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3-09-29 20:54:42)
人生多有不如意,自然生出許多愁緒,但人生之中,別有一種閑愁。閑愁者,無端無謂之愁也。我的故鄉有一句俗語叫“著空急”,即不幹己事卻操心不己,網絡詞的“地命海心”(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大扺就是“閑愁”的意思。今天,想說說最近的醫療反腐風暴,對於我來說,一介書生,遠離江湖,愚陋笨拙,說什麽都是不合時宜的閑愁。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9-28 20:04:33)
有人問美國著名的古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人類文明最初的標誌是什麽?”米德女士回答說,“一段愈合的股骨。”她解釋,在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斷了股骨的人,除非得到他人幫助,否則必死無疑,因為傷者不能打獵,也難逃野獸傷害。因此,一段受傷後愈合的股骨,表明傷者得到照顧並慢慢康複,這是文明的起點。瑪格麗特·米德拿出了一根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9-27 21:32:05)
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我的家鄉我建設”活動實施方案》,部署開展“我的家鄉我建設”活動,引導在村農民和在外老鄉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促進人才、資金、技術下鄉,匯聚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力量。還是15年前,我就寫過幾篇關於現代農村振興方麵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就專門討論鼓勵鄉賢回到故鄉,助力新農村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9-27 21:27:01)
根據我的記憶,大概是嚴禁課外培訓之始,社會上“中學要取消英語學科”的喊叫甚囂塵上;尤其是許多學生家長聞之歡呼雀躍,奔走相告,一下子覺得自己的兒子妥妥地可以上清華北大了。昨天有人說,一個上海的朋友告訴她,朋友孩子的學校英語課程又縮減了,還有很多的學校,也已經開始削減英文老師的數量。據說許多家長以手加額,互相轉告,歡呼英語終於要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9-26 22:10:54)
中國有句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語出宋人戴複古《寄興》一詩:“長願人人意,一生無別離。妾當年少日,花似半開時。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願老君家。”這首詩是以女子的口吻表達了自己對丈夫堅貞不渝的愛情。她的真情告白蘊含了深刻的哲理,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再美好的東西總有某些缺憾;所以,對待丈夫切不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9-25 19:13:15)
萬國來朝,一直是我們中華帝國盛世繁華的有力證據,也是曆朝曆代皇帝夢寐以求的豐功偉績。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是,幾乎每次藩屬國來覲見朝貢,隻是滿足了皇帝好大喜功的虛榮心和奴才歌功頌德的馬屁情結,而在經濟上卻是一次又一次被人狠狠宰了一刀;朝貢一次,王朝的國庫就瘦身一圈。這種得不償失的麵子工程,上至隋漢,下至明清,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中國曆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9-25 19:10:11)
今年高考結束快二個月了,錄取工作也到了掃尾階段,關於高考的話題也漸近尾聲;夏暑溽熱,蝸居陋室,有問兒子複讀事,於是便想來說幾句。反正是閑扯,不幹外人事,故無文責可負。關於讀書,總覺得人們有幾個普遍性的錯誤觀念,不能說徹底去糾正這些陳腐的理念,但至少要有清醒的認識,才有可能去規避一些社會問題。首先,讀書不是社會唯一的“事業”。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9-24 20:58:41)
最近,上海一場官司,讓我既駭且驚,中國曆來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種有恩必報的理念在我國傳承數千年文化曆史當中,始終是為人處世的最基本的原則。自古及今,許多有恩必報的故事深入人心,令人感動。而上海的這場官司,徹底顛覆了中華民族知恩圖報的理念,刷新了“農夫與蛇”的卑劣與邪惡。上海的蘇女士將一套房子租給了同事魏某夫妻居住,因為是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9-23 19:31:29)
古代帝王享受夏冰,有時也秀一秀皇恩浩蕩,於是有伏日頒冰的儀式,即於伏日將寒冰賜與群臣;宋朝從初伏日開始,“每日賜近臣冰,人四匣”;明代在立夏日,賜冰給文武大臣。至晚清,北京仍有賜冰之舉,從暑伏日到立秋,各衙門例有賜冰,按照官員等級不同發放“冰票”,人們憑借冰票自行領取。因為有冰,於是發明了冰鑒,據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9-23 19:28:49)
古代,窯洞也是貧苦人家避暑的好方式,陝北人幾千年來居住的窯洞充分證明,窯洞能很好地隔絕熱空氣。但窯洞要求土質堅硬,南方土壤達不到要求,但人們多在屋後山腳下挖二米見方的小窯洞,或利用冬日儲存紅薯的地窖(亦是依山而挖的平窖),一人一椅,躺在裏麵,非常涼爽。另外,到了明代,有人在室內掘井納涼,高濂《遵生八箋》中記載,“霍都別墅,一堂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