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爺爺的故事(三)

(2004-12-10 09:46:26) 下一個

爺爺生於1889年,他年輕時曾拜義和拳的師傅學藝,後來又和紅槍會的大師傅切磋技藝,刻苦練習並發揚光大,創立了在當地名噪一時的席家拳法。

傳下來的拳譜上有單刀、雙刀、旋風腳、連子,金鋼架、一百二十棍、和十八杆等。

小時候俺記得,一群晚輩份的大小夥子們給爺爺祝八十大壽,一邊祝著壽,一邊就開起了玩笑,鬧著說要揪這老壽星的胡子。爺爺說,咱們揪肚皮吧?小夥子們齊聲說,好吧。

隻見爺爺運上氣,紮騎馬架,魁著勁,幾個小夥子挽起袖子,一起上手,有搬胳膊晃腿的,有掐胳膊窩撓癢癢的,爺爺紋絲不動,怎麽也揪爺爺的肚皮不起。然後該輪到爺爺了,小夥子們也依樣運氣,紮架子,魁勁,爺爺問:準備好啦沒有?小夥子們說:好啦。

說時遲那時快,爺爺一個弓步上前,左手順勢一抄,就揪著了兩個小夥子的褲腰帶,往左劃半個弧度,輕輕往上一拎,一頓,就把這兩個人拴在了一起。其餘的小夥子們見勢不妙,於是一哄而散。爺爺倒也不追,反而哈哈大笑。

記憶中的爺爺性格豪邁,說起話來,斬釘截鐵,擲地有聲,沒有廢話。他的笑,尤其是大笑,熱情奔放,富有感染力,沒有人學得像。二堂兄娃兒,常常自鳴得意,說是得了爺爺性格上的真傳,但是說起來爺爺的笑,每每就佩服的五體投地。

爺爺80歲時教俺的堂兄們耍單刀和雙刀時俺見過,不過手裏拿的不是刀,而是筷子,但就聽虎虎生風,隻見一個黑影子,纏繞著一個布帶子,辯不清人和臉。

聽大伯父講爺爺年輕時耍起真刀真槍來,真的是灑水不漏,槍刀不入的。

爺爺耍的最好的,是從義和拳師傅們那裏學到的大刀和繩鞭兩件長兵器。大刀就是三國演義裏麵關雲長使的青龍偃月刀,一般人的力氣小,耍不動。這大刀,俺在家裏沒有見過,說是解放不久就上交了。繩鞭俺也隻是在電影中見過,兩丈來長,一頭粗一頭細,由馬鬃做成,平時纏在腰間,像一個腰帶,戰時就是一件用得上的長兵器。

那金鋼架,又叫羅漢金剛,是十二路徒手拳,也是席家拳的入門功夫,金剛架練成了,才可以學其他的套路。這金剛架,俺見人打過,也向大堂兄學過一點,並練習過一陣。覺得實在不像是打拳,就不太喜歡。因為出拳的動作很慢,隻比太極略快,但也沒有太極柔美,腿踢得高,速度快,力道也強。起勢時站北朝南,收勢時再回轉原地。

記得一句口訣是拳打臥牛之地,說是打拳不在場子大小,講求練的就是一口氣,氣到拳到。說要靜如鬆,動如風,紮步如楔釘。還要講求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每天練習,常年堅持不懈,才見功力。

席家拳的規矩,傳孫不傳子,傳子不傳女,所以爺爺的拳法,主要的是傳給了我的兩個堂兄。但是解放以後,政府基本是不鼓勵民間習武,器械都給收走了。文革期間,更視同洪水猛獸,所以隻能是關起門來自己偷偷的練,許多功夫,也就失傳了。

大伯父的功夫,是跟爺爺的父親學的。所以大伯父的功夫,和爺爺比就差的很遠,但大伯父後來,也是名震一方的拳師,他練的套路,和爺爺教的不太一樣。大伯父的功夫,傳給了他一個孫子和一個外孫。

我的父輩中,大爺爺家的雙成,我們家的大伯父和三伯父,都練過武功。二伯父基本上是個書呆子,沒有見他練過。父親小時候大概也學過一點,但後來沒有堅持,也就沒有功夫。隻是聽人說,父親小時候,從很高的樹上掉下來,急中生智的一個劈叉,救了他一條命。

席家拳的規矩,還講求防衛為主、招招製敵,和後發製人。主要防護的部位是頭、胸和下部,不可輕易示人。遇到使器械尤其是長兵器的對手,第一就是不能跑,因為力點都在棍頭上。要盡可能貼身搏擊,器械發揮不了功效,你也就贏了,除非是你技不及人。如果悟性高,解得開,看起來不起眼的一個潑腳,一個雲頂,皆可用來克敵製勝。而每一招也都有破解的方法,如雙風灌耳就專門破解仙人摘桃,旋風腳就針對掃襠腿。

拳譜之所以被編成套路,是為了把這些動作連貫起來,容易記下來,往下傳等等。

家鄉的土話,打拳不叫打拳,叫打捶,所以席家拳又稱席家捶。由於席家捶容易傷人,所以功夫越高,出手越謹慎。因而便有三年練出個“鐵捶匠”,十年練出個“怕捶匠”之說。

例如,俺大堂兄就是一個怕捶匠,二堂兄則是一個鐵捶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