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兩蔡書法

(2005-08-10 19:26:25) 下一個


北宋四大家,蘇黃米蔡,蔡京或蔡襄,幾百年來,打破了頭。

蔡襄夠冤的,號稱全宋第一,可還是得為奸臣讓道。



蔡京說起來更冤,明明是自己,偏偏被人給搶了去。

北宋書家

作者: 同禮
2005-06-07 10:12:12
來源: 汴梁晚報

    二、蘇、黃、米、蔡

    宋太宗趙光義喜愛書法,並且寫得一手好飛白書,其後的宋仁宗、宋徽宗都是書法高手。在皇帝們的帶動下,臣下士子以書法為時尚,學書蔚然成風,出現了無以數計的書法名家。在北宋眾多的書法大家中,蘇黃米蔡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進士,曾任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職。蘇軾一生政治道路坎坷,但在文學藝術上卻取得了巨大成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詩詞、繪畫、書法皆善,是一位全能的文學家、藝術家。關於書法蘇軾早年學二王,中年學顏真卿、楊凝式,結合魏晉人渾厚樸拙的風貌,創立了自己的書體,其字體勢寬博、媚中有骨,雋秀而不失端莊,渾得飄逸、瀟灑之趣,晚年學李北海,於凝重厚實之中又添蒼勁。在北宋書苑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其傳世作品有《赤壁賦》等。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穀道人,洪州(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曾為國子監教授、起居舍人等。他長於詩詞,以奇倔勁峭之筆,力矯輕俗之詞,開創江西詩派。黃書法真、行、草俱佳,用筆善藏鋒,著意於頓挫,以畫竹法作書,挺拔而有波折,給人以沉著痛快之感,入古出新,自創一種“中宮斂結,縱伸橫逸,雄健豪放”的新書體。綜觀黃庭堅各種書體,以草書成就最大,為宋代草書大家。明沈周雲:“山穀書法,晚年大得藏真三昧,筆力恍惚,出神入化,謂之草聖宜焉。”其傳世作品有《鬆風閣詩》、《諸上座帖》等。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元祐六年改作芾,字元章,因舉止狂放,世稱米癲。祖籍太原,遷襄陽,世又稱米襄陽。宋徽宗趙佶召為書畫學博士,官至禮部員外郎,(古稱南宮舍人),故後人又稱其為米南宮。他能詩文、善書畫、精鑒別、好收藏。其書法各體兼精,以行書成就最高,有王獻之筆意,師法古人能擇其善而從之,以為己用,他將晉唐諸家之長熔為一爐,出諸自己筆下,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縱逸豪放,瀟灑出塵,有如天馬行空。其傳世作品有《寒光帖》、《多景樓詩》等。開封鐵塔公園大門內,1993年新建的大石照壁上有米芾書“天下第一塔”(橫書複製品),原碑現在鐵塔文物陳列館門內西側院中。

    蔡襄(1012-1067)字君謨,興化仙遊(今福建仙遊)人,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蔡襄為政才幹超群,舉賢薦能,直言敢諫,深受仁宗賞識,在福建泉州知府任上,主持修建城東北洛陽江上的萬安橋,他“以一太守不費公帑為之,事舉而不怨”,深為閩人敬重。襄書法得力於顏真卿,兼學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並上追晉人,在宋代影響很大。“正楷雄渾遒勁;行書婉美秀麗;草書飛舞流動,都能博采眾 長,自成一體”。其大字巨數尺,小字如毫發,筆力位置大者不失縝密,小者不失寬綽……其傳世作品有《洛陽橋碑》、《晝錦堂記》等。

    宋至和元年(1054年)蔡襄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有政聲。新建的開封府大門正上方的“開封府”三個大字,即集蔡襄手跡字複製而成。 

    三、蔡襄、蔡京之爭

    北宋四大書家蘇黃米蔡中之蔡,究竟是蔡襄,還是蔡京,向有爭議。張醜 《臨池管見》雲:“宋人書例稱蘇黃米蔡者謂京(蔡)也,後世惡其為人,乃斥去之,而進君謨(蔡襄)焉。君謨在蘇黃前,不應列元章後,其為京無疑矣。”其主要依據是蔡襄年長於蘇黃米,同時蘇黃米之順序也是以年齡為序的。再就是蔡京的書法,確實也是大家。雖然曆代評論家多不讚同張醜之說,認定四家中之蔡即蔡襄,但張醜之說仍有一定的市場和影響。

    蔡京(1047-1126)字元長,興化仙遊人,少蔡襄35歲,乃蔡襄族弟。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進士。徽宗時拜尚書左丞,右仆射。京天資凶譎,舞智禦人,排斥元祐諸臣。倡“豐享豫大”之說,揮霍浪費,致國庫空虛。欽宗即位後,罷其官,貶南嶺,行至潭州(今湖南長沙) 死。蔡京書法欹側姿媚,功力深厚。浚縣大伾山今尚存其摩崖題字。

    蔡京之弟蔡卞,亦善書,受顏真卿、柳公權、李邕影響較大,擅行書,長於大字。米南官謂卞得筆,其書圓健遒美,有兼人之功。明安世鳳《墨林快事》雲“卞勝於京,京又勝於襄。今知有襄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不幸若此。”

    三蔡書法皆精,孰優孰劣殊難評定。襄年長、字精、德重,名列四大家之一,固宜也。

    四、瘦金體和宋體

    北宋政和以前,正值太平盛世,書家輩出,可書可寫者絕不止蘇黃米蔡四家,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以及秦檜創造的宋體,都應該是書法中之佼佼者。

    宋徽宗趙佶,在位25年,怠於政治,任用奸邪,搜刮江南奇花怪石(“花石綱”)。於汴梁築壽山艮嶽,激發農民起義。且金兵屢屢進犯,遂傳位於趙桓。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他和欽宗一道被金兵所俘,後死於五國城。但他嗜好繪畫、書法、山水人物、花鳥墨竹,無不精工極妍。書法初學黃庭堅,後自成一體,字態偏瘦,但瘦中有骨,筆勢遒勁,後世稱瘦金體。

    秦檜,字會之,江寧人氏,政和年間狀元。少年英俊,風度翩翩,字也寫得娟秀,深為宋徽宗喜愛,被破格任用為禦史台左司諫,負責處理禦史台衙門的往來公文,在公文來往中,秦檜發現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公文字體不一,很不規範,秦檜乃利用公務之暇,潛心研究漢字,創造出了一種有別於以前各種書體的獨特字體。工整劃一、簡便易學,然後他開始用自己創造的新體字謄寫奏折,終於引起了徽宗趙佶的注意,下令秦檜將常用字書寫範本發往全國各地,要求全國統一按範本字體書寫公文。由於雷厲風行,這一公文改革措施很快得到了推廣,並且被後世繼承了下來,這個字體就是我們現在印刷時使用的宋體。

    按照我國書法界的慣例,曆代都以創始人或代表人物的姓氏來命名字體,如柳公權的字稱柳體,顏真卿的字稱顏體,那麽,秦檜創造的這種字體就應該叫秦體才對。但因秦檜擔任南宋宰相以後,裏通外國,陷害忠良,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抗金民族英雄嶽飛,為後人所不齒 ,不願把這種字體與秦檜聯係在一起,就把它改以朝代為名,稱為宋體而流傳了下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