受中共廣東省委指派到廣西工作,參加百色起義。1930年後,擔任紅七軍前委委員、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等職。1931年10月,受錯誤的肅反擴大化迫害致死。1945年,中央追認為革命烈士。 黃昉日烈士(1902—1934) 黃昉日,廣西東蘭人,壯族。1922年高小未畢業即隨韋拔群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7月,入東蘭縣第三屆農講所學習,後任農民自衛軍連長。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百色起義,任紅軍連長。1930年11月,隨紅七軍主力北上江西,任連、營長、團參謀長。在中央蘇區入中央紅軍學校學習,後任紅三軍團第四師參謀長、副師長。1934年3月,率部在福建泰寧縣大洋嶂一帶與敵作戰,不幸中彈英勇犧牲。 陸浩仁烈士(1907一1936) 陸浩仁,廣西東蘭人,壯族。1926年開始從事農民運動工作,擔任右江農運聯絡員。1927年7月,進東蘭武篆第三期農講所學習後,被派到奉議縣侖圩區協助黃治峰領導農民運動。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11日參加百色起義,任中共右江特委委員、奉議縣委書記等職。紅七軍主力北上後,協助韋拔群、陳洪濤,堅持和保衛右江根據地的鬥爭。曾任師政治部主任,中共右江下遊委員會代理書記,中共果德中心縣委書記等職。1934年7月,任中共思(林)果(德)中心縣委書記。1936年5月,在果德縣犧牲。 羅少彥烈士(1895-1934) 羅少彥,廣東東莞人。192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曾是基督教教徒,後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後,先後擔任中共梧州地委委員、中共南寧地委書記、中共廣西地委委員。大革命失敗後,與妻子同時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入獄。在獄中,堅貞不屈,領導被關押的黨員進行絕食等各種鬥爭。1929年夏,俞作柏、李明端回桂主政後才獲得自由。參加百色起義,曾任紅七軍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第四縱隊政治部主任、團政委等職。1930年11月,隨紅七軍主力北上到達江西與中央紅軍會合。1931年冬,被錯誤肅反擴大化被長期關押,1934年在獄中病故。1945年中央追認為革命烈士。 黃大權烈士 (1898-1933) 黃大權,字子衡,廣西東蘭人,壯族。19l6年,跟隨韋拔群入黔投入護法討袁戰爭。1921年起隨韋拔群參加農民運動工作,任東蘭縣第一屆農講所政治教員。大革命失敗後,堅持武裝鬥爭,擔任右江農軍第一路第二團團長。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奉議縣縣長。百色起義後,擔任右江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紅軍主力北上後,任第二十一師參謀長、中共右江下遊特委委員等職,積極參與領導根據地的反“圍剿”作戰。1933年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獄中,始終堅貞不屈。在刑場上,視死如歸,臨刑前,答敵人道:“這一天我早有準備!”回頭對警衛員黃玉榮說:“革命者流血不流淚,幹革命就會有犧牲,共產黨人是斬不盡、殺不完的。國民黨反動派的末日不長了!”隨後高呼口號,英勇就義。 滕國棟烈士(1902—1936) 滕國棟,廣西田東人,壯族,在廣西省立五中讀書期間即參加愛國運動。1926年進入恩隆縣農講所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恩隆農民自衛軍大隊長。1927年7月,任右江農民自衛軍第二路副總指揮。1929年10月28日,調集恩隆農民主力配合廣西警備第四大隊,圍殲反動的廣西警備第三大隊駐恩隆的武裝。曾率領農軍配合第四大隊先後殲滅七裏那東村土豪譚典章部,圍殲韋寧村土豪黃曹山團局據點。為百色起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百色起義後,曾任中共右江特委委員、紅七軍二十一師黨委委員、中共思果中心縣委常委等職。率領六十二團和恩隆、思林、果德、向都赤衛軍進行反“圍剿”鬥爭。後與黃鬆堅一起領導右江革命鬥爭。1936年6月,被叛徒殺害英勇犧牲。 佘 惠烈士(1896-1931) 佘惠,原名愛生,湖南省慈利縣人。1921年入上海持誌大學讀書,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畢業。1926年秋參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1929年到廣西南寧參加兵運工作,同年12月參加百色起義,任政治部秘書科長,參加各種文件起草工作。隨紅七軍主力北上江西,1930年12月任紅七軍十九師五十五團政委。1931年5月任紅七軍前委委員。1931年在錯誤肅反擴大化中被錯殺。1945年黨中央追認為革命烈士。 嚴 敏烈士(1902一1930) 嚴敏,廣東省東莞縣人。1925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並參加共青團,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初,奉黨派遣來廣西工作,領導創建共青團南寧地委。1926年7月,上級黨組織派嚴敏到右江協助餘少傑工作,是右江黨組織的創建者之一。“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與餘少傑一起領導右江地區各縣農軍同桂係軍閥鬥爭。1927年7月,任廣西臨時軍政委員會常委。1928年春,到東蘭、鳳山協助韋拔群開展農運工作。曾在瑤族聚居的西山堅持遊擊戰爭。是年秋,任中共田南臨時特委書記。餘少傑犧牲後,嚴敏接任“三南總部”的主要領導工作,後又調任東蘭縣委書記。1929年12月,隨鄧小平到龍州,1930年2月1日參與領導龍州起義,任紅八軍第一路遊擊隊政治主任。1930年3月20日在堅守龍州鐵橋的戰鬥中英勇犧牲。 魏柏岡烈士(1903—1932) 魏柏岡,原名治安,又名伯剛,廣西桂林人,祖籍香港。廣西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畢業。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秋,奉黨的派遣到南寧,任國民黨廣西省黨部青年幹事,兼代廣西童子軍領袖養成所所長,參與領導全省的青年學生運動。1927年參加廣州起義。1929年8月初到俞作柏、李明瑞部隊作兵運工作。任廣西教導總隊政治教官。百色起義後,任營政治指導員兼營委書記。後隨紅七軍主力北上,任紅七軍政治部秘書長兼軍直黨委書記等職。1932年因錯誤的肅反擴大化被錯殺。1945年中共中央追認為革命烈士。 覃道平烈士(1894-1932) 覃道平,原名覃善鳴,廣西都安縣人,壯族。南寧法政學堂畢業。1925年9月到東蘭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後回鄉領導農民運動。1927年,任都安縣農協會主任。192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百色起義後任右江赤衛軍營長。1930年2月,任紅七軍第三縱隊連長。1931年1月任紅七軍二十一師都安獨立營營長。1932年任右江革命委員會主席。同年10月因叛徒出賣,覃道平和其弟覃善榮、其父覃國寶等不幸於西山弄統岩石洞中被捕,敵人將他們押到東蘭武篆殺害。覃道平慷慨激昂,從容就義。 鄧拔奇烈士(1903一1932) 鄧拔奇,又名鄧崗、白希,廣東省懷集縣人。1922年考入廈門大學法律係讀書。1924年加入共青團,是年冬轉為中國共產黨員。“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奉廣東省委委派,到廣西梧州成立中共廣西地委,後任地委委員兼共青團梧州地委書記、廣西臨時省委負責人、中共兩廣省委委員兼秘書長等職。1930年9月,南方局任命鄧拔奇為代表,到右江平馬鎮傳達6月1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決議及中央南方局關於調紅七軍攻打柳州、桂林、廣州的命令。1932年春,調到廣東東江根據地,任東江特委組織部幹事、秘書等職,積極參加武裝鬥爭。同年秋,在突圍轉移戰鬥中英勇犧牲。 李 樸烈士(1905--1935) 李樸,四川省簡陽人,北伐戰爭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從蘇聯炮兵學校畢業回國後,被派到廣西工作,擔任廣西教導總隊政治教官兼連長。百色起義後,曾任紅七軍政治部民運科長、紅七軍第三縱隊政治部主任等職。隨紅七軍主力轉戰到江西後,任軍教導隊政委。1932年任紅八軍三師政委、中央紅軍學校第四分校校長兼政委、紅八軍政治部主任、湘贛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等職。1935年6月,任紅六軍團十七師政治部主任。同年7月3日,隨紅軍長征到湖南,在永順小井戰鬥中英勇犧牲。 胡 斌烈士( ?一1932) 胡斌,又名符斌,海南文昌縣人,中共黨員。1929年被中共廣東省委派到廣西開展革命工作,任廣西警備第四大隊營長。同年10月,隨隊挺進右江地區,任淩雲縣縣長。百色起義後任紅七軍第二縱隊縱隊長,1930年夏被調回廣東工作。1931年到香港從事地下黨工作。赴港途中被捕,1932年秋在廣東流花橋被殺害。 (三)縣團級以下著名烈士 (1)著名烈士簡介 展示百色起義期間犧牲或參加百色起義後來犧牲的事跡突出的縣團級及其以下著名烈士。著重介紹黃永達、黃書祥、滕德甫、藍誌仁、歐陽蘭馨、李順妹、黃亞娩、朱立文等著名烈士事跡。 黃永達烈士(1901-1931) 黃永達,廣西田東縣人,壯族。1926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月任思林縣農民自衛軍總指揮兼第三中隊隊長,指揮農軍先後攻占鎮結、思林兩座縣城。1929年8月,出席在南寧召開的廣西省農民代表大會,被選為省農協籌備處委員。1929年10月28日帶領思林農軍配合恩隆奉議縣農軍和警備第四大隊一個營,全殲駐平馬反動的廣西警備第三大隊一個營,為百色起義掃除障礙。百色起義後任中共右江特委委員、紅七軍教導隊隊長。1931年2月,在廣東省乳源縣梅花圩作戰中英勇犧牲。 黃書祥烈士(1899--1933) 黃書祥,東蘭縣武篆區人,壯族。1923年參加三打東蘭城的農民暴動。1926年參加廣西省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結業後出任果德縣農運特派員,領導果德農民運動。1928年任中共果德縣支部書記。1929年9月任果德縣長。參加百色起義,任果德縣委書記。紅七軍主力北山上後,在地方堅持鬥爭,此後任二十一師獨立團團長、62團政委、右江下遊黨委委員等職。1933年5月6日,因叛徒告密被敵連夜包圍,在突圍時中彈犧牲。 滕德甫烈士(1900~1930) 滕德甫,恩隆縣林鳳鄉人,壯族。省立第五中學學生。1926年回鄉任教,積極參加農民運動,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餘少傑在右江地區發展的第一位黨員。1929年12月,任恩隆縣蘇維埃政府主席、中共恩隆縣委書記。1930年3月在一次戰鬥中,為掩護群眾轉移,端著機槍衝向敵陣掃射,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藍誌仁烈士(1904~1932) 藍誌仁,原名藍傳美,學名藍豔庭,廣西河池縣第l1區(今南丹縣人),壯族。1927年,受韋拔群革命思想影響,在揚州、那地等地開展農民運動。1929年9月,任吾隘區農民赤衛隊隊長。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第三縱隊第四遊擊隊大隊長、紅二十一師師部副官。1932年9月,桂係廖磊部及地方武裝民團萬餘人進攻東蘭、鳳山革命根據地,其中有5000多敵兵重點進攻巴暮紅軍,敵人懸賞花紅500元緝拿藍誌仁。藍誌仁視死如歸,率80多名戰士堅守甘孟山陣地,激戰五晝夜,彈盡糧絕,最後和剩下的九名勇士一道與敵人肉搏,抱著敵人跳下懸崖,英勇犧牲。 歐陽蘭馨烈士(1913--1931) 歐陽蘭馨,女,廣西奉議縣人,壯族。1929年參加革命活動,負責宣傳工作。走村串戶,教群眾唱革命歌曲,宣傳革命道理。1929年10月,隨黃治峰率領奉議縣宣傳隊到恩陽縣做鼓動工作.被留下配合該縣宣傳隊到那坡鎮及各鄉村宣傳反對舊禮教和買賣婚姻,宣傳男女平等。發動群眾成立農協會、農民自衛隊、婦女會。1930年1月,任恩陽縣蘇維埃政府婦女委員。2月以女宣傳員身份跟隨紅七軍主力到隆安。1930年7月1日,歐陽蘭馨回家探親時被捕。敵人對她輪番審訊,嚴刑拷打,並撕爛扒光她身上的衣服。她堅貞不屈,怒斥敵人“無恥”“畜牲”“總有一天要受到人民審判”。敵人押她上街示眾,逼她反對共產黨和紅軍。她毫不動搖,高呼“共產黨萬歲”“蘇維埃政府萬歲”“紅軍萬歲”。敵人殘忍地用刀割斷她的舌頭。在刑場上,歐陽蘭馨昂首挺胸,敵人向她開了7槍,犧牲時年僅18歲。 李順妹烈士(1907--1931) 李順妹,女,廣西東蘭縣人,壯族。1931年初在該區執行任務中被捕,在獄中受盡酷刑,堅貞不屈,英勇就義。 黃亞娩烈士(1915--1930) 黃亞娩,女,恩陽縣鎮江鄉平江(今那坡六合村)人。1929年參加縣宣傳隊,常深入平江、百曼、六筆等村宣傳發動農民群眾,組織農民協會。她充分發揮自己的語言特長,宣傳時,在那坡街上講粵語,在平江說客家話,在百曼、六筆一帶用壯話,群眾親切地稱她為“路路通”(意為樣樣懂)的好姑娘。 百色起義後,黃亞娩編在第二縱隊第三營。1930年10月,紅七軍前往河池集結整編,黃亞娩外出執行任務,來不及隨部隊出發,被“還鄉團”逮捕。敵人把她打得遍體鱗傷,無恥地扒下她的衣服押上街示眾,還殘忍地用竹尖亂刺她的胸部和下身,妄圖逼她投降。黃亞娩毫不畏懼,痛斥敵人的滔天罪行,高呼“中國紅軍萬歲”“打倒國民黨反動派”等口號,就義時年僅15歲。 朱立文烈士(1909~1941) 朱立文,又名朱連昇,廣西百色縣百色鎮後府街人。1929年10月秋參加百色赤色工會和工人赤衛隊。百色起義後積極參加百色城保衛戰和隨軍轉戰黔桂邊。隨紅七軍主力北上到江西。先後參加了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並加入中國共產黨。二萬五千裏長征中,任周恩來警衛員,後進延安抗大學習。1939年1月隨李先念南下鄂中,曾任團長、新四軍五師副旅長兼團長、政委。1941年12月23日,在侏儒山戰鬥中,在掩護部隊向索子長河撤退時,與日軍交戰,朱立文和通訊班的戰士全部壯烈犧牲。他是新四軍第五師在抗戰中犧牲職務最高的指揮員。 (2)著名烈士名錄 展示百色起義期間犧牲、參加百色起義後來犧牲的縣團級烈士或縣團級以下的著名烈士。 黃冕昌烈士:紅七軍五十五團團長 廖源芳烈士:紅七軍二十一師團長 陳伯民烈士:河池縣縣長 陳鼓濤烈士:思林、向都縣委書記 阮殿煊烈士:軍政治部科長 黃冕倫烈士:紅七軍團某團政委 陳叔度烈士:軍部副官處處長 吳清培烈士:軍部軍醫處處長 劉偉謀烈士:右江蘇維埃政府委員 潘憲甫烈士:奉議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林 柏烈士: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關崇和烈士:百色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韋國英烈士:紅七軍二十一師六十三團團長 滕靜夫烈士:中共恩隆縣特支書記、六十二團政治部主任(文物:其穿過的衣服) 楊金梅烈士:右江蘇維埃政府婦女主任 黃恩榮烈士:紅七軍五十六團團長 黃伯堯烈士:淩雲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徐澤長烈士:那馬縣蘇維埃政府委員 韓平波烈士:天向田中心縣委書記 黃世新烈士:右江上遊革委會主席、右江赤色遊擊隊第一遊擊聯隊長 黃紹謙烈士:二十一師獨立團營長 李鳳彰烈士:那馬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趙潤蘭烈士:紅七軍二十一師營指導員 陳恩深烈士:營長 黃桂德烈士:營長 蘭茂才烈士:營長 韋漢超烈士:紅七軍二十一師營長 羅文佳烈士:百色縣蘇維埃政府副主席 覃孔賢烈士:營指導員 韋榮(女)烈士:宣傳隊長 何子礽烈士:紅七軍團長 趙秉壽烈士:紅七軍宣傳科長 李南山烈士:總工會主席、右江蘇維埃政府勞動委員 牙蘇民烈士:東蘭縣赤衛軍總指揮 韋 菁烈士:東蘭縣委書記、鳳山縣委書記、紅七軍二十一師六十一團代理團長 李漢生烈士:奉議縣委書記 黃榜呈烈士:營指導員 陳鼓濤烈士:思林、向都縣委書記 李正儒烈士:紅七軍二十一師政治部主任 黃文通烈士:紅七軍政治部科長 黃正規烈士:百色縣臨時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 黃慶金烈士:左右江赤衛軍第一路總指揮 黃明強烈士:代理縣委書記 李恒芳烈士:紅七軍二十一師副官處處長 農春榮烈士:向都縣革委會主任、右江下遊革委會委員 陸如龍烈士:紅軍贛南軍區團參謀長 黃子榮烈士:紅七軍五十八團團長 李 幹烈士:紅七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 楊 曕烈士:勞動中學校長、紅七軍軍部地方工作科科長 韋少豐烈士:紅七軍營長、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韋成篇烈士:那馬縣蘇維埃政府副主席 黃永祺烈士:果德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黃孔修烈士:中共南寧市委委員、學生工作部長、中共右江特派員 譚國聯烈士:紅七軍二十一師營指導員 李修學烈士:紅七軍營指導員 黃德勝烈士:紅七軍連長、滇黔桂邊區遊擊隊司令員 梁乃武烈士:紅七軍二十一師六十二團黨委書記 譚統南烈士:中共東蘭縣都邑區區委書記 阮金廷烈士:晉察冀軍區等四軍分區司令員 廖 峰烈士:八路軍冀東軍分區司令員 韋一平烈士:紅七軍第二縱隊政治部宣傳隊隊長 趙賓玉烈士:紅七軍第一縱隊政治部文書 李振亞烈士:紅七軍軍部副官 黃顯坤烈士:副團長 王廷標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團團長 (四)英烈群體 1、恒裏岩慘案烈士 1931年3月,鳳山縣黨政機關和紅軍一個連以及恒裏鄉群眾共370多人,撤到恒裏岩,與敵人進行了長達八個月艱苦卓絕的鬥爭。最後彈盡糧絕,敵人攻入洞內,英雄們寧死不屈,與敵肉搏,全部壯烈犧牲,表現了根據地軍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慨。 油 畫:西山戰鬥 照 片:八隆山戰鬥遺址 實 物:恒裏岩烈士用過的平鋤 2、甘孟山勇士 1932年9月,退守天峨縣甘孟山的紅軍黔桂邊區獨立團二營80多名戰士,在政委藍誌仁率領下,為了掩護部隊轉移,與進犯之敵激戰五晝夜,最後隻剩下九名戰士。他們麵對敵人的瘋狂進攻,頑強地堅守陣地。藍誌仁帶傷指揮戰鬥至彈石俱盡。由於攻上來的敵人越來越多,九名戰士一字排開,向敵人猛撲過去,抱住敵人,跳下懸崖,除有兩名戰士跳崖時掛在樹枝幸存外,其餘七人壯烈犧牲。 3、“海亭慘案”烈士 1931年1月9日至2月底,敵人侵占淩雲縣數十個鄉村,燒毀民房1000多戶,劫去牛馬800多頭,共槍殺紅軍赤衛隊和群眾8000多人。2月28日,敵人在海亭鄉一次就集體槍殺了380多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海亭慘案”。 4、馱豈炮樓埋忠骨 1931年1月5日,駐田州桂軍一個營配合民團300多武裝,大舉圍攻奉議縣百育蘇區的馱豈、那塘、布硯、那立、樹標等鄉。馱豈赤衛隊邊打邊撤到村裏的炮樓作抵抗。麵對數倍於我之敵,馱豈村赤衛隊利用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集中火力,把敵人壓在前沿陣地。激戰兩天一夜,敵傷亡30多人,被迫龜縮在陣地上,不敢輕舉妄動。6日,桂軍從平馬增調兩個連和一門炮,集中兵力繼續進攻馱豈鄉。赤衛隊和群眾堅貞不屈,迎戰到底。敵人惱羞成怒,連續發射幾發炮彈,沒有擊中炮樓。赤衛隊排長陸瑞勳帶領一部分群眾突圍,沒有成功。入夜,敵人從村上搜集大量柴草塞進民房和堆在炮樓周圍,澆上火油,點火燃燒。頓時,村裏的民房和炮樓變成一片火海。被燒群眾視死如歸,最後,赤衛隊連同革命群眾共158人被熊熊烈火吞噬,壯烈犧牲,全鄉60多間民房被燒毀,有30戶滅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